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土部官員稱:土地復墾可解山西綜改用地饑渴症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7日 21: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太原10月27日電 題:國土部官員稱:土地復墾可解山西綜改用地饑渴症

  作者 任麗娜  

  隨著改革浪潮的翻滾,中國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用地“饑渴症”在全國多地出現,對於“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簡稱“綜改試驗區”)——山西而言,用地的緊張程度更甚。

  如何儘快解決山西“綜改試驗區”的用地“饑渴症”,從而實現其為“中國經濟轉型探路”的重任? 帶著這一疑問,中新網記者近日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國土部門官員等業內人士。

  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羅明總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解決山西綜改用地緊張之困,土地復墾無疑是最好的出路。”

  用地“饑渴”的山西

  “我們跟政府的合同已經敲定了,現在就等著項目用地的審批下來。”一位張姓商人打算在太原投資一個規模在4億元左右的環保項目。

  不僅僅是太原,借著“綜改試驗區”轉型大開發的概念,地處中國內陸省份的山西,各地市都紛加快了投資開發建設的節奏。

  不過,與開發投資熱情相伴隨的卻是山西土地資源的急劇緊張。

  作為省會城市,太原市重點工程項目多,數據統計顯示,該市建設用地指標非常緊張。

  “十二五”期間,太原市要實現經濟總量翻番,就必須完成固定投資1萬億元。而要完成1萬億元的投資,必須新增建設用地17.64萬畝,平均每年3.53萬畝。近3年來,山西省政府下達給太原市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平均每年只有1.46萬畝,與3.53萬畝的實際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山西省社科院院長李中元表示,“據山西省政府估算,實現“十二五”末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目標至少需要120萬畝土地和每年1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山西省現在每年擁有大約11萬-12萬畝的建設用地指標,但難以滿足工業和基礎設施等項目的需求。“肯定不夠用,全省(的建設用地指標)光是修路就全佔了。想吸引項目需要建設用地,但是山西就少地。” 山西省發改委宏觀研究院院長王宏英説。

  在2011年7月28日,山西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指出, “目前,山西每年有10萬畝的土地缺口。”

  土地復墾是最好出路

  在“綜改試驗區”消息宣佈伊始,山西很多研究人士在談及“綜改試驗區”“先行先試”方向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便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國土部官員羅明日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解決山西綜改用地緊張之困,土地復墾無疑是最好的出路。”

  據2010年山西省國土資源廳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山西因採礦活動引發的崩塌、滑坡約754處,僅中央企業礦山開發導致的地面塌陷及採礦場破壞土地就達20.6萬畝,其中破壞耕地13萬畝,廢物堆放佔地3.5萬畝。

  “山西因煤炭生産而産生的土地損毀、塌陷、壓佔破壞十分嚴重。”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白中科稱,“10年前,由於煤炭開採,山西平均3分鐘地下就出現一列火車皮的空洞,現在開採速度則更快。”

  白中科説,資源城市山西要在資源鼎盛期儘快邁出轉型的步伐,開採煤炭的同時做好土地資源管理。如果涉及到人類生存的土地資源不去好好管理,那麼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更大的問題和災難。

  山西省國土廳耕地保護處處長趙勤正對中新網表示,因此,在做好較大規模的土地開發和整理的同時,加強對生産建設過程中造成的被破壞、被擠佔土地的復墾,挖掘新增耕地的潛力,是山西省實現土地資源永續利用和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的必然選擇。

  復墾的山西樣本

  羅明説,“山西在土地復墾方面做的任何努力都不過分,而且還會得到國際國內以及國家各部門的支持,如山西的平朔煤礦。”

  據了解,平朔煤礦可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産物。鄧小平與哈默博士的一次握手,催生了中美第一個合資項目、亞洲最大的現代化露天礦——“中美合資平朔露天煤礦”。

  記者在平朔煤礦採訪時了解到,平朔開創了中國礦山土地復墾及生態治理工作的先河。截至目前,平朔已累計投入20億元,完成土地復墾3.1萬畝,礦區復墾率達50%以上,排土場植被覆蓋率達到90%以上。

  記者在安太堡礦西排耕地恢復區看到,昔日寸草不生的礦區已變得綠樹成蔭、生機盎然,成為野兔、野雞、狐狸等動物的樂園。通過復墾,現已獲得有生産力的土地面積為2000公頃,並産生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更為難得的是,在安太堡礦內排土場,130座日光溫室和1座年出欄4000隻肉羔羊的養殖場已經建成,礦區職工不用出礦區,就可以吃到新鮮的綠色蔬菜和羊肉。據介紹,每座大棚佔地1畝,由企業投資修建,農民租賃經營,年産蔬菜2.5萬斤,凈利潤可達1.5萬—2萬元。

  山西擬建土地改革新機制

  為解決用地“饑渴症”這一山西轉型路上的大難題,一位山西省發改委內部人士透露,在上報“綜改區”總體方案中,山西提出土地政策的訴求:一是,獲得對採煤沉陷區、廢棄工礦地、劣質土地的使用和審批權;二是,通過“土地置換”獲得更多的建設用地指標。

  山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復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山西通過開展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實現耕地“佔補平衡”,以確保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日前表示,“在煤炭資源整合重組中,山西關閉了近1600座小煤礦,這就能開發整理13萬畝土地,中央已支持山西對廢棄工礦地整理後等量置換。”袁純清對山西全省官員提出“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具體的規劃和辦法,加緊組織實施,使各地引進的項目儘快落地。”

  作為山西國土部門的官員,趙勤正説,今年3月國務院剛剛頒布實施的《土地復墾條例》明確“誰損毀、誰復墾”“誰復墾、誰受益”。這一原則,讓復墾責任“各歸其主”,確保“快還舊賬”的基礎上“不欠新賬”。

  趙勤正介紹,2009年,山西率先完成了煤炭企業資源整合和兼併重組工作,《土地復墾方案》的編制與審查已納入了後續五項工作之一。

  趙勤正透露,國家出臺《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之後,山西的具體實施辦法也會儘快出臺。(完)

熱詞:

  • 復墾率
  • 土地置換
  • 張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