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最美鄉村教師石蘭松:26年“擺渡”人生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7日 09: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晨霧濛濛的大龍湖畔,6個背著書包的孩子歡呼著。不遠處的田埂上,一位身穿褐色衣衫的中年人從霧中走來。

    到湖邊,中年人一一點名招呼孩子。他用力將船拉到岸邊,雙手扶住船舷,讓大一點的孩子先上船,又把個小的一個個抱上去,囑咐他們按前大後小坐好。

    一切停當後,他跑到岸上,拉起錨鏈,撐開木槳,朝岸邊一杵,説了聲:“坐穩了哦,走了啵”,划水而去。

    這位中年人,名字如一幅國畫——石蘭松,是廣西南寧市上林縣大龍洞村刁望教學點的老師。

    26年,這撐篙划船的動作,他已做了近4萬次,經他擺渡上學的鄉村孩子有1000多人。

    26年,槳聲風雨中,小小木船,擺渡人生,承載了多少的愛和夢想……

    “山裏的孩子不能沒有老師!”

    “山裏的孩子不能沒有老師,你回村裏來當代課老師吧。”1985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刁望教學點唯一的一位老師病危,在彌留中拉著石蘭松的手説。

    石蘭松想都沒想,應聲道:“得!”

    可就在回家的路上,他猶豫了。

    這一年高考,石蘭松以2分之差,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正在中學復讀的他聽説啟蒙老師病了,趕回來看望。老師的託付,他嘴上答應了,可心裏一點準備都沒有。父親正指望著兒子走出貧瘠的大山光宗耀祖,他自己也憧憬著美好的前程,如果放棄復讀回村裏代課,也許就再也走不出這大山了。

    晚上,石蘭松坐在自家門前的臺階上,眺望著石崖環抱的大龍湖出神。“山裏的孩子不能沒有老師!”恩師的這句話,仿佛一次又一次從空濛深遠的湖面傳來,在他心頭激蕩。石蘭松打定了主意:自己留下來,把山區的下一代送出去,不讓山區的貧困“代代相傳”!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鋪蓋卷從學校搬了回來,緊接著又去了教學點。

    説是教學點,其實只有一間教室、一間辦公室;説是分為一二兩個年級,其實只有一個班。因為沒有老師上課,孩子們只能自己看看書上的圖畫。石蘭松向他們打招呼,但是,山裏的孩子根本聽不懂普通話,臉上寫滿了不信任。

    石蘭松試著問孩子們:“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嗎?”

    “不知道!”孩子們的回答讓他吃驚。

    其實,怪不得孩子,就算是孩子的爸媽,也常常習慣性地説:“讀書有啥用?”他們一有事就把孩子從學校叫回去,或者根本不往學校裏送。

    石蘭松知道,孩子是大山裏的希望,只有知識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他硬著頭皮,挨家挨戶去動員村民們送孩子上學。他不講大道理,只是告訴大家:孩子們長大了起碼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吧,去賣魚時總要會算賬吧……

    一趟,兩趟,三趟……石蘭松的堅持終於感動了村民們。最後,就連村裏的十幾個女娃也都上了學。

    在大龍洞村,導致孩子失學或輟學的,除了“讀書無用”的老觀念,交通不便也是一個現實的難題。石蘭松所在的刁望教學點,負責接收村內澤莊、刁望、北樂、岜那、石盤5個自然屯二年級以下孩子就讀。內澤莊和刁望兩屯之間直線距離大約只有1公里,但背後是陡峭的石山,腳下是深不見底的湖水。石山深崖和大龍湖阻隔了內澤莊屯和刁望屯,內澤莊屯的孩子要到刁望教學點,就得翻山越嶺。

    要想保證入學率,就要想辦法改善交通。可是,打通山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天,石蘭松凝視著自家門前的幾棵椿樹,忽然有了主意:把椿樹砍了,做一艘小木船,自己撐船接送孩子們上學!

    徵得父母同意,他砍下自家的椿樹,又拿出半年多積攢下來的200元工資,請來造船匠造船。

    不久之後,小木船終於下水了。望著孩子們稚氣的臉龐和船尾淺淺的V形波痕,石蘭松像有使不完的勁兒!

    從這一天起,大龍洞村再沒有一個兒童輟學。

    從這一天起,石蘭松的“擺渡”人生開始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