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陸浩:掀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2日 2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黨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標誌著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胡錦濤總書記在這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意義、戰略舉措和主要任務,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鬥目標,為我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分析了我國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明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基本原則、政策措施和重點任務,是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這次中央全會成果豐碩,意義重大。黨中央關於加強文化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是我們黨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認識上的一次飛躍、理論上的一次創新,必將對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必須充分認識加強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決定》深刻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強烈的文化認同。當今時代,隨著世界格局的加速演變和國際關係的深刻調整,文化越來越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説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我們要在新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更加重視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最核心的就是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決定》的部署要求,著眼于實現科學發展、增強“軟實力”和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掀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結合甘肅實際,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是必須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靈魂,凝聚起共同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民族凝聚力,而這種凝聚力主要來自於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同。《決定》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中央的這一判斷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整個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抓住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和靈魂。近年來,我們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為文化發展的中心任務,圍繞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紀念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建黨90週年等重大主題活動,廣泛開展思想教育,極大地激發了全省各族人民建設祖國、建設甘肅的熱情。面對當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大潮和人民群眾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我們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黨員、教育群眾,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鞏固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要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堅決抑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團結一切力量共同前進。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追求,紮實開展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社會誠信系統,推動社會文明進步。要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規範,進一步把全省各族人民凝聚到推動甘肅發展新跨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上來。

  二是必須緊緊抓住文化創作這個重要標誌,全面提高文化産品質量。《決定》指出,要立足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激發文化創作生産活力,全面提高文化産品質量。這一要求切中要害,對於我們解決好文化産品整體質量不高、數量種類偏少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甘肅歷來重視文化産品生産,僅就戲曲來説,近年來就創作出了新編舞劇《絲路花雨》和《大夢敦煌》、現代隴劇《官鵝情歌》和《苦樂村官》等一大批文藝精品,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但總體來看,全省文化作品創作數量和質量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都還有一定的差距。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進一步處理好質量和數量的關係,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確保文化創作持續繁榮、健康發展。要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引導文化工作者把個人的藝術追求與社會的發展進步結合起來,著力謳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創作更多反映時代進步、具有時代特色、給人鼓舞啟迪的優秀作品,使文藝作品更好地發揮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要立足甘肅歷史文化悠久、紅色文化厚重的優勢,在借鑒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開闊視野、博採眾長,著力打造甘肅地域文化精品,形成一批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影視劇、出版物和音樂舞蹈作品,推動甘肅文藝創作再上新臺階。

  三是必須緊緊抓住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這個基本任務,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文化建設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現實要求。六中全會強調,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媒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準確把握和深刻反映了新的歷史時期文化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我們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重點,不斷加大各級財政投入,著力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批重點文化項目已建成使用。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千台大戲送農村等惠民文化工程,特別是我省首創的農家書屋覆蓋面已達77%,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實施“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制度,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資源。廣場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農村文化、社區文化日益活躍,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深入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要求我們繼續在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加大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力度,拓寬服務渠道,健全服務網絡,加強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四是必須緊緊抓住發展文化産業這個重要途徑,把文化産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産業。加快發展文化産業,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途徑。六中全會立足於我國文化産業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的實際,提出要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産業。甘肅文化資源豐富,絲路文化、敦煌文化、三國文化、黃河文化、民俗文化獨具特色。在實踐中,我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把文化産業發展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制定出臺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特別是設立了甘肅省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有效地解決了文化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狠抓文化産業發展平臺建設,建成了4個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3個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園、25個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文化産業格局進一步優化,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文化會展等重點産業方興未艾,慶陽香包、天水雕漆、臨夏磚雕等民俗文化産業初具規模。“十一五”期間,全省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了14%。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繼續保持我省文化産業發展的良好勢頭,積極推動文化産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骨幹文化企業,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加快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和園區建設,著力增強文化産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努力把文化産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産業。

  五是必須緊緊抓住改革創新這個動力源泉,努力形成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推進文化建設的強大動力。正如六中全會所指出的,在我國文化建設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的今天,只有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深入推進文化改革,衝破觀念禁錮,打破體制障礙,完善政策支持,才能不斷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多年來,我們著眼于為文化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和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全省出版系統、省直文藝院團基本完成轉企改制任務,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工作正有序推進,文化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特別是《讀者》雜誌社進行轉企改制,成立了讀者出版社和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來集團銷售額年均增長超過17%,利潤年均增長超過30%,使這個全國知名的文化實體開始向現代企業轉換。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發展活力不強等問題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了阻礙了文化發展。要從強化各級黨委政府抓文化建設的責任意識入手,不斷改善宏觀管理,著力完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政策扶持、資金投入以及督促檢查機制,努力建立起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確保文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從轉變政府職能入手,積極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仲介組織分開,推動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要從完善微觀運行機制入手,加快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各項制度改革,促進服務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要從完善配套措施入手,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係,著力建立創新激勵機制。總之,要通過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好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

  六是必須緊緊抓住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這個基礎和關鍵,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隊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六中全會重申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觀點和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適應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支持政策和專項規劃,多措並舉培養文化人才。深入實施“四個一批”等文化人才工程,選拔文化領域領軍人才,一大批專業文化人才脫穎而出,高層次人才隊伍結構進一步改善。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農村實用文化人才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為鼓勵農村文化人才提升自身素質、保護民間優秀文化遺産、推動農村文化産業發展搭建了平臺。採取教育培訓、選送深造、開設學習班等形式,培養專業人才,文化人才隊伍素質進一步提升。著眼未來發展,我們要按照六中全會的要求,著力打造領軍人才、骨幹專業人才、專業後備人才、農村實用文化人才等“四支人才隊伍”,加快培養文化科技、經營管理和其他各類緊缺人才,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七是必須緊緊抓住黨的領導這個根本保證,確保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是推進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六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不斷提高文化改革發展的科學化水平。要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對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牢固樹立新的文化發展理念,切實把文化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及時研究和妥善處理文化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促檢查,不斷提高領導和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科學化水平。要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原則,加大政策扶持,推動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向基層傾斜,向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要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法規,健全管理體制,規範市場行為,堅決取締那些毒害群眾、毒化社會的精神垃圾,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文化和“西化”思想的影響,不斷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確保文化市場活躍有序、健康繁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的輝煌。

熱詞:

  • 陸浩
  •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 高潮
  • 十七屆六中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