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馱娘江畔的壯寨生活:女子比男人更辛苦(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21: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壯族姑娘落落大方、性格爽朗,談戀愛的時候也是如此。這是1988年拍攝于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沙梨鄉的兩個壯族姑娘,她們正在跟小夥子對歌。她們雖然站在樹後,但絲毫沒有把自己藏起來的感覺。

  馱娘江畔的壯寨生活

  撰文/黃佩華

  我的家鄉在廣西百色一個叫平用的寨子裏。平用,壯語意為“一塊平緩的坡地”,是桂滇交界山區一個普通的壯族小寨子。我們壯族給寨子起名似乎比較隨意,住在田邊平地的多以田垌的名字命名村寨,而山坡上的寨子則冠以山坡的名字。平用寨前的河叫馱娘江,是右江的支流,江不大但名字很有意思。它得名于一則壯族民間故事:在一個大旱之年,一個壯族後生背馱著母親逃荒尋水,在找到馱娘江的源頭馱娘泉時,母親卻渴死在兒子的背上。

  馱娘江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壯族河流。它源自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與丘北縣交界的大山裏,進入廣西後從西南方緩緩流來,在平用寨前拐了個急彎,然後掉頭轉向東南,一瀉千里,匯入右江。在我們平用,馱娘江的流向形成了獨特的地理方位,江的下游即是日出的方向,而日落處則是江的上遊。這個依山傍水的壯族小山寨,就像一顆散落的星星,深嵌在雲貴高原南緣一個小小的皺褶裏。

  其實,平用並不是我們家的祖居之地。壯族是一個稻作民族,喜歡傍水而居,是因為平用平緩的土地和馱娘江吸引了我的父親,使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住了幾代人的山裏老家。從我學會講話開始,我就逐漸注意到,我的父母親以及哥哥姐姐們,他們説話的語調和寨上人是有很大差異的。很多年後我才曉得,我們壯族支系繁雜,語言千差萬別。大體上,説話有送氣聲的屬於南部方言,沒有送氣聲的屬於北部方言。因此,我們寨子甚至包括桂滇邊界一帶,基本上屬於北壯。南壯和北壯大致以右江和邕江為界,可謂南北分明。

  壯家男子的生活四部曲,獨木舟、圍捕、水車和稻田

  壯民族聚居在北回歸線一帶,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陽光充足,雨量豐沛。壯族人是人類最早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他們無論遷徙到哪,都離不開種植水稻。我們家在寨上安頓下來後,父親便開始四處找地墾荒造田,實施他的水稻種植計劃。因為是後來者,那些靠近水源且便於開墾的荒地早已被別人佔據。父親只好到一些遠離村子的地方,一分一分地挖,一厘一厘地造。然而,立足未穩又遇上荒年,加上我們家人口眾多,新開墾的田地太少,口糧不足成了家裏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

  在桂西北以及桂滇黔三省區交界馱娘江紅水河流域的廣闊區域,除了人口眾多的壯族之外,還雜居有一些兄弟民族,諸如苗族、瑤族、彝族、傣族、布依族、仡佬族和高山漢族。自古以來,居住在這裡的各民族兄弟習俗相近,語言相通,關係密切。那些年月,我父母親尋找糧食的足跡幾乎遍佈周邊的村寨,遠的要渡過紅水河到鄰省的貴州興義和雲南的羅平。要出門找糧食,總要準備一些見面禮。父親曉得,住在高山上的各族兄弟多不諳水性,難得吃魚,於是幾乎每天晚上,父親都要背網下河去捕魚。

  在我們桂西北,馱娘江算不上是一條大河,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為了適應河邊的生活,父親和兄長們一面要學會游泳潛水,一面學習織網捕魚。為了征服馱娘江,父親還親自到老家去砍伐紅椿樹琢成獨木舟,一來用作運輸的工具,二來撐到深水裏去撒網捉魚。

  早年,馱娘江畔壯族人使用的漁網是用麻線織成的。小時候我時常看到父親親手用麻絲捻成線,再用線織成網,再用動物鮮血漿將網浸泡透徹,然後蒸熟曬乾。這樣製成的網線既防水又結實。之後挂上銅鑄的網腳,連上網繩,壯家特有的漁網就做好了。

  撐獨木舟在馱娘江上圍漁,是父親和寨上男人們最富激情的活動。圍漁時,通常是由三五條到七八條不等的獨木舟聚在一起,每條船上有兩個乘員,站在船頭的撒網,居船尾的撐篙。在頭船的一聲令下,數條船便呈U字狀向前快速行進,每前進約三四十米就形成一次合圍。又隨著一聲吆喝,數張漁網從漢子們的手中同時掄出,一張張撒開的網帶著呼嘯聲飛落包圍圈中。接著,在人們的期待中,在歡聲笑語中,在銅鑄的網腳清脆的撞擊聲中,在鐵質的竹篙頭撞擊石頭的清脆聲中,網上白花花的魚兒也被提到了船中。每當父親打魚回來,母親便把父親捕到的魚烤成魚幹,以備急需。

  為了更多地耕田種稻,父親還以賒借的方式從親戚那裏要來兩頭小水牛犢飼養,準備馴化後作犁耙田之用。與此同時,父親帶領全家來到河下一個叫那瘦的地方安營紮寨。那瘦雖是一片數畝寬的亂石灘,緊傍馱娘江,但因蘆葦灌木叢生,土質瘦瘠,又遠離村子,遠離溝溪,別人都不敢靠近。父母親和剛成年的哥哥姐姐們一起,一棵樹一叢草地挖掘,搬走一挑石頭,又擔回兩擔土。經過兩三年的不懈努力,終於額外墾出了一片約三四畝的田塊。

  無水不成田,要造稻田必須得先造水車。要先用鵝卵石在百餘米寬的河面上壘築一道水壩,把水位提高,形成落差,這樣才可以推動水車運轉。此外,還要從山上砍來各種規格的木料,用於製作車軸、支架和車身。築水壩,造水車,這一切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為了完成這個浩大工程,父親就讓家人跟別人家換工,或向別人借工。歷時半年多的辛勞,水車終於大功告成,我們家在平用才有了真正意義的屬於自己的稻田。

  從種棉到織布,壯族女子比男人更辛苦

  壯族人不僅是種植水稻的高手,而且也是種棉紡織的能手。每年春天,女人們要到向陽的坡上挖地碎土,播撒棉花種子。到了秋天,她們要把雲朵般雪白的棉花摘回家,然後用木制的搟棉機去除棉籽,再用彈花機彈成棉絮,用紡紗機紡成紗線,經過漿洗或染色,坐在織布機上一絲一線地織,一尺一丈地織。

  馱娘江畔的山坡上長有許多野生的藍靛草。每到夏末秋初,正是藍靛草長得最豐茂的時節。此時,女人們便從圩上買回石灰,讓男人在河岸水旁挖琢一個個石頭坑,到山上割來藍靛草,在坑裏舖上一層草,再鋪一層石灰,直至石坑填滿,然後密封漚制。當女人們趁著深秋相對閒暇的日子,把一匹匹的白布織出來之後,冬天也已經走進了家門檻。這時候,每家每戶的屋後都擺有若干只大染缸,她們一邊從河旁的石頭坑裏挖出藍靛泥,溶合在缸水裏,然後將白布一掐一掐地放進去浸染。

  和眾多壯族人家一樣,我們家女人的冬天是在染缸邊度過的。她們每染一次色,便到江裏清洗一次,鋪陳在江岸邊的蘆葦上晾曬,直至把白布染成她們滿意的墨藍色。冬日暖陽下,馱娘江渡口邊晾曬的布條延綿幾百米,頗為壯觀。女人們誰要是布染得不夠成色便製成衣服,那將會受到人們的恥笑。整整一個冬天,我們家的女人雙手一律被藍靛染成了藍靛手。

  接下來的活便是將染好的布匹輾平拋光。僅就這一點我就敢説我們壯族的女人是天底下最勤勞也是最智慧的女人,她們在處理布匹方面的功夫細活可見一斑。把土布輾壓拋光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女人通常將布扎成捆後置於兩片沉重的石塊中間,叉開雙腿踩在石板上方,借助腰力左右搖擺,直至布匹達到滿意的平滑度。有些女子為了讓自家男人穿的衣服光鮮照人,還偏愛用野豬獠牙一寸一點地將布料精心打磨一番。那時候,馱娘江流域壯族男子的穿戴如何,直接反映了自家女人是否勤勞能幹,於是有的男人一次乾脆就將十幾件相同的外衣疊穿,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女人的能幹。(節選自《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第8期 撰文/黃佩華)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界廷鄉岩懷村那合屯的這幾個壯族老婦人,正在展示的是用刺繡工藝製作的背兒帶。外婆給滿月的外孫送來精心製作的背兒帶,精美的工藝贏得了大家的讚嘆。

  壯錦的生産工藝十分複雜,在廣西賓陽生産壯錦的車間裏,我們看到織壯錦的織布機格外高大,分為幾層。壯錦的傳統圖案很多,其中以鳳凰圖案最為普遍,故有“十件壯錦九件鳳”之説。2006年6月,“壯族織錦技藝”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壯族的幹欄建築都是木質的,多見於桂北、桂西、桂南等較偏遠的山區。樓下養家禽、家畜或堆放雜物,樓上住人。這是廣西那坡縣龍合鄉達近屯黑衣壯人家的幹欄建築。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網)

責任編輯:郭思宇

熱詞:

  • 紅椿樹
  • 女人
  • 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