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環保部:對於“可入肺顆粒物”數值近期會有説法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0日 16: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PM2.5(可入肺顆粒物)與PM10(可吸入顆粒物),這兩個此前不被人熟知的詞最近一直被許多人提及。北京的霧霾天氣以及美國大使館公佈的數據,讓生活在北京的人們對空氣質量變化變得敏感。

  有些地區表示,監測PM2.5技術上沒有問題,本月初,環保部也對PM2.5微粒測定標準作出規範,並未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標準強制監測指標。有

  網友質疑,“PM2.5對人體傷害很大,既然能監測為什麼不公佈?我們到底還要等多久?”環保部科技司昨日回復記者稱,對此近期將有一個説法。而針對比對數據一事,美國大使館回應稱,歡迎交流。 何時會公佈PM2.5的監測值?監測PM2.5還有哪些障礙?國外發達國家是怎麼做的?經歷了一個什麼樣的過程?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向國家環保部及環保專家進行求證。

  環保部

  公佈PM2.5數值

  各地可自己決定

  作為衡量空氣污染的重要指標,從1996年起,PM10就被納入我國空氣質量監測體系,而近年來被公認為對人體危害更大的PM2.5尚未納入。環保部11月1日發佈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開始實施,首次對PM2.5的測定標準進行了規範,但環保部近期在進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工作中,並未將PM2.5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

  昨天,環保部科技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近期環保部將對標準進行第二次徵求意見,將儘快實施該標準。時間上無法確切地説明,但是全國一些城市還不具備監測能力。像北京已經具備了對於PM2.5的監測能力,各地可以根據自己污染的情況進行治理甚至制定自己的標準。

  “法定必須公佈PM10的數據,但是至於PM2.5的數值,想不想公佈各地可以自己決定。”

  “極端的氣象出現後,污染就會很嚴重,但是不是常態的。公佈空氣質量測量標準只是一個參考,解決問題必須要治理。”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有關環境治理的標準超過1300項。因為投入很大,而經濟財力有限,這些項目中不能保證所有標準都已經執行。

  “相關部門也會優先關注對人體健康損害大的污染,會儘快地解決問題。對於監測和公佈PM2.5的數值,我們近期會有説法。在正在制定的監測標準中,也把這些問題考慮進去了。下一步的公佈和治理,大家會較快地看到。”

  環保專家

  美國從研究PM2.5到監測公佈用了20年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邱興華在翻閱大量資料後發現,美國環保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成立,在七十年代中就頒布了空氣質量基準的文件,列入了六類常規大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大氣顆粒物、臭氧、一氧化碳。直到現在,所針對的主要污染物也就是這六類。

  邱興華認為,在制定一項基準或是標準之前要進行長期觀測,有了觀測資料後,還要對污染物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進行評價,同時在制定空氣質量標準時,還要結合數值對經濟及社會産生的影響。真正地做出一個科學的數據分析,可能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

  如果想救急,也可以參考別人曾經做過的數據,但是所得到的數值在科學性上或有所偏移。“美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究PM2.5,直到1997年才列入監測標準進行公佈,其中用了20年左右。數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開始時污染比較嚴重,數值可以相對寬,治理一段時間後,環境好轉再將數值重新修訂調節,將數值範圍縮小。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1997年公佈一個PM2.5的標準數值,2006年做了重新修訂的原因。”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希望,我國能夠儘快地執行PM2.5,能夠更準確更客觀地反映空氣質量以及空氣質量對公眾健康的影響。一些指標應該是以人的健康為基礎的標準、指標和體系。

  “之所以要對顆粒物進行監測,是因為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邱興華認為,必須要有對空氣污染物的長期監測,以及人體健康監測的長期數據,才能得出一個結論:在某種濃度的污染物對人體有多大影響,進而制訂計劃把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中。

  北京PM2.5的來源需要詳細解析

  邱興華最近一直在調研美國空氣質量監測,他發現針對PM2.5和PM10,在大都市統計區中,固定監測站點的最小數量由人口和該地區的空氣質量所決定。“美國PM2.5的監測站要比PM10的監測站多一倍左右。PM2.5是他們主要監測的目標污染物。比如在波士頓地區,監測PM10的有6個監測站,監測PM2.5有12個監測站。”

  “最開始監測顆粒時關注的是總懸浮顆粒物,但是後來發現總懸浮顆粒物的粒徑很大,很難進入人體,這樣就對人體幾乎沒有太大影響。後來監測的重點變成PM10,也就是能夠被人體吸入的顆粒物。

  但進一步研究發現,PM10在鼻腔會沉積下來,這樣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小。還有一部分粒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人體的肺部。”邱興華以北京為例解釋説,超過PM10的粗粒子天然來源多是沙塵暴、地面揚塵以及花粉、工業的排放等;PM2.5的細粒子,主要來源於燃燒源,也可能是燃燒源排出的氣體,汽車尾氣的排放貢獻非常大,在顆粒物中佔大頭兒。比如汽車尾氣排放時,由氣態變成顆粒態,最初粒徑很小,遠遠小于2.5微米,在一段時間後互相之間碰並後,體積增大,形成PM2.5。

  可以説,粒子直徑越小,對人體的危害也越大。“有研究者正在試圖做顆粒物的來源解析,我目前還不了解研究結果。這個數值很重要,因為數值會直接指導我們應該怎樣用不同的手段去控制不同的污染顆粒物。”

  北京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北京奧運時,北京市粗略統計過PM10的顆粒源頭,統計結果為約25%來自汽車尾氣、25%來自揚塵、25%來自燃煤污染、25%來自工業粉塵。

  2004年到2006年期間,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授潘小川在北大校園裏設置了數個觀測點,他發現當這些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附近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急診患者數量也會有所增加。潘小川認為,PM2.5吸附大氣中一些毒性物質,進入到呼吸道以後,對人體的影響是全身效應,危害比較大。

  美國大使館

  使用美國格林泰爾産品

  連續監測微粒

  “我們有一個監視器放在大使館的屋頂。”前天,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發言人包日強告訴本報記者,他們使用美國格林泰爾生産的BAM-1020連續監測微粒。

  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該機器採用美國環保局聯邦PM10和PM2.5監測的等效方法,自動測量和記錄空降顆粒物濃度水平(單位是毫克或微克每立方米),美國環保局指定為聯邦等效方法(FEM),連續可吸入顆粒物微粒監測。

  邱興華認為,美國大使館的監測設備屬於專業水平,但是專業的監測設備也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監測和維護。

  包日強認為,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使用的空氣質量監測、索引是不同的措施。這使得整體的評級有所不同。美國駐華使館的信息是基於美國的PM2.5的空氣質量標準,北京指數是基於中國PM10的空氣質量標準。此外,美國駐華大使館監測空氣質量的措施只在一個位置,而中國政府的措施是在多個地點監測。

  “使館監測的是PM2.5。據我們所知,中國是監測顆粒較大的PM10。”包日強説。PM2.5數據和PM10可吸入顆粒物粒子是不可直接比較的,因為它們代表了不同大小的顆粒。然而,這兩種類型的粒子都存在健康風險。

  對此,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表示,PM10的監測就已經包含了PM2.5,目前的空氣治理的主要對像是PM10,同時也對PM2.5進行綜合治理,治理上有先有後,在很多發達國家也是這樣進行的,美國也是在近年來才開始公佈PM2.5的監測結果。治理的措施包括給加油站的加油槍加裝廢氣回收裝置,吸走油箱中的廢氣,對餐館産生的油煙進行處理等,因為這些都是産生PM2.5的來源。

熱詞:

  • 環保部
  • 等效方法
  • 燃燒源
  • 細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