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他不是陳光標,他只是鄭書明(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7日 1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武陵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些獲獎證書,為孩子們換回了多少生活費(資料圖片)

  得獎就有獎金,就可以改善孩子們的生活

  鄭師傅叫鄭書明,一個讀者耳熟能詳的名字。

  他做的好事實在太多太多,他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

  “他是個爛好人”

  在黔江區蓬東鄉麻田壩,説起鄭書明,無人不知。大家對他的評價很一致——“他是個爛好人”,“看不懂他”,但“佩服他”。

  

  

  

  説他是個“看不懂”的“爛好人”,是因為他20年來不間斷地“招攬”了200多個和他毫不相干的孩子到他家白吃白住,還給他們出學費、生活費,買穿的,找工作。

  這一點,記者很有同感。以下是記者和鄭師傅的一段採訪對話:

  “鄭師傅,你第一次幫助學生是哪一年?”

  “是(19)91年還是92年,記不準了。”

  “你幫助了多少學生?”

  “我也不曉得。孩子們要麼自己找到我,要麼是學校的老師介紹來的。”(200多,這個數是記者通過採訪學校、當地群眾、受幫助的學生得出的一個大概數目。)

  “這麼多年,你花了多少錢幫助學生?”

  “不曉得,沒算過。”

  “這兩年有點兒閒錢了”

  採訪鄭師傅前,記者聯絡了5位鄭師傅曾經幫助過的學生,周富勇、張朝炳、李莫彩、李莫書、李石全,他們1992年至2003年間,先後在鄭師傅家吃過、住過。

  早晨8點不到,記者來到麻田壩水泥廠宿舍樓四樓——鄭師傅的家,5位學生已經先到了,正圍著一鍋熱氣騰騰的臘豬蹄吃早飯,鍋裏飄出的陣陣臘肉香,早已溢出了屋外。

  “沒吃飯就來了,曉得鄭師傅這裡有好吃的。”周富勇説。“對頭,對頭。”其他人附和著,相視而笑。

  他們都叫他鄭師傅。

  “你們吃飯沒得,沒吃一起吃,飯有多的。”鄭師傅和“弟子們”異口同聲地招呼記者一行。

  一個大號的電飯鍋裏,還有大半鍋飯,可以夠三四個人吃。旁邊還疊放著3個電飯鍋內膽,也是大號的,“用壞的,還可以用來煮湯。”鄭師傅解釋説。

  一個兩層的脫漆的舊木碗櫃,門已經關不嚴實了,裏面有幾十個飯碗,但卻沒有一個盤子。

  並排放著的,是最好的家當——一個嶄新的白色冰箱。鄭師傅説:“我去年才買的,這兩年有點兒閒錢了。”

  冰箱頂上放著一袋鮮艷的橙子。“他們買來的。我都説不要給我買東西,浪費錢。”鄭師傅指著幾個“弟子”嗔怪地説。

  窗邊通風的地方,挂著幾大塊臘肉。鄭師傅説:“都是學生送的。”

  在這個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裏,就這幾樣簡單的家當,加上一桌吃飯的人,就塞滿了。

  吃完飯,鄭師傅把大家請到隔壁一間同樣大小的房間,這是鄭師傅的臥室兼廚房。

  一張幾塊木板搭起來的床,床前擺一座舊沙發,中間就只剩下一個轉身的空間。床上8床重疊起來的被子佔了一半面積。鄭師傅説,近兩年來住的學生少了,他原來租的一間用來學生住的單位宿舍退了,被子沒地兒放。

  臥室向陽的一側隔出一個一平方米多的廚房,除了灶臺就只能容納一個人。灶臺上的塑料兜裏,滿噹噹一兜筷子。大家開玩笑説,鄭師傅這裡有“三多”:碗多、筷子多、鋪蓋多。

  幾位弟子擠坐在床上,把鄭師傅擁在中間,開始講述他們以及他們的同學和鄭師傅的故事。

熱詞:

  • 鄭書明
  • 陳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