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吳敬璉:不改革國有經濟無法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6日 01: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些國有企業不但繼續保持行政壟斷的地位,而且得到國有銀行的大量貸款支持,迅速擴張。

  ●國有企業的逆勢擴張和地位加強,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究竟是禍還是福,並不能由它們獲得的短期盈利多少來評判,而要從它對於市場制度完善和經濟長遠發展的影響來判斷。

  ●國有企業的效率是否高於民營企業,已經有中外研究機構所作的實證分析,對它作出了有翔實數據支持的否定性結論。

  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國經濟改革採取了國有經濟基本不動,在"體制外"尋求發展的戰略,即"增量改革戰略"。

  實施增量改革戰略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使民營經濟(非國有經濟)得以從下而上地成長起來,並且日益發展壯大。

  不過,採取增量改革戰略使民營經濟得以成長,只是中國改革和發展這出"大戲"的"序幕"。不對國有經濟進行徹底的改革,就不可能建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市場經濟體系。

  國有經濟必須改革

  對國有經濟進行徹底改革的必要性主要緣於以下兩方面:

  第一,不改革國有經濟,中國經濟的整體效率難以得到提升。改革開放的最初十幾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和效率提高基本來源於非國有部門("民營部門"),而佔有經濟資源主要部分的國有部門不但增長緩慢,而且效率有下降的趨勢。虧損企業的數量逐年增加。以致到1990年代中期整個國有企業部門陷入了盈不抵虧的困境。這種情況必然要拖累整個國家的財政金融體系。其中,銀行系統的呆壞賬大量積累,面臨極大的系統性風險。

  第二,雙重體制並存造成了很大的尋租空間,使腐敗蔓延的趨勢難以扼制。實行增量改革戰略,在大體維持國有經濟現有體制的條件下,容許私有經濟發展和引入部分市場機制,使中國經濟出現了命令經濟和市場經濟雙軌並存的狀態。由於命令經濟是一種由行政命令支配的經濟,而市場經濟則是由各市場利益主體利益支配的經濟,雙重體制和雙重運行規則並存就必然造成"權力攪買賣"的巨大尋租活動空間。例如,在改革開放之初,國有企業獲得了銷售産品的自主權。"雙軌制"在促進國有企業作出帕累托改進和為民營企業提供經營條件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另一個方面,雙重體制和雙重規則的交織,又使某些有權力背景的人獲得巨大的"尋租"機會。這些被稱為"官倒"的人們靠倒賣調撥指標在短時間內成為巨富。一時間,"官倒"成為腐敗的代稱和全民議論的焦點。

  正是針對上述兩方面的情況,中共中央在1984年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要從以農村承包制為主的改革轉向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鄧小平説,"城市改革不僅包括工業、商業,還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都在內"。這一改革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價格體系,另一個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用鄧小平的話説,就是要摸國有經濟的"老虎屁股"。

  從"國有企業改革"到"國有經濟的佈局調整"

  在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方針的指導下,中國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將一大批國有企業(主要是集團公司下屬的二級企業)改組為多元持股的公司制企業。這些企業的效益有了提高,也扭轉了國有經濟全部門虧損的狀況。

  但是人們也很快發現,要把覆蓋整個國民經濟的幾十萬個國有企業全都改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它們全部改造好了,也無法在此基礎上建立市場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正是在這種認知的基礎上,1998年的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國有經濟改革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即有進有退地實現國有經濟佈局的戰略性調整。

  在中共十五大後的幾年中,中國成功地實現了數百萬個國有小企業和基層政府所屬的鄉鎮企業改制以及上萬個大中型國有企業的"股份化"。

  這樣一來,中國經濟的所有制結構明顯優化,從國有經濟一家獨大的結構轉變為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民營經濟的營業額居於各种經濟成分的首位。在就業方面,民營企業成為吸納就業的主體。2006年民營企業就業人數達到全國城鎮就業人數的72%。在世紀之交,一個以混合所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的輪廓開始顯現在人們的面前。它為世人稱道的20-21世紀"中國故事"奠定了基礎。

  國有經濟改革必須奮力過關

  世紀之交,國有經濟上述兩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是,當這些改革推進到更深的層次,特別是涉及到國有大型壟斷企業集團時,改革的步伐就明顯地慢了下來。

  國有經濟改革放慢的首要表現,是在"放小"已經基本實現的情況下,國有經濟的佈局調整就幾乎停步不前了,後來還發生了一些領域"國進民退"的開倒車現象。例如,中共十五大明確指出,國有經濟需要控制的,只是"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十五屆四中全會更把這些"行業"和"領域"劃定在"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自然壟斷的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産品和服務的行業,以及支柱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中的重要骨幹企業"的範圍內。可是,2006年國資委的一份"指導意見"卻提出,國有經濟應對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保持"絕對控制力";對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九大行業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這樣,就使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大為收緊。在有些領域,甚至發生獲准進入的民營企業的許可被收回,不準繼續經營的情況。一些國有企業還對民營中小企業展開了收購兼併,使國有經濟在一些重要行業的壟斷地位進一步強化。

  其次,一些國有企業不但繼續保持行政壟斷的地位,而且得到國有銀行的大量貸款支持,迅速擴張。2009年國有銀行提供的10萬億元以上的海量貸款,絕大部分貸給了國有大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這使國有企業大大提高了擴張速度,甚至大舉進入房地産業這一公認的競爭性行業。它們挾鉅資搶購土地,使"地王"頻現,紀錄不斷刷新。憑藉在流動性短缺和"現金為王"的年代擁有鉅額流動性以及繼續保持壟斷權力的"優勢",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固定資産總額在2001到2009年的8年間增加了1.2倍(其中,央企資産總額增加了2倍)。國有企業的盈利更達到了天文數字。僅兩家最大的中央國企中移動和中石油的凈利潤就超過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利潤總和。

  但是,國有企業的逆勢擴張和地位加強,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究竟是禍還是福,並不能由它們獲得的短期盈利多少來評判,而要從它對於市場制度完善和經濟長遠發展的影響來判斷。至於國有企業的效率是否高於民營企業,則已經有中外研究機構所作的實證分析,對它作出了有翔實數據支持的否定性結論。

  面對著這種形勢,出路只有下定決心,循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路線,推進國有經濟的市場化改革,包括:

  按照1997年中共十五大對國有經濟佈局進行戰略性調整的決定,實現國有企業從競爭性行業退出。退出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要注意遵守公平的原則,防止少數人在退出過程中利用權力侵佔公共財産。從這個角度看,擬議多年的劃撥國有資産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是一種有利多方的退出方式。

  執行1999年中共中央十五屆四中全會除少數需要國家壟斷經營的企業外,都要實現股權多元化,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的決定,對絕大部分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的大企業集團實行"股份制改造",使它們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有效治理的現代公司。

  根據2007年中共十七大"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的要求,打破行政壟斷,維護競爭秩序,完善市場法治和實現公正執法,建設現代市場體系。

  切實推進國有經濟改革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它必然會遇到來自陳舊意識形態和"特殊既得利益"的阻力和障礙。然而不這樣完成這一任務就無法在中國建立起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的法治市場經濟制度和實現中國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一切關心中國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人士都應當為實現這一任務而竭盡全力。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行業
  • 國有銀行
  • 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