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文房四寶 數字時代如何挨冬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8日 06: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片

  第二十八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近日在湖北武漢落幕,3天時間吸引約3萬人次參觀,筆墨紙硯受追捧。然而,文房四寶從大眾化書寫工具演變為少數人的“愛好”、從實用品變為藝術品,也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與象徵,文房四寶在數字時代面臨怎樣的生存窘境?它們又能否通過更新工藝和原材料,開發衍生和替代産品,覓得新的市場空間?

  ——編者

  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已經成功辦了27屆,本次是首度進駐武漢。來自全國的110多家企業參會,帶來了筆、墨、紙、硯四大領域20個大類近萬個品種。雖然展館內人流不斷,但是,許多參展廠商對文房四寶的生存現狀仍感到“寒氣逼人”。

  “萎縮是絕對的”

  書寫功能減弱,收藏功能增強

  在博覽會現場,前來逛會的主要是兩大群體:老年人,還有專業人士。據北京一得閣墨業公司的展位負責人介紹,墨汁的穩定客戶是“一老一少一專”,專業客戶佔大頭,老人佔30%,還有練書法的中小學生。

  的確,從毛筆到硬筆再到鍵盤,人們寫字越來越“快”,文房四寶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

  “文房四寶書寫功能逐漸減弱,收藏的功能在增強。特別是硯臺,已成為藝術品。”書法報社社長舟恒劃説。據介紹,這次藝術博覽會共100多個展位,其中硯臺展位佔1/3,廠商主要來自廣東肇慶等傳統硯臺産區。多數硯臺雕刻細膩精美,有的根本沒有留研墨的地方,便宜的要1000多元,貴的上萬元,有的甚至開價100萬元。文星硯坊的李偉彬説:“現在專業書畫家也很少用硯臺磨墨,畢竟墨錠很少用了。硯臺主要用來觀賞,好的硯臺每年升值空間在10%—20%。”

  毛筆也不例外,浙江省湖州一家毛筆廠負責人拿起一支標價60元的狼毫湖筆説:“再過5到10年,差不多能賣600元。”多數參展商都表示,禮品筆、工藝筆的訂單已成為他們的大單子。舟恒劃説:“文房四寶從實用品變為藝術品,意味著內涵的擴展。但從文化傳承角度來看,原本普通的書寫工具成了‘遺産’,甚至瀕危,令人擔憂。”

  舟恒劃介紹説,以毛筆為例,20年前,素以毛筆聞名的浙江某地區,制筆從業人員有2000多人,年産毛筆1000萬支;近兩年,該地從業人員僅剩不足500人,毛筆年産量降至400多萬支。

  參加展會的一些專業人士認為,過去,由於人口增長和海外市場的擴展,行業尚能呈現“不溫不火”的景象。但從長期看,由於人們書寫習慣的改變,文房四寶行業整體在萎縮。浙江湖州善璉鎮多個湖筆製造商就流露出這樣的擔憂:行業“穩定是相對的,萎縮是絕對的”。

  “堅持那個味兒”

  傳統手工製造模式成發展阻礙

  傳統的手工製造,本是文房四寶的生命力所在,如今卻成為其發展阻礙。文房四寶的製作多在家庭作坊,很難規模化。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郭海棠説,文房四寶製作大都靠手工,活不輕鬆,艱苦的工藝使得後繼乏人。

  一個湖筆廠商説,製作一支毛筆需要70多道工序,基本全靠人工。其中關鍵是筆頭,離不開“手感”,機械無法取代。“一些零部件大多在鄉下家庭作坊加工,生産環境較差,我們那沒有一個40歲以下的工人。”

  生産工藝陳舊,收入普遍較低,年輕人也不願幹這一行。湖州善璉集藝齋筆社的呂煥權説,毛筆賺的是手工辛苦錢,賣不上好價,工資當然高不起來。據了解,湖筆廠工人的月薪一般在1000元左右,有的僅800多元。“手藝不難,關鍵是得有人願意幹,要是沒人幹了,這門手藝就可能失傳。”呂煥權説。

  制墨的傳統作業環境也很艱苦,工人甚至要戴上防毒面具,以防吸入墨粉。製作宣紙時,冬天要從冰冷的水中撈紙,夏天要在40℃以上的室內焙紙,堪稱“水深火熱”。做硯臺的工人要長期從事雕刻,手指容易變形。

  文房四寶還面臨的另一大危機,是資源減少乃至枯竭。歙硯原料來自江西省婺源龍尾山老坑,如今資源枯竭,無石可採。端硯面臨同樣困境,據李偉彬介紹,端硯材料價格近3年漲了近5倍。文房四寶中的紙,一般特指安徽涇縣宣紙等少數紙品,由於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加上種植結構調整,造紙原料逐年減少,價格猛漲。2006年以來,青檀皮收購價上漲95.5%、沙田稻草上漲54%、燎草上漲105%。

  北京一得閣墨業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説,文房四寶之所以源遠流長,就在於老藝人們堅守品質意識——原料選用極其考究,要不然做不出“那個味兒”。今天遭遇原料短缺的困境,並不奇怪。

  惡性競爭也由此産生,一家湖筆廠負責人感慨,一些廠家熱衷於價格戰,或者搞假冒偽劣,以次充好,讓人頭疼。“毛筆不像食品,真的假的都要不了命。只要好用能用,一般人都選便宜的。”來自湖北襄陽的書畫愛好者王先生也説,無序競爭、假冒偽劣對這個行業的破壞最致命。

  較高的增值稅成為文房四寶行業的另一負擔。不少廠商的生産原料是竹子、稻草等,屬於農産品加工,但增值稅率與其它工業企業一樣,他們為此直叫苦:我們多數是手工作坊,這樣的稅率承受不起。

  “花兒還要自己開”

  在傳承、工藝和材料上尋找突破

  “我們對文房四寶行業沒辦法樂觀,但也不必過分悲觀。這需要多方努力,文房四寶行業也要與時俱進,跟上形勢需要。”舟恒劃説。

  今年秋季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每週安排一節書法課,普通高中設置與書法有關的選修課程。一位湖筆廠商説,書法成為必修課,讓學生接觸並感受傳統文化,“至少説明,社會開始重視老祖宗的東西了。”

  來自雲南麗江的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文房四寶行業需練好內功,“花兒還是要自己開”。

  我國傳統書畫愛好者眾多,目前,湖北老年書畫研究會在冊會員就有5萬人,普通書畫愛好者更多,加上中小學生這支生力軍,其實具有很大潛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崇尚文墨、體驗傳統文化,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舟恒劃説,“文房四寶行業要抓住機遇,自我創新,在傳承、工藝和材料等方面尋找突破。”

  許多廠商一致提出,首先要解決接班人的問題,沒人繼承手藝,其它都是白搭。為此,湖州就曾嘗試由政府出資,培訓製作湖筆的年輕人,但進展不大。

  此外,業內人士建議,文房四寶的生産條件、工藝和待遇要改進,這樣才“有人願意學,學了願意幹”,同時要探索開發新材料。零部件儘量使用機械生産,提高效率。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建立原料生産基地。據了解,日本已經研製出製作筆頭的合成毛。另外,傳統的墨錠已經被墨汁取代,有的廠家還在開發白墨汁、紅墨汁等。文房四寶的延伸、替代産品開發值得重視。

  一些業內人士還表示,文房四寶象徵著我國傳統文化,這種商品具有特殊意義,有關部門應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保護品牌和知識産權。

熱詞:

  • 文房四寶
  • 青檀皮
  • 毛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