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挖掘傳統文化引領城鄉統籌(縣域經濟觀點)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6日 05: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注重文化元素,以此提升農村文化發展,引領農村整體文化水平提高,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這是縮小城鄉差距的好辦法

  城鄉差距在哪?過去,我們只看到經濟差距,對文化上的差距不夠重視。但今天的城鄉統籌,不能像過去一樣,著眼點還是放在提升農村硬體條件。我們在實踐中看到,注重文化元素,以此提升農村文化的發展,引領農村整體文化水平提高,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這是縮小城鄉差距的好辦法。

  東陽文化底蘊深厚,是傳統的百工之鄉,木雕尤其在全國首屈一指。但前些年,繼承了傳統手藝的木雕師傅多選擇外出,本地的木雕産業卻一直得不到發展。這兩年,我們提出形成木雕文化産業,政府搭建打造銷售平臺“中國木雕城”,産業基地全在農村。有了合適的水分和土壤,文化根底立即發芽生長,速度快得令人吃驚。幾年內,冒出了大小上千家木雕企業,迅速形成産業;2008年,一個木雕師傅的價格是80元一工,今年250元一工都找不到人,農民迅速致富,學木雕手藝的越來越多。産業化的過程,也提高了農民文化素養,了解市場信息,增厚文化底子,他們和城市人越來越接近。現在,我們對木雕專業有培訓補助,對聾啞學校有專項補助,農民或者殘疾人,學了這門手藝,以後能夠體面生活,這是一件多好的事!

  這讓我深有感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傳承,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文化的根,基本都在農村,跟農民貼近。為什麼木雕業一發動就興起?因為這種文化一直在民間植根,身邊的文化不會蒼白。之前,我們經常聽到要“挖掘保護傳統文化”,事實上,一種文化僅僅被“保護”起來,它的生命力不會強,容易走向消亡。怎麼讓文化生命力越來越強?必須挖掘新的內涵,讓傳統與時代相結合。從東陽農村走出去的傳統木雕,受到全世界很多國家的追捧,名匠大師的作品,一件難求。這樣看來,城鄉統籌,不僅是“以城帶鄉”,農村傳統文化的光彩,照樣可以豐富並影響城市的文化生活。當前社會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大,把這樣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挖掘出來,加以提升,得到的是經濟、文化雙方面的豐收。以此引領城鄉統籌,是否也是一條新的思路?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城鄉統籌
  • 挖掘保護
  • 城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