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吉林安圖縣紅旗村:災後重綻“金達萊”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1日 05: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重建中的紅旗村。趙本躍攝

  車子在山間公路上顛簸,山坡上的積雪映著一排排白樺樹,樸素清新。近日,我們來到白山松水,探訪去年遭受了水災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看看這裡災後恢復得怎麼樣了。

  來到山間一片開闊地,一幢幢粉墻黛瓦、屋角上翹的房舍出現在眼前,陪同我們的延邊自治州州委宣傳部趙本躍處長,指著排列在小溪兩旁的房舍説,這就是紅旗村了,我國著名的“朝鮮族第一村”。

  安圖縣萬寶鎮紅旗村,是安圖至長白山途中唯一的純朝鮮族居住村,有百餘戶居民。去年7月28日,一場洪水吞沒了村莊,汪洋中僅能看到片片屋頂。

  現在,這裡已是寒氣襲人。村民告訴我們,頭一天剛剛下了場雪。紅旗村家家戶戶都是雪白的圍欄,整潔的院落。幾頭牛拴在村口的樹樁上,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打盹兒。

  我們推門走進70多歲的村民崔今愛的家,融融暖意頓時撲面而來。進屋先脫鞋,盤腿坐炕上,圍著炕桌邊喝鍋巴水邊嘮嗑。她一邊擦拭鍋臺一邊告訴我們,她家昨天剛剛回遷,正在燒炕,烘一烘潮濕的墻壁。“加上一灶柴火,一天都暖和!”在旁邊幫忙的鄰居崔順子説。

  我們又來到一戶人家,這裡已經安頓好,廚房裏現代化的抽油煙機、冰箱、電磁爐,與朝鮮族鐵鍋等傳統用具相映成趣。全套家電、各色用品,都是災後新買的。女主人金英福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對我們説: “沒有被褥,被褥給;沒有大米,大米給;沒有豆油,豆油給。政府什麼都替我們想到了。”

  “看,當時的大水沒到了那兒!”在一處房子前,萬寶鎮副鎮長董錫慶從地上拾起一根棍子,踮起腳指著。屋檐上有道明顯的水漬,離地近3米,這是洪水退去留下的痕跡。

  “這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大的水。”77歲的朝鮮族老人姜仁植盤腿坐在火炕上,告訴記者,“水一下子就進來了,鍋碗瓢盆全沖走了,我剛撤到鄰村,水就漫過了脖頸。”洪水退後,僅地上的淤泥就有1米多厚。“縣領導帶人來幫我們清淤,不然我們一年也幹不完啊!”姜仁植説,“縣婦聯的女同志也來了好幾次,來了就幫著洗刷。”

  這場洪災,使得村裏房屋全部過水,民俗表演廳、旅遊購物店被沖毀……全村損失3700多萬元。然而,全村沒有一人傷亡。老人們還記得,村幹部、黨員挨家挨戶通知,腿腳不利索的被幹部們背上山。紅旗村的“先進基層黨組織”真是名不虛傳。

  晚上,我們借宿在村婦女主任李明淑家。躺在火炕上,熱氣一直從脊梁底下透上來,一天的乏勁兒都消散了。李明淑生有三胞胎,一男兩女,加上她的大女兒,共有仨女孩,分別取名為“池美花、池美仙、池美子”,名字最後一字連起來便是“花仙子”,寄託著對女兒們的美好祝願。

  水災之後,這個原為著名旅遊景點、年遊客量超過30萬人的村子,再沒來過一個旅遊團。因為進村的道路被洪水衝成了凹凸不平的“搓板路”。然而,好消息傳來,進村的道路正在整修,標準升為省二級公路。

  僅僅一年多,紅旗村便恢復了往日的祥和。正如延邊人民喜愛的“金達萊”,歷經磨難,花兒開得更鮮艷。“等你們明年這時再來,紅旗村就修好了!”紅旗村黨支部書記鹹柱元,指著村頭新建的民俗表演廳説,這個幾乎位於我國版圖最東邊的村子,同時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和東北振興政策,對紅旗村的未來,他充滿信心。

熱詞:

  • 紅旗村
  • 金達萊
  • 災後恢復
  • 文風
  • 搜索更多紅旗村 金達萊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