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植根火熱生活 書寫時代篇章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0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記者劉毅踏上海拔4800米的雪域高原,實地探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西藏安多氣象站。圖為9月7日深夜零點左右,劉毅(左)跟隨藏族氣象觀測員米瑪潘多,在室外觀測場實地體驗觀測員夜間艱苦的工作。他采寫刊發的新聞報道受到中國氣象局領導重視,使該氣象站工作生活困難得到解決。

  黃恩和攝

  基層,是新聞報道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

  群眾,是新聞工作者畢生學習的最好老師。

  自8月份以來, 全國新聞戰線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在全社會引發了強烈共鳴和熱烈反響。大批新聞工作者走出機關大院,走向田間地頭,來到學校廠礦,深入基層連隊,遠涉邊疆山寨,與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基層幹部群眾的所思所盼,反映他們的所求所願。一篇篇生動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別開生面的新聞照片,一段段引人入勝的廣播電視節目,記錄著社會變遷,謳歌了群眾創造,反映出時代風貌,回應了社會關切,人民群眾拍手叫好。

  一頭汗兩腿泥

  拉近與群眾距離

  “迎著清晨的海風,33歲的民警村官黎屹松走進澫尾村的大街小巷,開始了一天的巡邏工作。”——8月24日出版的《中國青年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的一篇報道,開頭這樣寫道。

  這條新聞的主角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層民警。現在,像這樣來自最基層、聚焦尋常人、書寫平民事的鮮活新聞在中國媒體上處處可見。

  選擇新聞工作者這一職業,意味著選擇做一個不知疲倦的行者,在人民群眾中、在各行各業中行走、傾聽、記錄。但新聞媒體上也不時能見到一些脫離群眾、遠離實際的報道,究其根源,是因為一些新聞從業人員久處高樓大院、陷於文山會海,手不離鼠標鍵盤、腳不沾基層泥土。

  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辦、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記協等五部門聯合召開“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動員部署會議,向全國新聞工作者發出了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的號召。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作品,不朽的名篇來源於火熱的生活。

  隨著“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新聞記者和編輯走向基層、融入群眾。他們帶著思想走,懷著感情轉,迎著問題改。“一頭汗兩腿泥”方能寫出屬於時代的好作品成為廣大新聞工作者共同崇尚的信條。

  活動中,從中央到各地的新聞媒體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及時召開動員會議、傳達部署中央精神,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報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紛紛開闢專欄、專題、專版,推出記者採自基層、發自現場的新聞報道。各地黨委宣傳部門十分注重活動的廣泛性,做到全員參與、全面推進、不留空白,都市類媒體、網絡媒體均納入活動範圍,並延伸到期刊社和出版社。

  活動中,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赴基層採訪,給廣大采編人員做出表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程曼麗説,透過他們采寫的新聞作品,我們能夠感受到這些已經走上領導崗位的老記者、老編輯,他們的功力與文采不遜當年,他們對於新聞的敏銳洞察和深入開掘更是令人讚嘆。更為可貴的是,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年輕一代傳遞著黨的新聞事業的優良傳統。

  活動中,一大批中青年編輯記者深入群眾接受教育,在基層汲取養料。8月初,中宣部、全國三教辦組織18家中央主要新聞單位近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到革命聖地延安參觀採訪。短短幾天時間,他們認識了許多平生頭一回見到的農作物,第一次下地除草、松土、拉枝、摘菜、種樹、砍柴。通過體驗生活和調查研究,他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當前農業、農村、農民的現狀,也發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寫出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建議。在延安新聞紀念館,大家在新聞前輩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握緊右拳,莊嚴宣誓:“繼承和發揚黨的革命傳統……努力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聞工作者。”

  與群眾近些再近些

  為百姓排憂解難

  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農業局局長孫曉宏的手機號碼,最近成了“土豆熱線”。自中央電視臺在“走轉改”活動中挖掘並報道出達茂旗土豆大豐收卻遭遇銷售難的新聞,並公佈了孫曉宏的手機號碼後,各地商販紛紛打電話諮詢。一篇新聞報道打開了達茂旗土豆的銷路。

  報道要上去,記者要下去。在“走轉改”活動中,許多編輯記者一邊深入採訪抓新聞“活魚”,一邊滿腔熱情幫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新聞報道權、輿論監督權用到為百姓造福上。

  走基層是一次行動,更高揚起一個宗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人民日報記者實地探訪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采寫刊發的新聞報道受到中國氣象局領導重視,使氣象站面臨的工作生活困難得到解決。在浙江,當地記者深入麗水、台州、溫州等地,為村民解決了引水工程選址等實際問題。在安徽,省廣電媒體通過節目幫助貧困生募集捐款圓大學夢;為鄉村學校提供圖書、器材、課桌椅等捐助;為百姓提供法律援助。在湖南,多家媒體聯合推出支持革命老區炎陵果農愛心助學行動,短短36小時,義賣黃桃2萬斤,籌集助學資金24萬餘元。在福建,有的媒體通過報道促使當地解決農村水源污染問題,有的促成了對貧困地區的定點幫扶,還有的使一些市民遇到的戶口遷移難題得到解決。在甘肅,走基層的記者幫助失去親人的舟曲災區群眾到蘭州看病、租房、找工作,災區人民則給新聞媒體送來寫有“心繫災民、無私幫助”的錦旗,表達他們的感謝之意。

  走基層是一次出發,也是一種追求,為民排憂解難的追求——

  8歲的包媛媛是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西二鎮海泊村海泊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個月前,這個一度擔心“要是連破教室都沒有了,我們到哪去上課”的孩子高興地得知,學校已被鑒定為危房的校舍很快將拆除重建,明年春天她就可以搬進新教室了。推動這個問題順利解決的,是新華社記者在“走轉改”活動中播發的一篇稿件——《一位鄉村小學校長的困惑》。這篇反映海泊小學校舍安全問題的稿件引起雲南省紅河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在實地勘察的基礎上,決定按標準化學校的要求對這所小學進行重建。

  同樣令人欣慰的,還有患先天性心臟病的黃建爽小朋友在新聞媒體的幫助下得到免費醫療救治的消息。9月下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組織了“情牽大烏蒙”專題報道,記者深入條件艱苦的貴州烏蒙山區採訪。在畢節織金縣熊家場鄉,4歲的小建爽牽動著大家的心。父親長期在外地打工,他和哥哥姐姐都由外婆撫養。家裏維持生活已很困難,根本無力為他求醫治病。記者採訪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聯絡了湖北武漢的一家醫院,免費為小建爽進行治療。

  走基層是一項要求,更擔當起一份責任,弘揚正氣的責任——

  雲南春城晚報記者深入祿勸貧困山區,報道貧困學生真實生活狀況,引起省內外很多讀者的關注。寧波一位9歲孩子的母親看到這些報道,得知與自己孩子同齡的山區小學生面臨的現實困難,毅然決定向祿勸山區湯德小學捐贈兩年的免費午餐。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深入甘肅中東部的鎮原縣,與貧困學生結對子,並通過新聞報道和微博,喚起了更多人對貧困學生的資助。第四軍醫大學一位醫生看了報道後表示,願意為因股骨頭壞死致殘的貧困生張成濤復診,希望通過自己的幫助讓小成濤站起來……

  “走轉改”活動開展以來,中央和地方的新聞媒體紛紛提出了“每位編輯記者至少要做到參與一項基層重點工作、交一個基層朋友、幫助解決一個基層實際問題”的要求。一組組新聞報道帶著泥土的芬芳,浸染著生活的氣息,從四面八方傳遞出百姓心中的熱切期盼。把開展新聞報道與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困難、通達社情民意有機結合起來,在“走轉改”中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已經成為廣大新聞工作者引以自豪的事情。

  傳承優良傳統

  續寫錦繡文章

  以名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享譽全國的新聞界前輩穆青,一生六訪蘭考、七下扶溝、九進輝縣、四訪寧陵、兩上紅旗渠,寫出的作品深深印刻在幾代讀者的心靈深處。他曾飽含深情地説,“要當好一個稱職的記者,我的目光和筆觸時刻也不能離開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寫出時代的篇章”。

  老一輩新聞工作者身體力行“勿忘人民”的錚錚誓言,為後來者留下了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我國著名新聞史學家方漢奇認為,中國共産黨歷來重視新聞工作,新聞媒體在黨的領導下成為密切聯絡群眾、宣傳方針政策的橋梁紐帶。“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是對我國新聞工作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尤其對年輕記者拉近與群眾距離、找回清新務實文風大有裨益。

  8月24日,光明日報社組織了一場掌聲伴著淚水的座談會。6位青年編輯記者與大家分享了不久前他們到延安採訪的經歷和感受。編輯張璋動情地説,得知去延安采寫的報道發表後,被當地村民讀了又讀、看了又看,那一刻,終於明白了以後應該寫怎樣的文章,去回饋他們,去反映他們的生活,去表達他們的心聲。

  鄭州鐵路局孔莊車站地處太行山深處。工人日報記者在這裡蹲點採訪,把車站19名職工忠於職守,確保10473天安全運行的事跡寫得生動鮮活、豐滿感人。記者張菁説,若不是這次走基層活動,或許我永遠都不會知道,在大山和峽谷中有這樣一個鐵路小站,有這樣一群鐵路職工。他們從事著單調的工作,卻展示出工人階級最樸實的精神狀態。

  像張璋、張菁一樣,一大批年輕的新聞工作者,在“走轉改”活動中被熱火朝天的生活所感染,為普通的中國人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品格所感動。他們的心靈受到洗禮,他們的職業水準得到提升。

  經濟日報記者王偉在河南記者站工作,他以前報道過河南農民去新疆採棉花打工的情況。這一次不同的是,他和農民一起坐了兩天一宿的火車來到新疆,並在那裏與他們同吃同住。“從最初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登上火車,到隨著採訪的深入與摘棉工們打成一片,再到離開時的依依不捨,採訪對象也由開始時的抵觸、躲避、應付,到後來主動找我聊天説心裏話,這份情感的培養和交流,讓人難以忘懷。我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職業的神聖。”杜曼是廣東電視臺記者,她通宵在地鐵隧道內採訪檢修工人的工作,深切認識到,把新聞觸角伸向普通觀眾不易觸及的地方,把百姓身邊事和心裏話報道出來,是新聞工作者的使命,也應是新聞人的工作常態。上海《青年報》記者嚴柳晴説,在基層看到了真實的生活,體味到了甜酸苦辣,這讓我們在寫稿件時能夠避免浮誇,多些平實。

  走群眾路線

  讓新風撲面

  走出真情實感,轉出踏實求真,改出清新樸實。隨著“走轉改”活動持續深入進行,人們欣喜地發現,報紙、電視、廣播中,群眾的語言多了,身邊的人和事多了,基層真實的情況多了。

  河北省武安市河西村曾是人民日報社和新華社晉冀魯豫總分社的駐地。老一輩新聞工作者在革命鬥爭和解放區建設中與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友誼。今年83歲的張山林老人談起這次“走轉改”激動地説,這項活動太好了,原來的作風一點一點回來了!同樣年逾八旬的昆明市民周意訓給雲南省委宣傳部寫信,稱讚“走轉改”活動“深得民心”。新疆吉木乃縣縣委書記劉新利説,看了最近媒體的報道,感覺空話套話少了,文風越來越清新自然了。

  網友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人民網網友“蕉嶺縣晉元中學李思超”説,最美的風景在基層,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層。這些報道讓我們覺得媒體離百姓更近了。網友“渭水河”認為,百姓生活不光是喜事和好事,還有憂愁和悲傷。“走轉改”活動要落到實處,媒體要多反映普通群眾的利益需求,更好地服務人民。

  一些專家學者和新聞界前輩對“走轉改”活動給予高度評價,並深入闡述其理論與現實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尹韻公認為,新聞傳播工作本質上也是群眾工作,是黨的整個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顯著特徵,就在於它的實踐品格。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丁俊傑説,“走轉改”活動是深刻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生動實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大舉措。一些資深新聞工作者提出,只有沉下身心、走進基層,在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中把握時代脈搏、感悟生活真諦,才能不斷采寫出富有時代氣息的新聞佳作。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集中起來就是要回答好、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這場始於新聞戰線的“走轉改”活動正以破竹之勢向文化藝術、社會科學以及其他眾多領域延伸,使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期深化傳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將“走轉改”活動引入科研人員隊伍,以黨支部為單位圍繞在新形勢下如何發揚黨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作風,在科研工作中如何堅持“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如何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多做貢獻等開展交流研討。他們還組織實施“書記所長抓學風”專項管理,著力解決重數量輕質量、急功近利等學風浮躁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認為,現在開展“走轉改”活動正當其時。“這對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良好的學風,進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促進作用。”

  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協10月13日聯合舉行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座談會。與會者提出,文藝評論要始終追求真理的科學闡釋,始終堅持理論聯絡實際。在近期一場有關“走轉改”活動的主題論壇上,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仲呈祥認為,新聞戰線開展“走轉改”,文藝批評、文藝工作也要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曾創作出《常回家看看》、《中國娃》等膾炙人口歌曲的戚建波深有感觸地説,“從事音樂創作尤其是寫歌,怎麼寫只是技術問題;而寫什麼、依靠誰去寫,則是一個找準‘我是誰’的角色定位和‘為了誰’的落腳點的問題。” 

  當前,這場熱氣騰騰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正在向縱深推進。中央和地方各個新聞媒體都在總結前一階段的工作經驗,重點在建立長效機制上想辦法、出舉措、見成效,使“走轉改”成為每一名新聞工作者貫穿終生的一課,讓基層意識、群眾觀點融入血液,成為始終堅守的價值理念。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霍小光、華春雨、黃小希)

責任編輯:南淄博

熱詞:

  • 走轉改
  • 拉枝
  • 延安新聞紀念館
  • 時代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