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有了水庫 稻田不再“渴”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0日 04: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行走黔中大地,驕陽似火。汽車行駛在貴州省甕安縣至石阡縣的公路上,兩邊的農家地,曾經生機盎然。而如今,120公里的路程,映入眼簾的卻是龜裂的糧田,秧苗枯死,煙葉幹卷,溝渠乾涸不見一滴水。

  進入石阡縣境內,停車走進一塊玉米地,大片的玉米葉子乾枯得發脆,隨手摘下一片葉子,用打火機一點就著了,掰下玉米剝開外皮,10厘米左右的玉米灌漿率只有30%,“這樣的玉米喂豬,豬都不吃。”一位老農説。

  繼續前行,來到一個小山村,一股清亮的溪水繞村而過,頓時令人振奮。過了村子,一個壩子呈現在面前,放眼數千畝的稻田,滿目青翠綠透心。

  壩子的盡頭就是石阡縣白沙集鎮黑山溝水庫。儘管今年石阡縣遭遇特重旱災,全縣21條河流、溪流斷流,660個小水池乾涸,267座山塘乾裂,600口小水窖無法出水,但這座最大庫容量達172萬立方米的水庫還有20%的儲水量。灌區內5000多畝糧田在它的滋潤下都披上了綠裝。

  石阡縣副縣長徐再高走進田裏,拿起一棵麥穗捏了捏,對我們説,“看,絕大多數都是飽滿的,灌區內的水稻今年大概有70%—80%的産量,雖然也減産了,但比其他非灌區內絕收的情況好得多。”

  在不遠處的辣椒地裏,我們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王大姐正忙著採摘成熟的辣椒,她説,一畝“朝天椒”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能有近4000元的收入,今年是減産了,但這裡有灌溉水,比其他地方的情況好多了。

  2006年,貴州省水利廳將黑山溝水庫作為病險情水庫扶貧修復工程予以除險加固,2008年,又投入水利扶貧資金300多萬元,實施了從黑山溝水庫引水到白沙集鎮所在地的自來水工程,不僅解決了白沙集鎮的人飲問題,還解決了5所中小學及集鎮周邊村寨老百姓的人畜飲水問題。

  一位從其他鄉鎮來到白沙鎮避暑的客人説,白沙鎮上的人太有福氣了,這麼大的乾旱,自來水根本不愁。

  “目前,黑山溝水庫保障人飲和灌溉,但如果一直不下雨,我們將全力以赴保人飲。”石阡縣縣委書記趙貢橋説,“今年石阡縣遭遇了特重旱災,黑山溝水庫在旱災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的同時,我們更要加快全縣77處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加快修建農村小水窖,發揮水利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水庫
  • 石阡縣
  • 稻田
  • 最大庫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