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天宮一號最後一次全區合練全程順利完成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9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宮一號萬事俱備,只待今晚飛天。南方日報記者 丁玎 攝

  入軌運行 太陽能電池帆板展開 器箭分離 二級火箭 關機熄火 整流罩分離 一級火箭關機熄火 助推器分離 發射 天宮一號發射流程圖。CFP供圖

天宮一號發射前夕,載人航天發射場各路記者雲集。

  萬眾矚目的天宮一號今晚飛天!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瞄準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前沿發射。”昨日下午3時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科技計劃局局長、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宣佈了這一消息。

  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新聞發佈會上還透露了天宮一號開始征程至服役結束的整個運作流程。

  準備 發射中心進入臨射狀態

  記者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獲悉,昨天上午8時16分,參加“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空間應用、運載火箭、發射塔、測控通信、控制實驗室等各大系統完全按照發射實戰要求指揮協同,相關測控站、遠望3號測量船一同參加了發射前的最後一次全區合練,各項程序按計劃完成,這標誌著參事各系統準備就緒、技術狀態凍結、待命執行發射。13時,工作人員對搭載“天宮一號”的長征2F運載火箭進行了推進劑加注,整個加注過程用了6個小時左右。火箭推進劑加注是發射直接準備的最後一項工作。

  加注之後,整個發射中心已經進入臨射狀態。

  升空 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昨天發佈了《天宮一號任務飛行方案》,以使社會公眾更加準確、全面了解天宮一號任務的整體情況。發佈的方案包括文字和動畫視頻兩個部分,主要內容為天宮一號任務的任務目標、任務規劃、技術狀態及飛行程序,較為詳細完整地介紹了這次任務的基本信息。其中透露,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為全新研製,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8506千克。實驗艙由密封艙和非密封後錐段組成,密封艙有效活動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非密封後錐段安裝遙感試驗設備。

  天宮一號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T1火箭發射。該型號火箭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的基礎上,研製了新型整流罩,並對助推器、控制系統和故障檢測系統等進行了改進,提高了運載能力和入軌精度。火箭全長52米,起飛質量493000千克,運載能力8600千克。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瞄準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前沿發射。”武平説,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後將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350公里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之後完成其歷史使命。

  飛行 三招防止空間碎片侵犯

  隨著各國航天活動不斷增加,太空垃圾也越來越多,天宮一號如何保證在太空中安全飛行和生存?

  武平坦言,目前可觀察到的、尺寸約10厘米以上的空間碎片就有一萬六千余枚,觀測不到的更是難以計數。中國一直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參加有關國際組織關於空間碎片問題的討論,並願意與國際社會一道,為妥善解決空間碎片問題作出努力。

  談及空間碎片對天宮一號的影響,武平表示,目前科研人員已採取了3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強了空間碎片的監測和預警;二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本身也採取了防護和規避措施;三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壽命末期,將主動離軌,隕落在指定海域。

  這意味著,天宮一號不僅能夠避免空間碎片的干擾,還能防止自己成為新的空間碎片,這為天宮一號順利完成交會對接提供前提保障。

  返回 主動離軌隕落南太平洋

  “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是航天領域公認的技術難關,在國際上已經進行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包括近期國際空間站的一些對接任務,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武平説,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同樣面臨著高風險的挑戰,為此航天人員作了艱苦的努力,針對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分別對天宮一號和“神八”分別制訂了200多種故障預案,同時加強了故障處置演練。

  據《飛行方案》透露,天宮一號在軌飛行期間,將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形成剛性連接的組合體。組合體飛行任務結束後,天宮一號與飛船分離。待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升軌到高度約370公里的近圓軌道,轉入長期在軌運行管理模式,開展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並等待下次交會對接。

  據了解,天宮一號設計在軌壽命2年,壽命末期,天宮一號將主動離軌,隕落南太平洋。

  “我們對即將發射的天宮一號充滿信心,也充滿期待”,武平説。

  解密天宮一號

  與“神八”進行

  兩次交會對接

  武平還具體介紹了“神八”與天宮一號的對接過程。她透露,“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343公里的近圓軌道等待交會對接。“神八”11月1日發射,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後,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後,飛船于一天內返回地面,“天宮一號”將升軌至自飛行軌道,轉入長期運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發射只是其與“神舟八號”進行交會對接任務的第一步。武平表示,按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後,後續任務的規劃是:2012年底前,完成無人和載人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突破和掌握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2016年前,研製併發射空間實驗室,突破和掌握空間站關鍵技術,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2020年前後,研製併發射自己的空間站,該空間站將由1個核心艙和2個實驗艙組成,在軌組裝成本體質量60噸級載人空間站,通過空間站的建設,突破和掌握載人空間站建造和運營技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並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

  比美俄飛船

  更先進更經濟

  “與美國、俄羅斯早期的交會對接試驗採用飛船和飛船對接的策略不同,我們是專門研製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更具有優勢。”武平表示。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可以支持多次交會對接,這樣就減少了發射次數。另外,“我們的目標飛行器是按照後續空間實驗室的要求設計的,它在完成交會對接任務的同時,也可以驗證後續的一些關鍵技術”,武平透露,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同時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此次發射任務還採用了許多新技術。武平透露,“首次採用了火箭的迭代制導技術,以及空間飛行器的組合控制與管理技術”。

  關注神舟飛船

  “神八”:中德將聯合實驗

  新聞發佈會上武平透露,在今年即將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上,中德將聯合開展空間生命科學實驗。

  “‘神舟七號’飛行中,2名中國航天員分別穿著‘飛天’艙外航天服和從俄羅斯引進的‘海鷹’艙外航天服實施了出艙活動,此次天宮一號也將搭載300面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會旗;在今年即將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上,中德將聯合開展空間生命科學實驗。”武平説。武平還透露,中國已經參加俄羅斯組織的火星500試驗,包括中國人王躍在內的6名志願者將於今年11月初完成為期520天的模擬火星飛行試驗,返回地面。

  “神九”:

  是否載人仍待定

  按照“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的任務安排,“神八”是無人飛船。在昨天的新聞發佈會上,武平表示,“神八”之後的“神九”載不載人還未定,但是按照計劃“神十”是要載人的。

  談及未來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武平表示,目前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完成了初步選拔,航天員正在按計劃開展任務訓練,訓練的重點是手控交會對接技術。她透露,我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天員也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太空飛行的英姿。

  展望載人登月

  已在論證

  未入政府計劃

  在築造天宮一號這個“天空之城”的同時,人們不禁地會想到中國人的另一個太空之夢,那就是嫦娥奔月,實現載人登月。

  武平説,那是載人航天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世界載人航天發展的熱點。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體,登陸月球,一方面可以開發利用月球資源,一方面也可為人類探索更遠目標積累經驗。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傳説,我們相信,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人遲早會實現登上月球的夢想,”武平説,“目前,我們正在組織有關專家開展載人登月的有關概念研究和前期的綜合論證工作,但目前還沒有列入政府的計劃,也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發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除署名外)

  專題統籌:張蜀梅 徐林

  “太空雙人舞”關鍵要處同一軌道面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專家唐歌實詳解技術要點

  昨天,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動力學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軌道專家唐歌實(如上圖,王小飛、呂大偉攝)詳解了天宮一號任務的特點,以及航天飛行控制的原理問題。

  軌道控制密度高精度高

  南方日報:與以往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相比,這次的天宮一號任務有些什麼新特點?

  唐歌實: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任務,與以往的載人航天和探月任務都大有不同。

  在這次任務中,我們的測控系統將控制全新的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將第一次實施高密度、高精度的、頻繁的軌道控制,將第一次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兩目標協同飛控,是我國的兩個飛行器的首次“太空雙人舞”,對北京中心的飛控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作為此次飛行控制任務的“神經中樞”,中心研發了滿足多目標協同測控的全新軟體系統平臺,制定了完備的飛控實施方案、預案,進行了多項聯試驗證,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

  這次天宮一號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兩個飛行器都在太空高速運行。如何控制“天宮”一個月後和“神八”處於同一軌道面,將關係到交會對接能否成功。在這次任務中,空間環境複雜多變,太陽活動頻繁,對軌道確定和精度會産生極大影響。我們要控制它們互相接近,最後,一點兒不差地接在一起。要是精度不夠,位置稍微偏一點兒,或者速度稍微快了、慢了一點兒,後果就嚴重了。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就是這個道理。

  航飛控制原理如遙控車

  南方日報:如果不用複雜的術語,公眾應該怎樣理解航天飛行控制?

  唐歌實:大家都知道,火箭與孩子們過節玩的竄天猴的原理是一致的。一根細棍子,在一頭裝上火藥,點燃引信後,它就“噌”的一聲,靠著反推作用力飛出去了。

  航天飛行控制,跟小孩子玩的遙控玩具的原理也是一致的。你看這遙控小汽車,你距離它十來米,把手裏的遙控桿往前推,車就往前跑;往後拉,車就向後退。

  這裡面的道理是什麼呢?廠家事先往汽車和遙控器裏面裝入了程序。比如,往前推遙控桿,激活的是一號程序。汽車收到信號,知道要執行一號程序所要求的動作了,與這個程序有關的一系列電路就激活了,一系列機械動作也就隨之執行,汽車就向前跑了。

  當然,遙控玩具與航天飛行控制,也存在著重大區別,其關鍵在於,一方面航天器的複雜程度遠遠高於一部遙控玩具;另一方面,航天器在太空運行的規律與地面運動完全不同。從精度來説,航天飛行講究的是精確、精準。

  南方日報記者 王小飛

  特約通訊員 謝波

  本版圖片據新華社(除署名外)

責任編輯:朱心蕊

熱詞:

  • 天宮
  • 交會對接
  • 太空飛行
  • 故障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