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東教育廳副廳長:高考加分很公平 取消沒有意義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9日 1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做客中國網《教育名人堂》(攝影中國網/李昭)

  中國網9月19日訊(記者李昭 段留芳)隨著中國社會改革體制的不斷推進,中國的教育機制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隨之而産生的是人民對教育的公平、公正、公開的渴望已經逐漸達到了迫切的程度,如今在摸索中不斷發展的中國教育究竟還面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又實施了哪些解決方案?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做客中國網教育頻道談了他的觀點。

  政策愈加關注高考公平 能否多次高考係人文道德風險問題

  近日有報道稱,高考加分政策將進一步收緊,奧數和各類學科競賽的加分,也要盡可能地取消,針對這個問題。李小魯解答道,高考加分政策進一步收緊,奧數各類學科加分要取消“三模三電”,取消所有這些問題,在各地實行的情況不盡相同。但是總的來説表現出一個同樣的趨勢和趨向,就是越來越關注高考公平,越來越關注、關心和採用高考過程當中公平性保障的政策設計,這是一個總的特徵。

  我認為,在當前我們整個社會流動的通道,特別是從下往上流動的通道不多。而且通道當中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最強的是高考。所以這樣對高考的公平性給予關注和關於保障,都有可以理解的地方。我們不是曾經有人設計過嗎?説能不能多次高考,能不能夠增加綜合測評等等。但是所有這些問題,都牽涉到中國的政策設計過程當中人文的道德風險問題,大家都覺得這樣做恐怕還不如高考來得更保險、更公正、更公開和更公平。

  這種情況是一種很殘酷的現實,但是它又是比較無奈的現實。而我作為從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幹部來説,特別是我更多地從教育理論,從人的成長,從整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從整個國家創新性人才的這個角度來看,對公平的強調是必要的。但是對公平的強調和保障如果抹殺了人的個性,抹殺了教育的多樣性發展,抹殺了學校的差異性構件,教育和人才在發展上講,它都不可能真正能夠達到我們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高考面前特長人才被抹殺 加分取消或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

  李小魯副廳長説,我們很難對高考進行依賴於道德層面的改革;依賴於社會公信力的改革,所以説我們很難。但是你不依賴這樣的改革,社會公信力、社會道德水平就會受到制約。包括我們的整個改革、高考改革,我們的高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一試定終身,都千軍萬馬擁獨木橋,那你説這個國家的教育文化和這個國家的人才成長環境,又怎麼樣才能夠得到改善呢?所以這是兩難狀況。據我自己的理解,人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素質優長的,有一些人是體育好一些;有一些人是數學好一些;有一些人是科學技術的實際悟性好一些;有一些人就特別擅長于技能操作,它是多樣的。

  但是我們在高考面前,把所有的這些都抹殺了,這實際上是我們的高考制度設計上的一個不足。以前有奧數這樣的一些學科門類,學習優先發展和優秀髮展的人才需要的體制。以前有“三模三電”加分從而使得科技人才比較容易通過高考的渠道,進入更高一級的學習階段學習,但是有渠道。以前曾經有三好學生加分,曾經有體育加分。這個特殊渠道需要人才多樣性、個體性、差異性的發展,這本來是好事。但是如果是你一概都取消了之後,我們就只能夠千人一面地錄用人才,千人一面地培育人才,千人一面地發展學校,千人一面地發展教育。這實際上是不利於教育事業發展的。

  鋻於此我個人認為,各種各樣的加分砍掉它是不利於教育發展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的客觀規律和客觀需要的。而且砍加分是簡單化的做法,因噎廢食的做法。我的看法應該按照規律來辦事,該加的分加。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有一部分有特別優長的學生會獲得差異性的成長,會獲得加速度的發展,會獲得創新性的成長經驗。加分的關鍵是制度設計現在要進一步完善。

  一張試卷考天下有失公平 加分政策應是改善而不是簡單地取消

  李小魯接著説,我們現在一講到這個問題,有兩個説法,第一個説法會影響公平。第二個説法會導致社會一些不同的公民的反對,會導致社會不穩定。這兩個説法我認為都是一個偽問題,這樣不僅不會導致不公平,相反這會更好的實現真正的公平,而不是形式上的公平。因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有優勢、有特別、有優長的人,能夠有更好發揮他們優勢、特點和特長的機會,這對每一個人來説都是最公平的。用一張試卷去衡量所有類型的人,反而是形式上的公平,而實際上它的公平程度也不是最高的。

  一刀切地取消所有加分是簡單化的做法,大家有一個顧慮就是加分不公平。我認為恰好它是真正的公平,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公平。第二個顧慮就是,你這樣加分會導致大量的沒有優勢的、沒有條件的、沒有天賦的家長的反對。這樣可能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顧慮。這種顧慮可以通過我們的輿論引導,可以通過我們政策設計的保障,還可以通過我們加分機制公信力的提高來解決。因此我覺得為教育健康發展,為創新型人才早出、多出、快出,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昇華改革,也為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我們的加分、高考加分的政策應該是進一步地改革和完善,而不是簡單的取消。

  加大自主招生推進力度 政策在引導多數人的同時也應照顧少數人

  李小魯繼續説,這跟自主招生本身是不矛盾的,因為自主招生的大原則就是要選拔一些不以高考成績論英雄的學生。我覺得自主招生應該提倡,應該支持,應該加大推進的力度。但是自主招生在制度設計上應該更完善,招生的公開性和標準的可操作性應該更清晰,更有可檢驗性。這樣的話,我們的自主招生就有可能會給有特殊優長的學生以一個新的發展渠道和空間。人民群眾總的來説追求公平是80%的一般性個性特徵的人。這是人類的生理啊,總是有20%的人是特殊的,或者體育特殊,或者藝術特殊,或者科技思維特殊,或者其他方面特殊。

  這個是一種二八理論,要是80%的人有話語權,他要求的是形式上的簡單的公平。這個時候我們國家、我們政府、我們輿論既要尊重這80%,也要引導這80%。同時不要那麼殘酷,不要僅記住了你們的80%,而把20%的人棄之不顧。而且話語權往往在前者,所以,我們一般要更加關心後者,防止前者的聲音掩蓋和扭曲前者的聲音和意志。你們應該按照高考的正常推行來做,你們的80%的人就能夠達到公平的保障。

  但同時你又應該有一個機制,有一個渠道,有一個空間是照顧到這20%的人,對這些人進行優先、優長或者是特殊發展。這是對國家、對民族都有利的事,但是關鍵就是對這20%的人的人選,制度設計要設計得很好。怎麼好呢?就是我剛才講的。第一個是標準清晰,第二個是可檢驗的,即它的可操作性是可以隨時監督的,第三它是公開而且牢固的,在一個有效機制保障下去平穩操作的,一定要按照這三個標準制定執行。你這樣的取消加分沒有意義的,我認為這是違反教育規律的。

  防止民粹主義思潮 在高考不能得到根本性改革的時候應維持當前穩定

  當記者問到這個政策是不是意味著以後高一開始的學生就基本不用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科競賽時,李小魯副廳長答道,這實際上是反映了一種思潮,什麼思潮呢?就是人民群眾對公平的追求,他自發的有一種民粹主義的傾向,因此我們的政府、輿論必須要在這方面做出健康的、理性的、科學的引導。從俄國、法國以及英國的經驗來看,無一例外在工業化發展的一個特殊階段,民粹主義的産生,作為一種巨大的思潮,它會有很強很強的社會影響力,中國當前要高度防止這個問題。

  我們現在很多考生家長對加分的那種團結式的反對,實際上是反映了這樣的一種思潮情緒,和這樣的一種思潮潮流的。我們的政府、輿論應該理性的、科學的和比較冷靜的去引導人們正確認識這些問題,要從大局的、民族的、國家的角度來正確認識80%的人走的道路。

  自己本人曾經參加過一些教育部的會議,也曾經跟一些其他省的教育廳的領導一起討論過這個問題。現在在戰略行動公文裏面普遍主張的是高考部分,這是一個。第二個在高考不可能做根本性改革的時候,要維持當前高考的穩定,這是第二個觀點。第三個觀點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改革,擬定能夠為一些優長,特長,特別的學生尋求新的發展途徑和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發展機會。我們都是這樣看的,關鍵就在於你開闢這個新渠道、新口徑的時候要著重于制度設計,要著重于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的問題。同時,又要著重于這一些新的渠道,新的口徑要做好宣傳輿論引導工作,讓人民群眾能夠理解,關鍵是要做這兩方面的工作。

  專家背景資料:李小魯,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巡視員,從事副廳長職位已經十幾年的時間,曾著有《教育作為人的生存方式》一書,獲得全國三個一百原創性著作獎和廣東省的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