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電信聯通涉嫌壟斷 最多將遭到約80億元罰款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0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IC供圖

  本報訊 綜合新華社、央視等報道,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9日介紹,發展改革委正在調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預計很快將會出臺查處結果。

  據悉,今年上半年,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接到舉報後,就立刻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了反壟斷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是否利用自身具備的市場支配地位,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市場等行為。

  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權威人士表示,這兩家電信公司寬帶業務佔全國的90%,已經形成壟斷,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這將是我國反壟斷法2008年生效以來國家查處的第一件涉及大型企業的反壟斷案。

  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透露,已基本查明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上,肯定是具有支配地位的,在這種情況下,兩家企業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對跟自己有競爭關係的競爭對手給出高價,沒有競爭關係的企業,兩家公司給出的價格就會優惠一些,這在反壟斷法上,叫做價格歧視。

  據工信部統計,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間直連寬帶為261.5G,僅佔兩公司擁有1078G國際出口寬帶的24.3%。從互聯質量看,兩公司2011年1月-9月骨幹網互聯時延和丟包率也均不符合有關規定要求,這表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未實現充分互聯互通。

  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被認定利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壟斷企業將被處以上一年度營業額1%-10%的罰款。

  對中國電信來説,互聯網收入一年大約為500億,中國聯通一年大約不到300億。因此,如果最後事實成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因此遭到數億至數十億元的罰款。

  據有關部門初步估算,如果能推動市場形成有效競爭,未來五年可以促使上網價格下降27%至38%,至少可為消費者節約上網費用100億至150億元。

  對於社會熱議的百度、阿裏巴巴等網絡企業是否涉嫌壟斷,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的問題時,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權威人士表示,只要消費者或用戶有其他選擇,就不是壟斷。

  新聞延伸

  “羊毛出在羊身上”

  業內稱流量費或上漲

  在反壟斷法領域有豐富執業經驗的山東英良泰業律師事務所李雲平律師分析,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進行的反壟斷調查,依據的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三章: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遭遇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消息一齣,立即引發了網友們的共鳴。在微博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中,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有96%的網民認為電信、聯通在寬帶接入領域存在壟斷,有85%的網民對兩家企業的寬帶服務表示不滿意。

  “水瓶座的Aqua”在微博中説:“用電信的都好幾年了,包年980元啊,貴死了,新的小區居然還被聯通壟斷了,連電信的寬帶都進不來。”

  網友“河間衝”則抱怨説:“現在是沒有選擇,要有別的選項,早就拋棄電信了。”

  省城通信行業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人士表示,電信和聯通在寬帶市場壟斷的現象確實比較明顯。以濟南為例,電信寬帶佔據了70%左右的份額,其次是聯通,在20%左右,剩下的則是廣電和其他小運營商。由於消費者並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接受目前的格局。

  據有關部門估算,如能推動形成有效競爭,未來五年可促使上網價降27%至38%,為消費者節約上網費100億至150億。“發改委對電信和聯通進行反壟斷調查的消息聽起來還是很讓人振奮的,畢竟公眾在寬帶接入領域對這兩家意見較大,但如果就此斷定市民的上網成本下降,還為時過早。”省城通信行業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寬帶業務投資大、運營維護成本高,僅一米光纖的運營成本就達上千元,在沒有強有力的第三方參與競爭的前提下,電信和聯通寬帶費用能下調20%就已屬難能可貴。“‘羊毛出在羊身上’,兩家在下調寬帶上網費用的同時很可能在話費、流量費等其他領域補回來,因此真正要反壟斷還是要系統性改革,真正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新聞背景

  斷網事件引反壟斷調查

  據央視報道,發改委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的調查,根源就在於2010年下半年發生的廣東鐵通斷網事件。

  互聯網以互聯互通為基礎,用戶互相訪問會産生流量,當用戶訪問其他網絡,産生的流量就需要彼此結算,以彌補建設網絡和提供服務的成本。此時,誰向誰結算,結算多少錢,是關鍵問題。

  按照工信部規定,為補償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骨幹網投資,網絡結算方式為其他運營商向它們單向結算。

  在實際操作中,中國電信卻設立了“黑白名單”,予以差別定價。第一類用戶的結算價格一般都高達100萬元/G/月以上,第二類用戶的結算價格則一般只有25萬-42萬元/G/月。

  一些公司在中國電信購買帶寬後,自己並不使用,而是轉手賣給鐵通、廣電等弱勢運營商賺取差價。在業內,這條路徑被稱為“流量穿透”。

  2010年8月上旬,中國電信下發內部文件要求,除骨幹核心正常互聯互通點外,清理所有其他運營商和互聯單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

  短短27天內,僅廣東鐵通就爆發了37477件用戶投訴,38443個用戶拒絕繳費,並已有28210個用戶面臨退網。 據《財經國家週刊》

  中國電信會領到罰單嗎?

  中國最大的基礎網絡運營商中國電信,會不會領到中國《反壟斷法》出臺四年來的首張罰單?

  在此之前,交通、電信、石油、水電氣、互聯網等公用事業一直是外界反壟斷的關注焦點,但至今未有受罰案例。

  “是否進行反壟斷處罰,處罰金額是多少,目前都還沒有最終結果。不過,基於前期的調查取證,不排除中國電信受到處罰的可能性。”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反壟斷法》自2008年實施以來,不乏國企遭遇反壟斷訴訟,但尚無懲罰案例。有分析人士認為,原因在於,《反壟斷法》第七條規定,國有經濟佔控制地位的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以及依法實行專營專賣的行業,國家對其經營者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並對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及其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依法實施監管和調控。

  有法律界專家認為,中國反壟斷的權力設計也增大了對央企的反壟斷難度。就目前而言,《反壟斷法》把反壟斷執法權集中到反壟斷委員會,並只有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三家擁有《反壟斷法》的執法權,其中商務部偏重外資,工商總局偏重民營經濟,發改委則偏重國有企業。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相對於罰款,更重要的是通過啟動反壟斷程序來促使遊戲規則變化。

  “如果只是罰款,還不能真正解決壟斷問題。”電信專家侯自強(微博)表示,網間結算的資費標準制定者並非中國電信。“國家更應該制定規則,而不是制定價格。”據《財經國家週刊》

  電信聯通回應反壟斷調查

  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就反壟斷調查一事發表公告,稱將積極配合發改委等監管機構的反壟斷調查,提供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出租帶寬業務的價格、數量及營業額等相關信息。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電信作為中央重點企業,一直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經營寬帶業務,對於發改委等監管機構的反壟斷調查,中國電信將積極配合。

  網速不及別國1/10網費卻高出許多

  不久前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截止到2010年,我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第71位,不及美國、英國、日本等三十幾個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每秒一兆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4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稱,我國的寬帶資費水平相當於韓國的124倍。據央視、《北京晨報》

  電信聯通股票大跌

  影響一

  9日中午,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報道稱發改委已就互聯網接入問題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展開反壟斷調查。A股下午開市後,中國聯通繼續正常交易,但涉嫌壟斷被調查的消息已引發市場震動,中國聯通股價跳水,至9日13點30分,

  盤中跌幅已由早盤收市時的微跌0.53%擴大至超過6%。有券商研究員甚至建議公司緊急停牌,等待消息進一步明朗及公司自身評估好可能遭受的影響後再復牌交易。

  同樣,在港股市場,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H股午後盤中大跌。中國

  聯通港股午後開盤驟跌逾6%,盤中最低至15.56港元。中國電信早盤高開高走,午後直線跳水,一度跌4%。

  中國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微博)H股並未受到該消息影響,現報76.05港元,上漲1%。 本報記者 崔濱 馬紹棟

  廣電系統“漁翁得利”?

  影響二

  在寬帶市場,中移動和聯通並不構成威脅,蓄勢待發的廣電卻有可能直接威脅中國電信腹地。

  業內人士分析説,由於廣電運營商擁有直達用戶家中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有能力突破中國電信對駐地網的天然封鎖,以較低價格向用戶提供高帶寬接入;同時,在三網融合大勢下,全國各地的300多家廣電運營商有望整合為一家全國範圍的“第四運營商”,從而逐步擺脫對電信運營商的依賴,向個人、家庭乃至集團客戶提供寬帶服務。

  不過,只要單向結算政策不變,即使廣電網絡建成,依然繞不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

  鉅額罰單應推動行業改革

  國家發改委啟動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引起了高度關注,如果調查結果表明價格壟斷事實成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遭到數億到數十億的罰款。

  這樣的罰款數額能否有效遏制部分企業的壟斷意圖,央視評論員楊禹解讀説,如果事實成立,數億到數十億的罰款不僅要罰到壟斷企業心疼,還要整個行業改革到位。

  據了解,中國電信去年全年的凈利潤是157億元,如果按照10%的高額來罰款,將罰50億元,佔其全年凈利潤的三分之一。中國聯通去年的凈利潤是38.5億元,如果按照高限罰300億元營業額的10%,則罰30億元,基本罰掉了其全年的凈利潤。

  楊禹認為,這樣的處罰,罰是一定能罰到疼,罰得夠不夠不好説,因為這樣的壟斷行為如果成立,其因此得到的直接好處和間接好處很難用具體數字來衡量。

  楊禹認為,應該通過處罰來推動行業不斷改革到位。反壟斷法只是給這個領域內的每個企業設定行為邊界和底線,企業做大做強不等於可以肆意壟斷,如果企業能夠公平競爭,自願聯合,依法集中,形成強有力的規模,法律將給予保護,但同樣應該受到監管。據央視

熱詞:

  • 券商研究員
  • 反壟斷法
  • 聯通寬帶
  • 電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