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真心紮根基層 深情投身事業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2日 05: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場場深入淺出的生動報告,一次次面對面的坦誠交流,把黨的重要理論播撒進幹部群眾的腦海和心中——這就是正活躍在各地的基層理論宣講活動。在校園操場、在田間地頭、在城市禮堂,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臺上,宣講人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娓娓道來,將艱深的理論化為我們身邊的現象詮釋得通俗易懂;台下,感動不斷、掌聲不斷,樸實感人的典型事跡充盈在百姓心中,感動久久不能散去……

  這些理論宣講的“高手”,不僅僅是在做理論宣講工作,更是將自己的一腔熱情和不懈努力投注到黨的理論普及事業中,在心靈的交匯中密切著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和心靈碰撞才有效果”

  董希如土生土長在湖南平江縣,個小、黝黑、精瘦,外表看上去像是一個普通農民,但在平江,人們都尊稱他為“董老師”。1986年,原本任教廈門大學的他作為人才引入平江,開始了25年的理論宣講之路。

  回憶起在家鄉的第一堂課,董希如至今還有些難為情。面對全縣所有副科以上幹部,雖然他準備充分,結果由於空有理論,不少幹部反映“似懂非懂”。滿頭大汗走下臺,他恍然大悟:“理論宣講僅有熱情和知識是不夠的,只有和實際生活接軌,和心靈相碰撞,才有效果。”

  如今講課,董希如輕輕鬆鬆就能把看似艱深的理論講得讓農民朋友們一聽就懂。“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得克薩斯引發一場龍卷風。這説明小事可引出大事,要防微杜漸。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美國發生金融危機,遠隔萬里的中國肯定會受影響,我們在大山裏也會受衝擊,現在許多在城裏打工的農民兄弟沒事做回鄉了,這就是美國‘蝴蝶’的威力啊!”

  如何應對危機?他馬上又講到了“口紅效應”:“經濟不景氣時,廉價的生活用品如口紅銷售量會大幅增加。我們就要找出那些‘口紅’來發展生産。茶油、南竹、禽畜,就是平江的‘口紅’!”

  嚴肅、抽象的理論課由他講起來成了快樂的精神會餐。安定鎮江東村下江組農民張楠把老董所講的“科學發展觀”記得牢牢的:“他把‘科學發展觀’比作‘牛鼻子’。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比作四條腿。牽住了‘牛鼻子’,‘牛’就往前走。”

  在基層宣講理論23年,老董已經成了平江老區百萬人民心中的明星,但他依然很謙虛:“我只希望自己是山裏的一支火把,儘量把自己的光發出來。”平江縣的幹部用三個“不容易”評價他:“從大學老師到老區宣講員,下到基層不容易;幾十年如一日從事理論宣講,創新教學不容易;長期在一個崗位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奉獻終身不容易!”

  “宣講工作永不退休”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年是中共建黨多少年嗎?”“90週年。”孩子們齊聲回答。“很好,借著紀念建黨90週年的機會,今天給你們講講黨的故事……”在重慶巴南區界石鎮的學校裏,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白襯衣、滿頭花發卻精神矍鑠的老人,站在講臺上認真地給孩子們回憶黨史。

  他叫陳恩祿,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界石青松”和“基層宣講家”,從1992年開始從事黨的宣講事業,他還組織部分離退休教師成立了“界石鎮夕陽紅宣講團”。

  儘管已經83歲,但陳恩祿20年來自付費用2萬多元,行程上萬公里;講師團到市內各地宣講近2000個專題,3633場,聽眾達63.8萬人次;在他的帶動下,宣講團成員沒有一名中途退出,成了界石鎮一支家喻戶曉的明星宣講隊。

  “他是個把奉獻挂在嘴邊的人,從不計較回報。”講師團成員、75歲的潘桂琴告訴記者,最初陳恩祿找到她,希望她能加入義務宣講團時,自己也曾猶豫過,覺得“太麻煩”。但後來,見年齡比自己大8歲的陳恩祿,每天都堅持備課寫材料,風雨無阻出門宣講,潘桂琴也逐漸被感染,全身心投入到了這一工作中。

  陳恩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為黨的宣講事業奉獻終身”的諾言。2010年4月8日,他老伴去世,僅過了兩天,他就強忍悲痛趕到約定好的界石小學做宣講;連續11年,他每次到巴南區石崗天井坪小學講課都要步行4個多小時,遇到洪水時,甚至要從竹子上爬過河……

  今年7月,陳恩祿因其敬業奉獻的感人事跡,被評為第三屆重慶市道德模範。但他絲毫沒有停下腳步,仍在帶領宣講團開展巡迴黨課和形勢宣講。“宣講工作就是我的生命,人是永遠不會退休的,我要繼續發揮餘熱!”陳恩祿説。

  “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聽眾”

  除了像董希如、陳恩祿這樣數十年如一日投身於理論宣講事業的人,更多的人是在工作之餘參加宣講活動,這其中有大學生村官、有一線生産工人、有法院的法官……他們同樣對宣講工作有著滿腔熱情,都是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説故事、講理論。

  自今年2月以來,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市委講師團舉辦了“北京市紀念建黨90週年百姓宣講活動”,活動以“黨在百姓心中”為主題,自下而上層層開展,共徵集宣講線索10000多條,層層宣講了2500多個愛黨故事,最終遴選出200多個故事,組建22支區縣、工委宣講團,直接參加宣講的群眾達1萬多人。

  在報告會場,北京建工集團利比亞項目部黨委書記夏書仁深情講述了今年3月5日他和2800多名兄弟姐妹從戰火紛飛的利比亞回到祖國的艱辛經歷;北京市委講師團機關幹部尉紅英講述了在不同歷史時期家鄉密雲兩位英雄母親為黨的事業犧牲奉獻的故事;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維吾爾族大學生努爾比耶講述了她在北京昌平內地新疆班幸福成長並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引起台下經久不息的掌聲。

  建外街道一位聽完報告的居民説:“真想再聽一場,每一個人講的故事都非常真實,都是身邊的真人真事,沒有説教,這種樸實的講述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在浙江湖州市吳興區,則有一個頗受歡迎的大學生村(社區)幹部宣講團。每到週二、週四中午12時,在湖州市吳興區織裏鎮村莊社區、田間地頭,廣播裏總會準時傳出甜美響亮的聲音,將當前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類惠農政策資訊提供給廣大農民。廣播站的宣講員就是宣講團的成員。

  儘管每次宣講的時間不長,但宣講團的成員們卻極其用心。為切實了解老百姓需要什麼,宣講團的大學生“村官”們經常走村入戶,和村民們話家常,並將各自收集的信息進行分類歸總,制定出一個多形式的宣講計劃;許多實踐經驗也被大學生“村官”們搬到了宣講臺上,比如有的成員現身説法,面向山區農民宣講生態農業實用技術,吸引了不少農民。

  “宣講工作一定要帶著真情實感才能做好,一方面是從內容上貼近老百姓的實際,從形式上創新,另一方面我也覺得這是我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素質的好機會。”大學生村官張偉偉説。

責任編輯:郭思宇

熱詞:

  • 惠農政策
  • 故事
  • 村官
  • 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