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洛陽記者非正常死亡:家屬證實與地溝油報道無關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8日 10: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個記者的非正常死亡

李翔生前照片。(記者翻拍)

昨天,李翔追悼會的現場。

  洛陽記者李翔被刺十余刀身亡

  警方調查稱係“搶劫殺人”

  家屬證實與地溝油報道無關

  30歲的河南洛陽電視臺記者李翔終究沒能兌現自己的諾言:給未婚妻莉莉(化名)一個完美的婚禮。原本兩個月後就要成為新郎的他生前不會想到,追著新聞跑的自己,有一天竟然會成為新聞的主角——9月18日淩晨,李翔被歹徒刺扎十余刀身亡。

  在生如夏花的年齡,以這樣一種方式凋零,李翔的家人至今仍悲慟難忍。更如傷口撒鹽的是,對李翔死因的猜測甚囂塵上。

  前天,李翔父母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首度回應稱,李翔生前並無與人結仇,也從未報道地溝油事件,説他因為報道地溝油窩點惹禍端是“站不住腳的”。一家人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公眾能“忘記”李翔。

  一起無甚特別的殺人案,為何會演變成引發公眾強烈關注的社會事件?這個問題引人深思。  

  “翔子再也回不來了,就算把罪犯殺了又有什麼用?我們家就這麼一棵獨苗,他走了,把我的心也掏空了。”李翔的父親李峰情緒極度低落。

  9月26日上午,當記者來到李翔父母位於洛陽電視臺家屬大院3單元的家中時,李翔的母親張茵(化名)正癱坐在沙發上,雙眼哭得浮腫。

  這是套面積約為60平方米的兩居室,父母住一間,李翔住一間。可如今,李翔的那間空蕩蕩的。

  父親:

  兒子是“拼命三郎”

  回憶起兒子生前的點點滴滴,李峰如數家珍。在他的眼中,李翔是一名陽光、懂事的孩子。“他和同事們的關係非常好,對長輩也非常有禮貌。”

  他説,李翔雖然是獨生子女,卻沒有“小皇帝”的做派,工作起來就是“拼命三郎”。李翔參加工作的前三四年,跑的是“農口”,後來改跑公安系統。公安系統的採訪非常辛苦,經常深夜出動,比如深夜清查出租屋、抓捕犯罪分子等,都在晚上12時以後行動。在李峰的記憶裏,兒子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在接電話時説“我換件衣服就來”。

  兒子這種沒有規律的生活,母親張茵看在眼裏,痛在心上。今年56歲的她去年從洛陽市郵政局退休,原本想著退休後有時間多和兒子聚聚,然而,兒子風裏來雨裏去,跟兒子坐下來聊天通常是一種奢侈。

  “翔子經常早上五六時就起床,早飯不吃就出去幹活了,晚上天黑以後我們才見到他回來,晚飯都沒時間跟我們一起吃。”她説。跟多數記者一樣,一日三餐很不規律,李翔的胃也時常不舒服。

  李峰回憶説,兒子把記者工作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有時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熬通宵是家常便飯。“他幹起活來什麼都不顧,地道的拼命三郎。”就在遇害前10天,李翔新買了一雙皮鞋,但隨後,洛陽市公安系統到汝陽對口扶貧,李峰下農村報道,一天下來,皮鞋上全是泥,還裂開了口子。

  “我當時還批評他,説下農村怎麼不換雙鞋子,他説‘哪來得及,採訪又不是去赴宴’。”就在遇害前3天的9月15日,為了寫一篇人物專訪,李翔還親自體驗交警生活。“早上天沒亮就起來,跟著交警一大隊一個交警,體驗、跟蹤採訪,天黑了才回來。”

  同事:

  厚道,有正義感

  李峰今年59歲,是洛陽電視臺的老電視人,1975年從部隊轉業到洛陽電視臺後,他在洛陽電視臺工作至今,兒子李翔算是“子承父業”。但他強調,兒子到電視臺工作並未“走後門”。

  李翔遇害的消息讓洛陽電視臺上下感到震驚。“翔子平時做的報道都是民生新聞,難免得罪人。”有同事這樣認為。

  昨天,李翔的追悼會在洛陽市殯儀館舉行,李翔生前好友、同事等趕去為他送行。同事小花對本報記者説,李翔是一個老實厚道的人,為人很有正義感,從未因為父親在臺裏工作而飛揚跋扈。“我們經常扛著攝像機,到了採訪對象那裏就自報家門。由於經常揭別人的傷疤,因此沒少吃苦頭。”

  一位洛陽當地的報社記者如是回憶李翔:“我跑熱線新聞,他在電視臺也是跑熱線的。我們差不多每天都見面,經常是他一大早就開車來報社,接上我一起出去採訪,採訪完了先送我回報社趕稿子,然後他再趕回電視臺忙自己的活,我們經常一起下縣、進村,他負責開車,還得負責採訪。中午餓肚子是常有的事,看到路邊有小面館就停下車吃,在掏錢這件事上,從沒見他吝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