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從“延安行”中體悟和實踐“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5日 22: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求是理論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8月2日至8月8日,按照社裏安排,我參加了中宣部、全國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中央新聞單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活動。

  在7天的密集行程中,我們參觀了棗園和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新聞紀念館、吳起紅軍紀念園,聽取延安精神報告等,深入體認“延安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黨的新聞工作傳統教育;觀看了《延安保衛戰》實景演出,實地重走長征路,考察吳起鎮“切尾巴”戰役遺址,向“四八”烈士陵園敬獻花圈,緬懷革命先烈;深入基層,在吳起縣齊灣子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無論是參觀延安還是體驗農村,讓我從不同層面體悟“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深刻含義。

  一、革命聖地尋根,陜北老區訪新

  紅色延安:真情感悟艱苦樸素作風。我的家鄉在江西,也是革命聖地之一。我從小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南昌起義的槍聲、井岡山八角樓的燈光都是抹不去的紅色記憶。這次來到紅色聖地延安,感覺非常親切。參觀革命遺址、紀念館,一張張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物仿佛無聲的訴説那過往的紅色歲月。

  在延安參觀的每一個地方,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那就是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艱苦樸素的作風。無論是棗園、楊家嶺還是清涼山,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每一座窯洞都擺放著非常簡陋的傢具和擺設。舊址中最貴重的傢具是毛主席送給朱總司令的一張布藝沙發,沙發本來是毛主席的,他考慮到朱老總年事已高,更需要沙發。周總理的一件皮衣,又當雨衣,又當被子,令我們不禁動容。當年總理去法國留學,南開每月寄去的生活費都多達數百銀元,條件可謂優越,但為了革命和理想,總理對於延安艱苦的生活甘之如飴。朱總司令和彭老總下棋的棋盤是刻在石桌上的,別有一番生活樂趣。毛主席喜歡吃辣椒,在大生産運動中,他親自開闢了一塊田地種蔬菜,親力親為。

  從毛主席、朱老總和周總理的艱苦樸素的作風中,就能感知出中國共産黨短短28年就能取得革命勝利的原因,那是為了崇高的理想而艱苦奮鬥的精神。這種精神直到今天依然能打動我們,鼓舞我們。我們發自內心認同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作風,我們明白這種作風背後是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理想信念,這是留給我們這一代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陜北邊區:深入了解民情民心民意。這次活動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到農村基層體驗生活。我是在第十組,一共9人。在齊灣子村為期4天的基層生活體驗中,有幾個方面印象深刻。

  一是新農村建設新容新貌令人驚嘆。我們剛入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排排整齊的石窯,裝飾著青瓦白瓷,用青磚圍砌的院墻刷著鮮亮的白漆,寬闊的院內全是水泥板鋪蓋的地面。這與我們印象中的陜北差別太大了。現在,全村95%的村民已經住進了新窯洞,不少農民家裏生活電器齊全。在老鄉家住的日子裏,每家都傾情招待,這不僅僅是對我們這些客人的熱情,更是群眾對黨的深情流露。

  二是十五年免費教育體系惠及群眾。吳起縣的幼兒園不收保教費,高中不收學費並且免書本費、雜費、取暖費、住宿費、信息費,每天給中小學生1.5至3元不等的生活補助。除此之外各學校還免費為每個學生提供一個雞蛋和一袋牛奶的早餐。我們參觀的新寨鄉中心小學操場甚至有塑膠跑道。2009年吳起縣教育支出佔年度財政支出15.4%。當地再窮家庭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學。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天的老區給其他地區作出表率,富裕起來的地區就應該高度重視教育,將免費教育覆蓋學前和高中。

  三是荒山披上綠衣,老區變了模樣。來延安之前的印像是光禿禿的山川,但是從延安到吳起的路上,山巒重疊,但是幾乎每座山都是鬱鬱蔥蔥,這得益於退耕還林政策。自1999年推行退耕還林政策後,這裡的林草覆蓋率大幅提高,目前超過了60%,水土流失情況得到控制。退耕還林政策一方面讓老百姓得到政策補貼的實惠,一方面種植了大量的諸如山核桃等樹木,一定程度上可謂是藏富於山,為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

  我們深深感到,走基層是基礎,只有走基層才能轉作風和改文風。在基層了解實際,向群眾討教,也是我們青年編輯磨練作風、提高素質的好課堂,這對於我們改變工作作風、了解世情國情民情、積累實踐經驗、加快政治成熟至關重要。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我走基層後發自內心的感慨。

  二、學習延安精神,轉作風改文風

  在延安,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一種延安精神,一種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體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理想信念和工作作風。延安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革命的傳家寶。“延安行”給我們最重要的收穫就是,通過學習延安精神,進一步轉變我們的工作作風,改進文風,貼近群眾,貼近現實。

  堅定理想信念,經受考驗。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一批批革命有志青年為了探求革命真理和實現救亡圖存的理想,萬里迢迢奔赴延安。上海的一批愛國青年在出發的時候就發出“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的誓言。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為人民謀幸福的理想,他們是不可能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去到偏僻的陜北。今天我們依然需要堅定理想信念。我們面臨著新的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內外環境的考驗,要做一個合格的黨刊編輯,就必須清醒地看到世情、國情和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把思想統一到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上來,將理想信念與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統一起來。

  培養過硬作風,愛崗敬業。延安時期,為了傳達黨中央的指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我們的聲音傳播全世界,新聞工作者忘我工作著。他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經常沒有休息日。同時他們還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參加大生産運動,開荒、種地、紡線、織布,樣樣都會。解放日報第一任總編輯楊松同志,即使在病床上也不放棄手中的筆,堅持給報紙寫評論,直到生命的最後。“延安時期,新聞工作者最大的特點是愛崗敬業,勇於吃苦,不怕犧牲。”延安新聞紀念館工作人員如是介紹。愛崗敬業同樣是新時期新聞戰線工作者的座右銘,不浮躁,沉得下心來,不怕吃苦。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幹好,是每個新聞人的職責所在。

  改變作風文風,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不尚空談。”毛主席題寫的這八個字,如今依然鐫刻在延安清涼山上,通過這次延安之行,這八個字也刻在了我們青年編輯記者的心頭。陜甘寧邊區政府當時辦有一份《邊區群眾報》,文風活潑自然,文字通俗易懂,就是不識字的人也能聽懂,識字不多的人也能看懂。當時在群眾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首詩:“有個好朋友,沒腳就會走,七天來一次,來了不停口。説東又説西,肚裏樣樣有,交上這朋友,走在人前頭。”《邊區群眾報》給我們樹立了轉變作風改變文風的典範。深入基層,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講人民群眾講的語言,關心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的根本。

  黨的群眾路線必然要求我們用通俗而鮮活的語言向群眾宣傳我們的理論、方針、路線和政策,不能誇誇其談,自説自話,自娛自樂,脫離群眾。我們要積極轉變工作作風,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還要改進文風,少一些空話套話,多一些真材實料;少一些華麗的詞藻,多一些真實情感;少一些晦澀的詞彙,多一些平實的語言。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到田間地頭來採訪調查,掌握第一手材料,這是新聞戰線的優良傳統,實際上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必將帶著這次“延安行”的寶貴經歷,積極主動投身到“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去,立足本職工作,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三、結識媒體同仁,互相學習促進

  “延安行”有一個特殊的收穫,就是結識各類媒體同仁,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網絡、期刊、報紙和通訊社雖然同為媒體,但是工作性質、方式方法千差萬別。“延安行”的7天當中,我們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兄弟媒體身上看到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優良作風。

  黨性修養較高。在同吃同住同勞動的4天當中,我們和當地幹部群眾多次進行小規模的座談,其中就有同志提到當下的一些不正之風,比如軍車交通違規較多。解放軍報社記者斬釘截鐵地表示:“我們主流是好的!”隨後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多次整頓軍車的情況。他的這種大局觀給我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普通人往往容易陷入到事務性工作中去,就事論事,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評價事物容易走向偏激和主觀。如何全面客觀地認識事物,增強大局觀,提高黨性修養,解放軍報的同行在這方面給我們做出榜樣。

  工作作風過硬。這次活動,各兄弟單位都高度重視,大家都是帶著任務“走基層”。大部分記者都是工作到深夜,以至於第二天參觀的時候,有的記者靠著我拿的隊旗旗桿打盹。一到村裏,東西都沒有安頓好,就跟負責接待的當地幹部溝通,確定採訪對象、時間和形式。經濟日報的記者對工作高度認真負責,甚至頂著烈日,帶病步行到山裏去採訪。

  思想求真務實。在退耕還林的參觀點,我們都驚訝于退耕還林後荒山披上綠衣的巨大變化。但是新華社記者就不停地追問,這種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因為眼前的綠色主要是草,而不是樹木成蔭。最後,我們才了解到,主要由於禁止農民上山放羊,使得野草等植被沒有被破壞。這種對新聞真實性的追求,是我們這次調研的一個突出特點。

責任編輯:馬淩霄

熱詞:

  • 延安行
  • 走基層
  • 轉作風
  • 改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