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天宮一號運載火箭已完成與燃料加注設備對接(圖)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4日 14: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3日,“天宮一號”已經被所在發射塔包裹,等待升空的那一天。

  23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加注中隊的技術員們進行了發射前最後一次集中學習,“溫習”燃料加注預案和相關技術。22日,火箭推進劑燃料加注設備已被送上發射塔架,燃料加注前的各項操作陸續進行。與此同時,發射場在22日上午進行了一次“點火”演練。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昨日上午在現場看到,依偎在發射塔旁邊的星箭組合體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發射塔下,幾輛通勤車穿梭於發射塔和發射場接送技術人員,發射場不時傳出清晰的口令聲。

  據知情人透露,24日,已上架的火箭推進劑燃料加注設備將與火箭進行對接,25日進行燃料加注設備與火箭氣密性檢查,如果一切正常,26日將進行燃料加注,加注過程至少需要6個小時。

  22日上午,發射場指揮大廳,零號指揮員和各操作崗位的技術人員全部身着工作服就位,進行了一次合成演練。

  “各號位注意,我是○號,30分鐘準備;東風、天宮、長征……”11時20分,指揮大廳傳出零號指揮員清晰的口令聲,各號位隨之回應報告。

  “30秒準備!”

  “10、9、8……3、2、1、點火!”

  11時51分整,零號指揮員開始倒計時,隨着“點火”口令的發出,此次點火演練結束。

  發射塔設航天員“逃離滑梯”

  南方日報訊 昨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天氣格外晴朗。南方日報特派記者在發射場看到,被發射塔緊緊“抱在懷中”的天宮一號星箭組合體已加上一層“外套”。發射塔上下,技術人員忙碌而有序地對天宮一號和“長征-2F”火箭進行各項技術檢測。

  發射場技術人員介紹,有重型吊車裝在發射塔頂,用來在發射前穩定星箭組合體的塔臂和擺桿。吊車自下至上分層而設,左右呼應。塔頂設有避雷針,塔內裝置大多具有防爆功能。塔臂和擺桿將在發射之前合攏,而置身發射塔中的每一對塔臂用來固定星箭組合體。

  據了解,發射塔內還裝有防爆電梯和航天員逃逸塔。航天員先乘坐防爆電梯到達第9層,在風淋室進行吹塵處理後再進入艙內,若出現異常情況可以通過逃逸塔內的滑梯迅速逃離到安全區域。

  星箭合體後

  器、箭、地“聯檢”確定發射狀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透露,天宮一號星箭組合體完成垂直轉運後,還要在發射陣地對目標飛行器、火箭各系統進行功能檢查,對器、箭、地做聯合檢查,最終確定發射狀態,然後對火箭加注推進劑,實施發射。

  按照目標任務,首次對接任務將先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之後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實施無人自動交會對接任務。

  天宮一號的任務有多項,包括為實施航天器空間交會飛行試驗;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提供交會對接目標;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製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實驗。

  據現場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透露,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長征-2F”運載火箭陸續進場後,按照飛行任務測試流程,相繼開展了總裝測試等技術區的準備工作。

  天宮一號原定於8月30日發射,後因“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利而被推遲。在此之前,8月16日,天宮一號已經加注了推進劑,並已進入推進劑檢漏階段,“長征-2F”火箭也已經進行了5次總檢查,完成了技術區各項測試。

  “天宮”停放時

  1500公斤乾燥劑加抽氣除濕

  推遲發射曾給基地工作人員帶來不少困難,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天氣。

  基地工作人員介紹,陰雨天氣將直接影響天宮一號加注扣罩廠房的除濕問題。“如果濕度太大,勢必會損壞部分元件,後果將不堪設想。”

  現在的加注扣罩廠房是發射場專門為天宮一號在2007年新建的,其溫度和濕度都有嚴格的要求,但8月份陰雨天氣多,廠房遠不能達到除濕目的。為此,基地當時打了一場“除濕保衛戰”,費盡艱難,準備了1500公斤乾燥劑以除濕。

  按照原計劃,飛船進入加注扣罩廠房最多能停放10天左右,而發射任務延期後,天宮一號要再這裡停放一個月左右,僅靠乾燥劑除濕遠遠不夠,“除濕保衛戰”再次打響。“在低溫環境下除濕不容易。最初那幾天下雨,除濕難度相當大,我們身上的壓力也很大。後來,我們集中抽送室內的空氣,並在末端集中升溫以消化空氣中的水蒸汽,然後再把這些空氣輸送回室內反復循環使用,室內濕度被控制在62%以下。”空調組組長張華介紹。

  -鏈結

  談天説地話“天宮”

  分別於2008年4月和今年7月上天的“天鏈一號”01、02星,將為即將實施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開展應用服務。作為中國第二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的“天鏈一號”02星,已與首顆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組網運行。

  中繼衛星被譽為“衛星的衛星”,是航天器太空運行的數據“中轉站”,可為衛星、飛船等航天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從而極大提高各類衛星使用效益和應急能力,能使資源衛星、環境衛星等數據實時下傳,為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贏得更多預警時間。

  據悉,“天鏈一號”01星已成功應用、服務於“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大幅提高了“神舟”飛船的測控覆蓋率。“天鏈一號”01、02星組網運行,將為我國“神舟”飛船以及未來空間實驗室、空間站建設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還將為我國中、低軌道資源衛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

  地面觀測雷達測量站負責測量、安控

  被稱為“航天之眼”的雷達測量站,在此次天宮一號的發射任務中擔任測量和安控任務,在幾個關鍵分離點觀測拍攝火箭以及飛船的入軌姿態、飛行速度和軌跡。從火箭點火10秒鐘開始,到450秒衛星與火箭分離前這一時間段的主題測量,都由雷達測量站完成。

  雷達測量站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40多公里處,被當地人俗稱“大樹裏”,這裡氣候一年四季乾旱,適合對衛星進行雷達測試和光學測量,包括對衛星的速度、距離以及飛船運行情況等檢測工作。

  記者了解到,雷達測量站主要是採用光測、雷測和遙測三種方式進行測量。光測主要負責飛行瞬間景象的呈現,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能夠拍攝出清晰畫面;雷測能夠測量火箭發射後450秒至500秒之間的圖像,並且對火箭入軌的參數進行分析;遙測主要是對太空艙內部狀態的情況傳輸。

  據了解,所有測量獲取的各種影像數據,都會實時傳輸到發射指揮現場,指揮中心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和判斷火箭與衛星在分離前後的運行姿態是否正常。此外,觀測到的大部分數據具有唯一性,數據準確與否會影響指揮部的決策,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責任編輯:南淄博

熱詞:

  • 天宮一號
  • 運載火箭
  • 今日
  • 燃料加注設備
  • 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