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楊振寧傳》首發 楊振寧稱小書店發現自個兒傳記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6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語速和緩,語氣平靜,自始至終面部表情幾乎一成不變——昨天,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出現在《楊振寧傳》首髮式上。這位89歲的老人,波瀾不驚的言談下,暗藏著滿滿的直率和智慧, “腦子太好了,記憶力太強了,哪兒像是奔90的人呀!”在場年輕人紛紛發出了驚嘆。

  談傳記——

  小書店發現自個兒傳記

  讓許多讀者感到意外的是,昨天首發的《楊振寧傳》的最初版本,其實並沒有徵得楊振寧的同意,而楊振寧當年發現那本書,竟然是在清華大學一家小書店裏。

  《楊振寧傳》的作者是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退休教授楊建鄴。1996年,他萌發了寫《楊振寧傳》的念頭,隨後他寫信給楊振寧,但接到的回信説:“現在不是時機。”時至2002年,楊建鄴已經蒐集了大量資料,他採取了“先斬後奏”的方式,“我先寫了再説。”2004年,楊振寧的夫人去世,在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的邀請下,楊振寧回到了清華,不久,他碰巧在書店裏發現了這本《楊振寧傳》。

  楊振寧説:“那本傳記中的資料都是在國內蒐集的,有很多並不準確。”他隨後寫信給楊建鄴,讓他到家中一敘。經過一番交流,楊建鄴對原有版本進行了大幅修改,而且擴充了大量內容。“很多年過去了,有新的事情發生了,更重要的是,楊建鄴把他這許多年所蒐集的關於我的材料整理了一下,所以現在的版本比原有版本厚三倍。”楊振寧説。

  目前,市面上關於楊振寧的傳記至少有四五本。楊振寧説:“只有江才健寫的傳記和楊建鄴這一本傳記跟我講了,我同意了。”至於這兩本傳記孰優孰劣,他的答覆是“各有優長”。

  談科普——

  國內作者缺乏紮實態度

  和許多名人完全不同,楊振寧説話不講客套,在其發言環節,他盡顯科學家的研究姿態,解剖起國內的科普創作來。

  楊振寧的話語甚至有些激烈,他説,現在整個世界對科技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但國內對於向民眾介紹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科學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夠。“講一句不客氣的話,多半科普文章不忍卒讀,作者沒有紮實態度,而往往是投機取巧的居多。”

  楊振寧尤其強調,科普寫作紮實態度的至關重要。他甚至以科學家人物傳記做為突破口,為年輕人進行了現場普及。楊振寧説,愛因斯坦的傳記寫作者至少有30多位,但只有一位作者的傳記被公認為最出色,這位作者曾經是楊振寧的同學,也是一位物理工作者,叫派斯。從20多歲起,派斯就想寫愛因斯坦,每次和愛因斯坦接觸,他都會把對方講話的內容記錄下來。楊振寧説,派斯累積了近20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由他撰寫的《愛因斯坦傳》才面世。

  談科學——

  屠呦呦獲獎證明中國實力

  身為科學家,楊振寧談論最多的還是科學。他注意到,前幾天2011年度拉斯克獎的獲獎名單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獎項。

  楊振寧説,拉斯克獎主要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內頒獎,“儘管獎金很少,但據統計,得了這個獎的人,有50%後來都得了諾貝爾獎,而且這是很長的一個傳統。”他甚至還上網查了屠呦呦的資料,因為在他看來,中國科學家獲得拉斯克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代表著中國本土的科研製度和學術環境,是能夠創造出世界第一流的成果的。

  楊振寧預言,雖然目前中國科學還遠遠落後於西方,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人們可以期待未來5年、10年或者20年,在新聞中聽到中國土地上的一流科研成果得到國際認可的消息。

  談竅門——

  科研工作有個“三部曲”

  在與現場年輕學子的對話環節中,楊振寧奉勸年輕人,不應該整天認為諾貝爾獎太重要。

  楊振寧認為,事實上,科學研究前沿的很多問題是非常有意思的,要想真正做出來卓越的工作,需要對有意思的事情發生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説,做一個工作要有三部曲。第一步,要對這個問題發生濃厚的興趣。第二步,要做一個長期的思考和努力,這個長期的努力常常是不成功的,甚至使你自己非常沮喪。第三步,100年以前有一個大數學家分析過,他説你做了很複雜的努力,不出結果甚至很沮喪的時候,你常常不可避免地要休息一下子。”

  楊振寧説,這是楊建鄴在傳記中未提及的。“我在1949年很不開心,那時候我在做研究生,我知道做物理研究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他觀察上千研究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大部分研究生都會停留在興趣和努力上,但他們會在還沒有取得結果的階段止步不前。“在這個情形之下,幸運的人如果有了頓悟,他就可能會成功。”(北京日報記者 路艷霞)

責任編輯:溫風浩

熱詞:

  • 楊振寧傳
  • 首發
  • 小書店
  • 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