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留城之路正拓寬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5日 0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東省探索從外來務工人員中招考公務員、推行積分落戶等——
留城之路正拓寬

  不看戶口,放寬學歷,外來工當上公務員

  "從外來工中招公務員,給我們這些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多了一個發展機會。"來自江西贛州的小夥子張志雲説。

  和許多外來務工人員一樣,張志雲有過一段漫長的打工經歷。在大連做過信貸員,在保險公司當過查勘定損員。去年這個時候,廣東省首次面向外來務工人員招考公務員,他和其他100名打工者通過考試,成為一名基層公務員。

  "我曾經也是一個打工者,很理解外來工的辛苦。服務基層群眾,讓他們安心。這讓我很踏實。" 張志雲説。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外來工為廣東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因受戶籍等影響,職業發展機會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80後、90後的"新生代外來工",對職業發展、體面勞動、文化生活等訴求越來越強烈。

  2010年,廣東省首次面向外來務工人員招錄50名基層公務員,這次考試不看戶口,大專學歷就可報考,對專業也沒有具體要求,力圖讓有真才實學的外來務工人員和本地人一樣獲得平等競爭的機會。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去年考上公務員的外來務工人員許多有大學的學歷。為進一步拓寬招錄範圍,今年,廣東將學歷標準降到高中(中專、職高),範圍限定在各類企業生産一線從事體力或技術勞動的人員等,人數擴大到250名。

  不少外來工還是感覺,能考上公務員的希望極為渺茫。高中畢業後,在廣州一家企業打工多年的小廖希望通過考公務員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門檻降低,我拿到了報考的資格,但估計並沒有多少勝算。"小廖説,有3萬多名外來工參與競爭,"突圍"的難度可想而知。

  廣東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基層政權是個"綜合體",需要直接面對各種社會群體和工農群眾。因此基層公務員隊伍也必須是個"綜合體",只有來自群眾,才能更好地代表群眾、聯絡群眾、服務群眾。

  "雖然每年招錄的人數不多,但這項政策不但打破了幹部選拔的體制性障礙,更為外來務工者創造了一個成長機會。"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刁永祚説。

  邊工作,邊讀書,農民工重燃"大學夢"

  "農民工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免費上北大,以前做夢都不敢想。"來自韶光鋼鐵有限公司的一名産業工人説。

  通過網絡報名、入學考試、初審、終審面試等遴選過程,今年5月,他和另外100名農民工最終從2501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北大遠程教育學員,經過2至3年的學習,成績合格後可取得教育部高等教育學歷。

  不少農民工由於各種原因,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仍做著"大學夢"。去年,共青團廣東省委啟動了"圓夢計劃"——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或同等學力)畢業文憑的農民工均可報考,免費或半價就讀大學網絡遠程教育。

  一石激起千層浪。從粵西山區的生産線旁到粵東海島出海的遠洋漁輪上,從粵北忙碌的産業轉移工業園車間到珠三角熱鬧的員工宿舍裏,一大批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有志青年挑燈備戰,迎接這場萬眾矚目的"農民工的高考"。

  "如果有100個圓夢計劃,意味著1萬個農民工能走進大學校門,將有20萬農民工備考。這個計劃就像一盞照亮他們前行求知的明燈。"廣東團省委書記陳東説。

  為進一步拓寬農民工成才的道路,除了圓夢計劃,廣東還針對在粵農民工提供大量技能培訓,每年達到600萬人次,惠及大多數農民工。

  憑本事、看貢獻,積分入戶帶來歸宿感

  "過去總對自己説,多掙點錢就回老家吧,落戶後,我的漂泊感一掃而空。"來自山東淄博,在中山工作了11年的劉剛對這個城市産生了歸宿感。

  去年6月,廣東出臺政策,農民工可以通過積分制的方式擁有城市戶籍。這項政策突出學歷與技能並重,鼓勵農民工既學文化,又學技能;既設有社會貢獻等加分指標,又設有違法犯罪的減分指標。如農民工捐贈、獻血或參加義工等都能積分,為農民工落戶城鎮提供了新的可能。

  惠州的農民工范傑是一名技術工人,今年通過"積分入戶"政策成為"惠州人"。從入戶的興奮感中冷靜下來後,他發覺真正當一名城裏人還很難。他説,全家一個月收入4000元,房租每月500元,各項花銷算下來,一個月剩不了多少,如果把孩子從老家接來上學,就連這些錢也剩不下了。"在城裏安家,房價、物價和養老的壓力太大了。"他説。

  "新的積分入戶模式增強了農民工的歸屬感和積極性。"廣州市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長黃石鼎説。據了解,僅僅一年,"積分入戶"政策已讓10萬多外來工落戶城鎮,今年廣東省"積分入戶"指標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翻番,至少將擴大到20萬人。

  不少農民工表示,雖然"積分能入戶",但是並不能入學,和擁有當地戶口相比,他們更在意子女在入學、社保、醫療等享有和當地人一樣的待遇。

  "推行'積分入戶',為農民工創造在打工地獲得基本公共服務創造了條件,值得鼓勵。但長遠看,城市應持續改善他們的待遇,努力向外來人口普及更現實的公共福利,特別是解決好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以不斷提升農民工的滿意度。"刁永祚説。

  目前農民工留城還不容易,然而更多的通道正在打開。"這些年來政府部門正在通過體制創新,克服戶籍、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性障礙,為農民工創造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華南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諶新民説。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同等學力
  • 大學夢
  • 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