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全國新聞戰線積極開展“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5日 13: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新華社記者陳樹根(右)在晉察冀革命老區河北阜平縣花山村與當年和毛主席為鄰的張冀新老人合影。 新華社發(葉燁攝)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新華網,時間為2011年08月17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走基層 聽民聲

走向廣闊天地 反映民情民意

——全國新聞戰線積極開展“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

  新華網北京8月18日電(記者黃小希)源頭有“活魚”,基層天地闊。作為黨和政府聯絡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新聞工作只有紮根基層一線,才能汲取養分,不斷發展。

  為推動新聞工作者切實將群眾觀點、群眾路線體現在新聞宣傳實踐中,促進新聞單位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一步制度化、常態化,中宣部、中央外宣辦、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記協五部門日前召開視頻會議,在全國新聞戰線組織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

  全國新聞戰線積極響應。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法制日報、中國新聞社和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各省區市新聞媒體紛紛對“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進行動員部署,著力提升正確引導輿論、回應社會關切、服務百姓生活的能力。

  走基層:“一頭汗兩腿泥”才能寫出好新聞

  “溫室裏的玫瑰再鮮艷也不值得驕傲。”一位媒體編輯在參加近期的“中央新聞單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後感慨,“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只有真正腳踩在這一片黃土地上,心裏才能踏實。”

  基層和群眾,是每個新聞工作者的情感之根、報道之根。走進基層,向群眾學習,一直是我們黨新聞事業的優良傳統。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期間,全國新聞單位將根據要求建立基層聯絡點,組織編輯記者廣泛開展蹲點調研活動,認真調查研究群眾生産生活的新情況新變化。

  人民日報要求編委會成員每人確定1個基層聯絡點,編輯部各部門、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和各社屬報刊等單位確定2—3個基層聯絡點。

  新華社要求各單位選擇在當地有突出特色或偏遠貧困地區的縣、鄉、鎮、村作為基層聯絡點,定期組織編輯記者開展蹲點調研活動。

  光明日報要求每個部門至少在基層縣、鄉、村、鎮設定5個聯絡點,包括鄉鎮、村莊、中小學校、衛生院所、文化館站、圖書館、敬老院等。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將結合對外報道特點,通過“CRI中外記者中國行”採訪報道活動,組織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廠礦企業、百姓人家進行採訪。

  四川省要求全省各新聞單位建立一張報紙、一家電臺、一家電視臺分別聯絡一個社區、一家醫院、一所學校、一家工廠、一個村莊制度,一個記者聯絡一個城鎮家庭、一戶村民、一名民警、一位工人制度。

  長期的新聞實踐證明,真正有價值的新聞是記者用腳在基層走出來的。《人民日報》記者劉曉鵬直言,不到基層去,總隔著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層去,從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夠深入;不到基層去,通篇幹巴話,表達就不夠到位;不到基層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