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大法學教授稱高考戶籍限制違反教育法應廢止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4日 07: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檢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儘管我們的孩子很優秀,但只能帶着滿腔的怨憤,去國外接受教育。”隨遷子女家長繁琳在微博上寫下這樣一句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認為,關於高考戶籍限制的規定違反了教育法關於受教育權平等的規定,應予修改或廢止(10月23日《中國青年報》)。

  “帶着滿腔的怨憤”出國的孩子,很可能選擇不再回來。包括九年義務教育在內的多年國內教育,等於給他國“做了嫁衣”——“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國界的”。

  和別的隨遷子女相比,繁琳的孩子幸運之處在於,在沒有機會異地高考的現實下,父母還有能力讓其“去國外接受教育”。對於那些不得不回戶籍地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説,由於各地考試範圍、使用教材差別比較大,他們上大學、上好大學的機會大大減少。他們內心的“怨憤”,可想而知。

  讓隨遷子女能夠在異地參加高考,多年來,民間呼聲持續不斷。有關部門也做了一定工作,確定了異地高考的方向,但何時啟動,尚無明確時間表。時評人童大煥接受採訪表示,他在1997年寫時評説戶籍制度改革,如今已過了14年,相關狀況仍然沒有任何改善。

  “14年沒有任何改善”,一方面説明有關部門努力不夠,另一方也説明這方面的問題積重難返,任何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有關部門極其慎重。比如,像北京、上海等高考錄取計劃比較多的城市,被認為是高考“洼地”。一旦放開異地高考,涌向“洼地”的高考移民,便是這些地方首先要面對的問題。

  利益重新分配,是更為敏感的問題。筆者曾看過一個有關異地高考的電視訪談,一名北京中學生一段“歪理”,竟然贏得現場不少掌聲:“這些家長已經享受了大城市的高工資,他們的子女憑什麼還要在北京參加高考?”如果只是孩子這麼想、部分家長這麼想,問題還不至於太嚴重,但如果政策制定者也這麼想,就會很麻煩。問題在於,一旦放開異地高考,政策制定者的子女也將面對更激烈競爭,他們並非沒有這麼想的思想基礎。

  然而,任何困難和問題,都不是裹足不前的藉口。今年8月28日,溫家寶總理在河北省張北縣第三中學考察時指出:要逐步健全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共財政保障機制,由輸入地政府負責;抓緊研究制訂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輸入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溫總理的話讓隨遷子女看到希望,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如何落實。

  考慮到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多方阻力,如果這項工作全憑各地自覺,即使“14年沒有任何改善”不會重現,步伐也不會太快。鋻於此,對於異地高考改革,有關部門出臺全國統一的時間表,甚為必要。

責任編輯:朱心蕊

熱詞:

  • 高考改革
  • 高考錄取
  • 高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