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鐵打的營盤永遠的“兵”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6日 0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桑德克民兵前哨馬軍武與妻子張正美22年如一日,旭日升旗,堅守邊關。安 子攝

  9月14日清晨,從北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最北的屯墾基地出發,向北,230公里,到達兵團“西北邊境第一團”——農十師185團團部,繼續向北,30公里,到達“西北邊境第一連”。

  一連有34戶116人,耕地面積3982.6畝,戍守邊境線17公里。從地圖上看,這裡在公雞尾巴的尖上,對岸是哈薩克斯坦。這裡偏僻,但並不荒涼。路到頭,水到頭,電到頭,田地種到頭。一路上,儘是豐收景象,一片片油葵挺直站立,一片片打瓜油光锃亮。

  職工的農家小院白墻紅瓦,排列整齊,家家院門上插著國旗。75歲的退休老職工胡國金和老伴剛摘了滿滿一籃菜,見到記者,緊著往家裏讓。院子裏也是一個“大豐收”,辣椒、西紅柿、茄子、黃瓜、小蔥、韭菜、油麥菜,這一行,那一行,擠得滿滿登登,墻角還養著一群雞,好不熱鬧。

  來自江蘇泗陽的胡國金老人,1964年隨部隊轉業,在這裡屯墾戍邊,一晃就是47年,至今鄉音未改。老人剛從蘇北老家探親回來,有兩個兒子,如今一個在江蘇,一個還在一連。“在哪都一樣,只有勤勞,才有回報。”可以看得出,日子過得很紅火,老兩口很知足。

  “老家和一連,您更喜歡哪頭?”

  “當然是一連!”

  “為啥?”

  “一輩子都在這裡,我和家裏的兄弟、親戚,還沒有這裡的戰友親呢!”老人笑著説:“現在變化太大了,當初來的時候,現挖地窩子,一住就是幾十年,2000年國家實施金邊工程以後,建起磚瓦房,通上暖氣。”

  “半碗黃沙半碗風,半個百姓半個兵。多少將士思鄉夢,盡在亙古荒原中。”一連陳列館裏的這首詩,是對那段崢嶸歲月的真實寫照。

  西北邊陲的氣候條件依然惡劣,一年6級以上的大風要刮42天,這裡還是全球四大蚊區之一,夏季幹活要包裹得嚴嚴實實。有人開玩笑説,一年要“死”四次:春天被風刮死,夏天被蚊蟲咬死,冬天被冰雪凍死,那秋天呢?滿山滿溝披上五彩雲霞,讓景色美死!

  離開一連,來到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185團馬軍武、張正美夫妻值守的桑德克前哨。紅旗、紅屋頂、高高的瞭望哨上“屯墾戍邊富國強團”的紅標語,把這個農家小院點綴得像邊境線上一團跳動的火焰。

  馬軍武堅守哨所23年,敬業奉獻,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要上北京參加表彰大會,今天一大早就趕到師部去了。

  “403齣門前還把地裏的瓜弄出來,給念高中的兒子攢點學費”,張正美快言快語。

  “403?”

  “不知道?”張正美從屋裏拿出5月31日的《人民日報》,評選全國道德楷模,馬軍武公示的序號是403。

  説起丈夫,張正美滿臉自豪。

  “馬軍武的耐力一般人比不上。每天來回巡邏50公里,平時騎摩托,冬天下大雪,騎不了車,都用腳量,一個月穿壞三四雙鞋。這些年他要堅持不下來,我也堅持不下來。”

  “他水性特別好。2005年夏天,他劃著皮筏子在界河裏撈雜物,來了個大水流,他咣一下掉水裏,立刻被衝跑了。我順著河,猛跑,猛喊,一直追了四五里,才聽見他在樹林裏答應。人上來了,還把皮筏子也拽上來了。”

  哨所最難熬的是寂寞。方圓多少裏沒人煙,趕上下大雪,更是見不著人。前些年不通電,看不上電視,天天晚上只有在煤油燈下看書看報。1998年,馬軍武有了摩托車,就用電瓶帶錄音機聽,一會兒沒電了,再踹著摩托車,再聽一會兒。“2006年住進新房子,11月21日那天通上電,我簡直是向全世界歡呼‘俺們家通上電了!’”終於告別了“與世隔絕”的日子,張正美至今興奮不已。

  “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詩意的背後是無私的奉獻,兵團職工不穿軍裝,不拿軍餉,永不“轉業”。他們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在185團,很多兵團二代,甚至三代職工仍然默默耕耘在這片土地,在共和國的西北邊陲構築了一道永不挪動的生命界碑。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轉業
  • 文風
  • 作風
  • 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