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今年糧食總産有望超過1150億斤 實現“八連增”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8日 03: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金秋時節,黑龍江秋糧豐收在望。

  本報記者 袁泉攝

  金秋時節,稻菽飄香。在黑龍江廣袤的黑土地上,從大慶、齊齊哈爾、綏化,到農墾九三分局、建三江分局,記者一路走來,沿途處處是豐收在望的大豆、水稻和玉米,青紗漫漫,稻浪滾滾。

  黑龍江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在全國佔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3年來,黑龍江省的糧食産量以平均每年100億斤的速度增長,糧食總産先後跨越了700億斤、800億斤、900億斤和1000億斤四個大臺階。

  目前,全省各類農作物生育進程正常,長勢為近年同期最好,豐收在望。小麥收穫全面結束,畝可增産15%—20%,達到600斤以上,水稻處於完熟期,玉米處於蠟熟期,大豆處於鼓粒期。

  據各地農情分析,如果不出現早霜,今年全省糧食生産將獲得特大豐收,預計糧食總産有望超過1150億斤,實現糧食生産“八連增”目標。

  大興水利澆出的“噸糧田”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黑龍江農業的發展保障在山,潛力在水。

  今年,黑龍江省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50多億元,啟動了西部松嫩平原地區林甸、富裕牧場、富南、富西和興旺等5個灌區工程建設和東部三江平原地區沿烏蘇裏江、黑龍江和興凱湖流域的14個大中型灌區工程。

  8月末,正是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玉米由灌漿進入蠟熟的時節。在大慶市大同區八井子鄉長安村,農民張伯青望著自己的15畝玉米地,臉上充滿喜悅。他剝開玉米讓記者看,“沒想到,沒想到,今年玉米産量至少翻一倍,沒想到膜下滴灌這麼好使。”

  大同區水務局長佟紹民介紹説,大慶市在旱作農業區全面推廣玉米膜下滴灌技術。這項技術的應用,使作物用水量減少23%,同時,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保墑、省工,還可防止土壤鹽漬化,平均每畝增産1000斤。今年全區共有15萬畝玉米使用了膜下滴灌技術,可增産玉米1.5億斤。

  八井子鄉副鄉長孫立輝告訴記者,今年膜下滴灌玉米播種從4月15日就開始了,比其它玉米播種早了10天,全鄉膜下滴灌玉米的畝産量都在1800斤到2200斤,在鹽鹼地上種出了噸糧田,明年這項技術將在更大面積上推廣。

  現代農業的大農機作業

  黑龍江省充分發揮新組建的440個大型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大機械作用,全面提高了種管收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全省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8.6%。

  今年,全省新購置大中型農機設備3.97萬台(套),其中拖拉機1.79萬台,配套農具4500台。今年全省新組建的300個現代農機作業合作社加快推進,其中100個投資千萬元的合作社大型機械將在9月10日前全部到位。

  佔地58.3萬畝的農墾九三分局鶴山農場,以旱作農業為主,主要耕種大豆、玉米、馬鈴薯、甜菜等作物,現已擁有尼爾、海茲、克拉伕等205到535馬力大型拖拉機110台,大型聯合收割機50台,國産大型聯合收割機45台,海茲3230型自走式噴料機4台,自走式割種機6台,全球衛星定位自動駕駛系統110套,農具1680台套,機械化率達到98%以上。

  克山農場第三管理區種田大戶張景波是農機作業的直接受益者,他今年種了1500畝玉米,“如果沒有大農機作保證,就種不了這麼多。我們種植戶雖然種這麼多地,但我們不出什麼力了,都是大機械化作業。”

  對於今年1500畝地的收入,張景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現在玉米一坰地純利潤能掙1萬多,100多坰就100多萬。明年如果有可能的話,我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數字化時代讓農民很享受

  九三管理局鶴山農場的趙路剛種了3000畝地,主要種玉米和大豆。他怎麼也想不到,種地如今也要講數字化、網絡化。鶴山農場農機管理中心通過採取GPS全球衛星定位、RS遙感技術,實現了農場土地的機械化管理。土地管理、畜牧養殖、精準農業、精準林業和機車統一指揮與調度都能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

  “地圖上紅色圓點就是安裝了GPS的機車,藍顏色編號為行駛狀態下的車輛,紅色編號為停止狀態的車輛,科技人員在任何一台能夠上網的電腦上,通過安裝客戶端,都可以登陸這套系統,隨時隨地對全場的機車進行調動。”趙路剛説。

  科技的投入讓農民很“享受”。

  “以前種地不能穿白襯衫,現在可以了,以前那個‘東方紅’開一天下來就牙是白的,現在農機車裏面有空調啊,如果沒有機械故障,都不用下車。原來老式的農具收小麥收大豆,一幹就要1個月,現在一個生産週期超過一個禮拜的都很少。”談起這些,趙路剛感慨萬千。

  “GPS精準作業你那兒用了嗎?”記者問道。

  “我比較了解這個機器,就是給車上裝了無人駕駛。比如説這是一台車,它過來的時候取一條直線,設置A點B點後,種子和肥加完了,方向盤一松,自己突突就跑啦,誤差不超過2.54厘米。比方説我是車主你是駕駛員,你給我打工的,我就上我們農機中心把你的號往裏面一輸,整個地你怎麼幹的活全能看見,車主就在床上安穩睡覺吧。”趙路剛笑著説。

  農業大合作,場縣齊發展

  “場縣共建”是黑龍江大農業的一大特色,依託農墾農業機械、農業技術、水利工程等優勢,為周邊農村代育、代耕、代種、代灌、代管、代收,採取單項合作、階段合作或全程合作。

  目前,黑龍江省有66個縣(市、區)與墾區105個農場開展了合作共建,今年上半年,墾區為農村代耕、代播、代育總面積達1405萬畝。

  九三管理局通過和雙山鎮實施産業共建,使農民從土地中分離出來以後,進城到九三管理局去務工。

  雙山鎮副鎮長張玉琴介紹,場鎮共建後,把鎮區所有的環境包括基礎設施都改善了,提高了小城的建設品位,從農業角度來説,把所有的耕地流轉到農場,通過大機器作業,能夠提高土地的産出,同時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二、三産業。

  “就像今年,我們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在各個工地務工,每天收入就有200元左右,我們現在有百分之七八十年輕的勞力現在在外邊務工。”張玉琴説。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局長隋鳳富説,墾區是“國家隊”、“排頭兵”,通過生産經營、科技帶動、現代裝備等實實在在的拉動,“場縣共建”提高了黑龍江“大農業”的整體水平。

  好天氣助力大豐收

  近期,我國南方貴州、湖南、雲南、廣西等省區部分地區出現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引起不同程度旱情,導致大面積的農作物受災。

  天道酬勤,今年黑龍江氣象條件良好,為糧食增長提供了令人欣慰的“天時”。

  據氣象專家介紹,4月份以來,光、熱、水配置良好,歷史上春季和夏季經常發生乾旱的齊齊哈爾、大慶等傳統旱區今年作物生長季雨水充足,沒有出現乾旱。

  以水稻為例,分蘗數量、孕穗好壞、抽穗如何將直接關係到水稻産量的高低。今年在這三個水稻關鍵發育期內,氣象條件都很好,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黑龍江省多為溫度高、水分適宜、日照充足的天氣,光、溫、水條件對增加水稻有效分蘗十分有利。

  7月中下旬全省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偏高2℃,平均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偏多近一成,日照時數為153小時,基本與歷年相當,此種氣象條件有利於水稻孕穗抽穗,為後期産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綏化市農委主任賈鵒賓説,“今年是該下雨的時候下雨,該出太陽的時候出太陽,在蠟熟期,晚上下雨白天晴,積溫比歷年同期多194攝氏度,對提高糧食的成熟度和産量非常有利。”

  惠農政策好,農民幹勁高

  今年,國務院出臺了10項扶持糧食生産政策措施和開展糧食穩定增産行動的意見,黑龍江省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大宣傳落實力度,在第一時間把最強烈的信號傳送給農民。3月初,黑龍江提前下撥了122.74億元 “四補貼”資金。

  農民趙路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農業補貼一坰地847元,糧農補貼補在種子裏,農機補貼有30%,我也能享受到,這是直接補貼,間接補貼一坰地有200多塊錢呢。包括油補、化肥等,一坰地還有獎金1000塊錢。”

  糧食大豐收,農戶增收近在咫尺。

  方正縣天門鄉種糧大戶賈繼華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現在絕對不愁賣。現在我的有機水稻的訂單是3000畝,有雲南曲靖,還有甘肅的天水和河南的鄭州,再加上哈爾濱市的一些小超市,就把我這些水稻全包了。”

  黑龍江省省委書記吉炳軒説,糧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和生産資料,糧食的穩定決定了市場的穩定,決定了經濟的穩定,決定了社會的穩定。黑龍江的糧食80%是商品糧。國家的“千億斤産能工程”提出的全國五年增産糧食1000億斤,黑龍江近三年增長了300億斤,今年又增加100億,明年如果再增加100億,就佔全國增量的一半,就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

  在日前結束的“2011黑龍江金秋糧食交易合作洽談會”上,共達成糧食購銷合同及意向性協議1091.3萬噸,比去年增加了13%。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客商在讚嘆黑龍江大糧倉的同時,也把豐收的喜訊帶到四方。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熟期
  • 惠農政策
  • 農機專業
  • 生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