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鄭杭生:中國謹防走歐洲高福利老路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5日 1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訊(記者 郭彩萍)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鄭杭生教授24日在2011中歐社會管理論壇上表示,歐洲高福利主義模式難以持續,中國正從補缺型福利模式向適度普惠型模式轉變,應當謹防重走歐洲高福利老路。

  “歐洲福利主義模式是歐洲歷史發展的産物,逐步形成三大政策體系:普遍福利、混合經濟、借機合作。這種模式起源於工業化的英德法等國家,後來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發現得最為突出。”鄭杭生説。

  不過歐洲福利主義模式難以持續。鄭杭生説,雖然福利模式一度極大緩衝了社會階層的緊張關係,但二十世紀中期以後,歐洲福利國家出現了經濟衰退、貧富分化等趨勢,歐洲福利主義模式的基本矛盾逐步曝露,比如福利的普遍承諾和國家有限能力的矛盾。

  而目前歐洲高福利制度還加劇了選舉制度的矛盾,造成治理危機。政治家在選舉年為迎合選民許諾更多福利、更少稅收,進而導致財政赤字。在目前歐債危機下,政治家不得不提出節約計劃,但遭到了各方面抵制,希臘法國英國莫不如此。

  歐洲福利主義模式難以持續的另一個原因是新經濟體的興起使歐洲福利主義模式不能像過去那樣把負擔轉嫁給發展中國家。

  鄭杭生認為這給中國帶來了三點啟示:

  第一,中國既要改變補缺型的社會小福利狀態,同時又要謹防走普遍高福利的老路。福利制度是一併雙刃劍,不能把老百姓胃口提得太高,否則多年後國家將陷入非常大的被動。

  第二,要不斷追問福利制度是否可持續,對已經實施的、將要實施的福利制度都要追問,富裕引起的矛盾並不比貧窮引起的矛盾少。

  第三,我國現在正從補缺型福利模式向適度普惠型模式轉變。適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是現階段推進我國福利模式的必然選擇,這體現了該領域的現代性、合理性增強的過程。

  第四,對福利制度可持續性原則和機理要不斷探索。歐洲經驗啟示我們,福利制度的原則和機理可以概括為適度的永恒性和普惠的適度性。

 

責任編輯:霍筠霞

熱詞:

  • 福利主義
  • 鄭杭生
  • 高福利制度
  • 福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