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出臺未來五年規劃 城區教育醫療資源外遷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6日 02: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口疏解、水資源短缺、交通擁堵、垃圾處理、節能減排……市發改委昨天發佈《“十二五”綠色北京規劃》,從綠色佈局、綠色出行、綠色生産、綠色消費等方面勾勒出未來五年的生活圖景。值得一提的是,報廢汽車與家電、廢紙、工業建材等,以後都不是當垃圾看待的,而是要作為“城市礦産”重視起來。此外,階梯水價、菜籃子無公害處理等老百姓關心的問題,都被白紙黑字寫進了規劃裏。  疏解中心城

  中心城教育醫療資源外遷

  規劃:

  嚴格控制城市核心區新建住宅開發項目和大型公建項目,嚴格限制醫療、行政辦公、商業等大型服務設施的新建和擴建,穩步推進居住、教育和醫療等功能向外轉移,從源頭解決中心城交通擁堵、資源過度集中等問題,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老城區人口和功能外遷的同時,市區版圖上將呈現出幾大“區域版塊”,包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商務中心區(CBD)、奧林匹克中心區、新首鋼高端産業綜合服務區、麗澤金融商務區等高端産業功能區,配置完善商務辦公、購物娛樂、會議展覽等服務設施。

  解讀:

  東城居民外遷 好學校跟著走

  作為中心城區的東城一直面臨著人口壓力的難題。很多居民雖然居住條件差、但不願離開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搬遠了好的教育資源沒了、孩子上好學校難了。記者從東城區了解到,東城區為老百姓準備的對接安置房幾乎都引入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今年,東城將改造、新建、恢復6所幼兒園,新增學位1000個。位於弘善家園的匯文中學朝陽學區、匯文實驗小學、光明小學朝陽分園都將在今年9月正式開學,定福莊的定向安置房也將引入二中的教育資源,府學小學的觀湖國際配套小學也將在9月份迎來新生。此外,東城與位於通州的定向安置地塊也達成了意向,將陸續建設配套的優質教育資源。晨報記者 王萍

  西城兒研所要搬走 時代廣場將置換

  據西城區介紹,金融街拓展今年會邁出更大的步伐,金融核心區將從原來規劃的1.18平方公里拓展為2.59平方公里。月壇南街和35中新址拆遷工作今年將加快實施,預計年內完成拆遷。未來,這裡將新建高檔寫字樓,吸引金融機構入駐。

  月壇南街項目是金融街拓展重點項目之一,涉及4個産權單位和37戶居民。目前,4家單位中除首都兒研所月壇部外,已全部完成搬家騰房。首都兒研所表態願意搬走,只是一直沒有找到適合落腳和週轉的地方。

  除新建項目外,西城區還通過置換存量資源的方式獲取金融産業發展的“新樓盤”,同時把不符合産業定位的企業遷出。今年,西城區重點對包括西單路口的時代廣場在內的3棟不適應産業發展的樓盤進行置換,部分商業品牌店和非金融類小公司將被遷出,明年起引入國字頭金融企業總部或北京地區總部。西城區政府還將出資購置一棟11萬平方米的寫字樓,用於引入金融總部企業。

  晨報首席記者 崔紅

  綠色食品

  北京菜籃子5年實現無公害

  規劃:

  著力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食品安全生産、供應體系,健全監管組織網絡和責任追溯機制,切實保障居民飲食健康。

  解讀:

  奶粉畜禽水産品全程可追溯

  “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將從市場向兩端擴展至整個全過程。市發改委負責人介紹,要建立“統一追溯信息平臺”,實現生産記錄可存儲、産品流向可跟蹤、偽劣食品可召回、儲運信息可查詢。無論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原料奶粉,還是畜禽、水産品等食品,都要從養殖、收購、加工、儲運到銷售全程追溯;諸如酒類、桶裝水等預包裝食品,則通過標簽、條碼和電子臺賬進行流通和溯源管理。以後市民在大批發市場、商場超市都能通過刷碼、觸摸屏等自助查詢驗證食品信息。

  水資源

  2014年“喝”上南水北調水

  規劃:

  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大力發展民生水務,不斷深化水務改革,高標準建設節水型社會,打造中國特色的水務發展模式,夯實首都綠色發展的基石。

  解讀:

  海水納入水源供應名單

  “水資源極端緊缺”,市發改委負責人坦承這是京城的基本水情。“人多水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將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瓶頸。”這位負責人表示,本市提出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

  “海水淡化”離首都百姓也不遙遠了,因為它已正式納入首都水源供應戰略。規劃提出要積極做好海水淡化前期準備工作,儘早具備啟動建設條件。

  “十二五”京城將能“喝”上南水北調水。南水北調的市內配套工程建好後,可確保2014年具備10億立方米/年的調水能力。此外,河北繼續實施河北省水源應急調水支援首都。

  城市礦産

  報廢汽車家電變廢為寶

  規劃:

  著力打造“城市礦産”示範基地,以廢紙、廢聚酯、廢塑料包裝物、廢橡膠、廢舊家電、報廢汽車為重點,扶持一批技術適用、模式先進的資源再利用龍頭企業和項目。

  解讀:

  5年內挖出“城市礦産”50億元

  市發改委負責人説,本市準備積極探索“城市礦産”開發利用模式,緩解固體垃圾給京城帶來的負擔。

  具體來説,本市將建設“城市礦産”示範基地,圍繞廢棄塑料、報廢汽車、廢舊電子産品和廢舊鋼鐵等重點“垃圾”,以再生資源利用龍頭企業為主體,成立“北京市再生資源綠色産業聯盟”,調動産業鏈各環節共同參與。預計到2015年,示範基地將實現回收利用再生資源90萬噸(比2010年增加50萬噸),産值達50億元(比2010年增加44億元)。

  垃圾分類

  垃圾産量零增長

  規劃:

  加強垃圾源頭減量化管理,2015年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産生量年度零增長。

  解讀:

  黨政機關率先實行“零廢棄”

  隨著城市圈越來越大,京城的生活垃圾産生量每年以4.2%左右的速度持續上升,好在從2009年這一數字開始有下降趨勢。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十二五”基本可實現垃圾産生量零增長。本市將鼓勵倡導企業實行簡單包裝或可降解材料包裝,鼓勵凈菜上市,引導賓館飯店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供應等。據悉,黨政機關、學校、大型商場、賓館飯店等會率先實行“零廢棄”管理試點。 晨報首席記者 姜葳

  ■規劃其他亮點

  開展噪聲輻射污染防治:落實交通設施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制度,圍繞公路、城鐵、鐵路、航空等領域積極開展交通噪聲防治工作。加強建築施工噪聲監管,完善噪聲補償機制。加強工業、商業及室內裝修等噪聲污染控制。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標準,規範電磁輻射設施建設。

  增強城鄉防洪排水能力:大力推進城鄉排水河道、骨幹道路積水點、地下空間排水系統、老舊排水管網和泵站等更新改造,提高排澇標準和能力,做好城市地下空間防洪保安工作。統籌考慮城市開發項目與雨洪利用等的相互關係,同步規劃雨洪收集儲置設施。

  強化法規約束: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城市河湖保護管理條例,推進制定濕地保護條例,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研究制定建築施工揚塵、污水處理廠污泥、垃圾填埋場惡臭、軌道交通噪聲與振動等系列環保標準,力爭2012年實施機動車國V排放標準及相適應的車用燃油標準。

  中心城自行車出行達18%

  五年後的北京,更清澈的河流、更湛藍的天空、更清新的空氣,這些,市民都可以期待,當然,其中也包括更人性化的交通。市發改委昨天發佈的《“十二五”綠色北京規劃》,對“綠色交通”部分頗為濃墨重彩,手機、車載導航等終端將提供實時路況;自行車正式納入全市交通規劃,重點區域兩側要開自行車道,保證自行車的路權;主要幹道再新開闢公交專用道150公里以上,鼓勵市民出門搭乘公交地鐵……按照規劃,2015年的北京,“堵”和“擠”應該不再會是百姓出行的第一感受。  規劃:以提高交通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綜合運用“設施網絡優化、智慧管理強化、綠色行為引導”等手段,逐步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地面公交為主體、換乘體系完善高效”的立體化公共交通網絡,全面增強城市綠色交通承載能力,降低交通領域的資源能源消耗強度。

  解讀:

  最遠新城1小時進五環

  人口向新城疏解,憑藉立體化的公交網絡,進城的腳步並不會沉重阻塞。本市計劃大力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地面公交為主體、換乘體系完善高效”的公共交通體系。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50%,比“十一五”末提高10個百分點;即使是最遠新城到中心城(五環路)的平均出行時間也不會超過1小時。

  四環內千米內可進地鐵

  在近期規劃的四面八方的地鐵線之外,本市還要同步啟動中心城地鐵線網的加密工程,實現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660公里,四環內市民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達地鐵站點。

  此外,現有的線路還會進一步縮小發車間隔,提高地鐵運輸能力。不斷完善軌道交通的換乘系統,五環外地鐵周邊同步規劃建設一批駐車換乘停車場。

  公交道再增150公里

  為鼓勵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在主要幹道新增公交專用道上還要再增150公里以上,2015年實現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50%(含地鐵)。

  為緩解東西二環的擁堵現狀,本市規劃建設東西環隧,推進400公里次幹路和支路等微循環道路建設,系統提高路網的通行能力。

  車載導航可顯示路況

  停車、繳費曾是各大收費路口擁堵的“罪魁”之一,本市在未來五年將全面推行電子收費。此外本市還將建“信息誘導”系統,充分利用媒體和手機、車載導航等終端,為市民出行提供更為實時、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務。

  鼓勵個人買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將首先在公交、環衛、出租等公共服務領域上崗,同時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達到4萬輛以上。作為配套工程,熊貓環島充電站要改擴建,還將新建小營、南三環、四惠等充電站。

  重點區域開闢自行車道

  京城市民或將恢復“騎自行車上下班”的習慣,本市的“綠色北京”規劃正式提出“積極鼓勵市民自行車出行”,將自行車納入全市交通規劃,部分道路和重點區域兩側要開闢自行車道,保證自行車“路權”。繼2008年奧運會之後,北京繼續提倡自行車租車服務,力爭中心城區自行車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車出行比例力爭控制在25%以下。

  晨報首席記者 姜葳

  ■其他亮點

  規劃:研究制定重點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方案,鼓勵居民公交出行。配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做好環境稅相關研究及試點工作,積極推動機動車稅費改革。

  解讀:不停車電子收費擬上路試驗

  不停車電子收費技術是交通擁堵收費系統中的關鍵技術。近日,市交通委向中關村尋求“交通擁堵收費管理系統”等涉及智慧交通的解決之道。中關村智慧交通産業聯盟有關負責人透露,已有二三家企業的電子收費技術比較成熟,可應用到交通擁堵收費系統,目前正協商在中關村西區辟出道路實地試驗,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改進。“要保證在車流量比較大的道路上精確收費,由於車輛之間的距離比較近,而且沒有車道分隔,車輛之間的系統不能互相干擾,不能扣錯一輛車的錢,也不能該扣錢的沒有扣上。”這位負責人解釋説。晨報記者 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