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1日 04: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幹部群眾普遍認為,“七一”重要講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系統闡述,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的偉大創造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13億中國人民大踏步趕上了時代潮流,穩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中華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如此舉世矚目的成就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極其重要的因素,是一個根本性的保障。幹部群眾普遍認為,“七一”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中國成功的制度因素,也為世人科學認識當今中國的快速發展、全面進步提供了一個正確的坐標。“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不可能會有中國的成功發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系聯絡起來進行深刻闡述,是‘七一’重要講話的一大亮點,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七一”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構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許多幹部群眾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實踐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在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與運用之上,建立在對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準確判斷之上,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火熱的實踐之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産黨及時總結探索積累的實踐經驗,把成熟經驗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在制度建設上不斷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

  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制度、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歸根結底取決於這個國家最廣大人民的意志,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具體國情和歷史文化條件。許多專家學者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産黨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我國國情出發,經過長期獨立探索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內生於中國國情基礎上的制度,而不是照搬外國的制度。“堅持從自己的國情出發,是這個制度在中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舶來的”制度會“水土不服”,只有紮根本土、汲取各種養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自主探索並不意味著閉關自守,自力更生並不排斥吸收借鑒。幹部群眾普遍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符合國情,又反映時代潮流,體現了在時代大勢下既堅持走自己的路,又主動與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激蕩交融的雙重選擇,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提供著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中華大地生根開花,在世界發展潮流中昂首挺立,具有強大生命力,有著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社會主義特點優勢的集中體現

  “七一”重要講話用“五個有利於”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點和巨大優勢:“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幹部群眾普遍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制度的穩定性與活力性、公平性與效率性、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為當代中國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發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在本質上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權利,能夠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把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和初級階段的現實要求有機統一起來,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激發了社會活力、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法制基礎。

  制度優勢鋪就“中國道路”,制度成果撐起“中國傳奇”。一些幹部群眾談到,“近年來世人熱議‘中國奇跡’,充分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和廣泛影響。在處理繼承與發展、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繫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好。”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催生了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合力,使我們能夠昂然戰勝自然風險的挑戰、經濟危機的衝擊、政治風波的考驗,在中華大地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比較出真知,比較見優劣。一些學者也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從深層次暴露出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缺陷。西方一些國家目前的困境和僵局,正是其制度喪失生機和活力的反映。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也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一個堅實的制度基石和基本的制度框架。幹部群眾普遍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事關國家根本,事關社會發展方向,在這些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決不能動搖。如果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深淵。

  自信才能自立。制度自信來自於制度本身的科學性和在實踐中檢驗的有效性。各地幹部群眾表示,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制度樹立起高度自信,破除對他國制度的迷信。盲目照搬別國制度模式,是制度不自信的表現,只會導致“邯鄲學步”、“南橘北枳”。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不動搖,決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離開中國的實際和我們已經取得偉大成功的正確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而幻想另外去尋求和依傍什麼別的主義、別的模式、別的制度,沒有出息、沒有前途、沒有意義。

  許多學者指出,制度確立並不等於制度定型,制度建設絕非一勞永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依然處在不斷發展完善中。制度的“更加成熟”只是相對的,“更加定型”也絕不意味著改革的終結。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要避免滿足現狀,固步自封,把目前實施的各項具體制度凝固化。

  幹部群眾普遍認為,當前我國正經歷著空前廣泛的社會變革。由這種變革引發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帶來了許多新機遇和新挑戰。在堅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的前提下,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改革完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要大力推進社會體制改革,通過完善和創新各項具體制度,來確保廣大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要構建完善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推進文化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改革,更好地以改革增活力、促發展。幹部群眾普遍表示,要始終高揚人民民主的光輝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進一步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人民群眾是歷史和制度的創造主體,是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力量之源。許多黨員幹部表示,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實踐之中,從中獲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鞏固發展的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只有以人民為主體,拜群眾為老師,才能真正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源頭活水,使其煥發出無盡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