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天宮一號燃料有劇毒 加注員提前服維生素預防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9日 16: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空間站未來發展趨向 新華社發

  據《新聞晚報》報道,天宮一號將在明晚發射升空,今天運載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火箭將進行發射之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燃料加注,這標誌天宮一號的發射進入不可逆的狀態。

  一般公眾對火箭加注燃料的過程可能並不了解,它遠不像為汽車加油那麼簡單。記者採訪後得知,450噸的燃料加注需要8到10小時。而加注過程十分危險,火箭燃料劇毒,人體一旦碰到就會潰爛。

  這次能多加十幾噸燃料

  照慣例,火箭常規燃料加注在發射前36小時內完成即可,據悉,天宮一號發射任務中火箭常規燃料的加注時間點選擇較晚,預計在今天下午至晚間開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牛紅光介紹,長征二號F火箭為了天宮一號發射任務進行的改進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助推器做了一些改進,雖然外表上看沒什麼變化,但能多加十七八噸的燃料。

  負責本次發射任務的零號指揮員王軍詳細描述了燃料加注的細節,“整個加注過程預計持續8到10個小時,搭載天宮一號的火箭燃料加注方法上也做了一些革新,加注時兩管路同時加注燃料,儲箱兩兩同時加,一級推進器和二級推進器同時加,每種燃料流動的時間,需要1.5小時到2小時。 ”

  火箭燃料有劇毒

  火箭燃料分為燃燒劑和氧化劑,是用煤油、酒精、偏二甲肼、液態氫等作為燃燒劑,而用硝酸、液態氮等提供的氧化劑幫助燃燒,航空煤油和我們一般使用的煤油並不一樣,它的燃點在300攝氏度左右,別説用打火石,就算用明火也點不燃。

  天宮一號搭載的長征二號火箭使用的是第二代火箭燃料,燃燒劑是偏二甲肼,氧化劑是4氧化2氮,它的特點是技術成熟、價格低廉但有劇毒。 4氧化2氮是一種強酸液體,人體哪個部位沾上它就會立即潰爛,當它遇到空氣就會變成紅棕色氣體,對人體呼吸器官和肺部等內臟器官都有很強的危害性,偏二甲肼對人體的危害與之類似。

  據悉,我國正在研製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將使用第3代火箭燃料,氧化劑是液態氧,這種燃料是無毒的,能夠很好的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長征5號火箭推力比目前使用的長征二號大很多,能夠將超過20噸的飛行器載入太空,它將是我國未來建造真正的空間站的關鍵突破點。

  加注員提前服用維生素B6

  天宮一號的火箭燃料有劇毒和強腐蝕性,這也就讓燃料加注員成為整個發射基地最危險的工作崗位,被成為“和魔鬼打交道的人”。

  劉華兵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從事燃料加注工作長達17年,他介紹道,“每次火箭燃料加注的時間都長達近10個小時,過程中,嗓子幹、經常咳嗽,還有作嘔的感覺,每次加注前都要服用維生素B6進行預防。 ”

  劉華兵對16年前自己第一次為火箭加注燃料的過程記憶猶新,“1995年3月第一次接觸燃料時不敢接近燃料存儲罐。在更換燃料罐閥門密封圈時,剛擰開閥門便有一股紅棕色氣體冒出,嚇得我丟下工具轉身就跑。”

  “天宮之吻”有望電視直播

  天宮一號明天發射之後,將在距離地球近300公里的軌道上,等待神舟八號飛船11月升空,完成中國航天史上最有里程碑意義的 “天宮之吻”。記者採訪後了解到,天宮一號和神八都安裝了艙外攝像頭,“天宮之吻”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有望電視直播。

  天宮一號的一個攝像機在實驗艙外,而“神八”飛船的軌道艙也安裝了攝像機,推進艙也安裝了艙外攝像機,它們構成了“天宮之吻”實驗時的外觀測眼。攝像機根據交會對接的設計路線固定放置,定焦拍攝數字圖像。

  據悉,天宮和神八的攝像頭精度都有所提升,達到DVD的像素,這將很有利電視直播,因為對於太空的拍攝環境來説,對攝像頭有嚴格的要求,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能夠拍攝,在亮的情況也不會曝光,在零下40度零上60度也要能正常工作。

  人物介紹

  天宮一號發射零號指揮員王軍

  “10、9、8……點火”,發佈火箭發射最後十秒鐘的倒計時口令的,就是零號指揮員,是火箭發射過程中最重要的崗位,而負責天宮一號發射的零號指揮員叫王軍。

  王軍陜西鳳翔人,1969年5月出生,1991年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航天動力學專業。他是中國載人航天任務的第三位零號指揮員,之前擔任過七次衛星發射任務的零號指揮員,2009年榮立一等功。現任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副站長。

  零號是測髮指揮的調度代號,之所以叫“零號”,是因為倒計時最後計到零,同時也是為了區分調度級別和層次。零號指揮員在前30分鐘是發射場最高指揮,下面八大系統的號位是以零開頭的兩位數,再往下的三級操作號位是三位數。發射指揮大廳有幾百個操作崗位,一個崗位一個號。

  零號指揮員又叫測試發射指揮員,它是測試發射調度指揮的一個關鍵崗位。 “零號”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任務進場前,主要負責發射場地面設施設備的準備;任務進場後,負責各大系統測試工作的組織、計劃和協調,約束各系統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測試;進入臨射檢查和發射程序以後,組織各系統進入發射程序,一直到發射,點火起飛,然後利用圖像、數據、調度等手段,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把握,隨時處理各系統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新聞延伸

  天宮一號發射前夕祭奠中國航天先輩

  據新華社電

  秋日的陽光無遮無攔地灑落地面,兩行鑽天的白楊夾著一條筆直的柏油路。路的盡頭,坐落著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寧靜肅穆。

  陵園裏盛開著無名小花,蒼翠的松柏林立四週。潔白的墓臺、黑褐色的墓碑,在青藍色天空的映襯下尤為醒目。每一座墓碑上都有一顆五角星,經過多年的風吹日曬,有的已經褪色,但墓碑主人的精神與生命不會褪色。

  3萬平方米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長眠著自1958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建以來為中國航天事業獻身的13位將軍、685名官兵和科技人員。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組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航天發射基地和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開國元帥聶榮臻的部分骨灰也安葬在這裡。聶帥墓周圍栽滿了沙漠特有的胡楊。他生前帶領第一代航天人,發揚紅軍長征的紅色精神,從血與火的戰場來到大漠深處,親自指揮創建了這座航天城。

  從元帥到士兵,並肩長眠在這裡。工作人員説,航天城建設初期,條件十分艱苦,安全保障差,犧牲的人很多,有的人入伍幾個月就犧牲了,一些人犧牲時只有二三十歲。

  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距離最近的城市酒泉市有240公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王兆宇説:“我國航天事業當年之所以選擇在這裡起步,一方面是保密需要,更重要的是這裡地勢開闊、人煙稀少、乾燥少雨,年均滿足執行任務氣象條件的天數超過200天,具有得天獨厚的試驗條件,但這客觀上也註定了工作生活環境的艱苦。 ”

  陵園入口的碑文上寫著:1958年,經黨中央、毛主席批准,基地第一代創業者,從祖國各地聚集戈壁大漠,建設中國第一個綜合導彈試驗靶場。從此,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 “東風烈士陵園,是新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奮鬥歷程的縮影。 ”碑文説。

  中國計劃本週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它既是交會對接目標飛行器,也是一個小型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將於在軌的2年中,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試驗,為中國在2020年左右建立空間站奠定關鍵的技術基礎。

  工作人員説,天宮一號上周運抵發射場後,各參試系統紛紛組織瞻仰烈士陵園,激勵參試人員傳承“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出烈士陵園一路前行,就是東方紅衛星發射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從這裡發射升空,開啟了中國進入宇宙的旅程。

  當時的東方紅衛星重173千克,而本週即將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重8.5噸。

  巍然矗立的發射塔架如今銹跡斑斑、光鮮不再。但歷史不會忘記,1996年“退出現役”前,東方紅衛星發射場曾發射過33顆衛星。

  “這裡的塔架奠定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基礎。 ”在酒泉工作了44年的型號副總工程師張新貴説,它連接天地,告慰著地下長眠的航天先輩。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長征5號
  • 導彈試驗靶場
  • 1970年
  • 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