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週刊]本週人物:外來生(20110903)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3日 23: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5d543fc303345c4f02cccabce465b1b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新聞週刊):2011年9月1日早上7:30,擁擠喧鬧的肖家河小學門口,北京市海淀區肖家河小學樹村分校

  讓一讓,讓一讓。您送完孩子趕緊走……

  開學第一天,早上7點半,肖家河小學樹村分校的門前已經擠滿了帶著孩子來報道的家長,這所公辦小學的分校,原來只有一個班,今年卻接收了來自附近打工子弟小學的600多個孩子。

  記者:我看小孩送到這你們都挺高興的。

  學生家長1:嗯,那是,這個學校比較正規。

  學生家長2:這學校又寬敞,又明亮,教師師資,它再怎麼説公辦的不好一點嘛。

  家長1:那就是高興,這教室多好。

  一年級課堂上,老師問孩子們:“咱們是綠園學校的小朋友過來的,舉舉手,老師看看”,一大片孩子舉起手來。

  肖家河小學樹村分校接收的孩子,絕大多數來自幾百米開外的綠園小學,這是一所在北京頗有些名氣的打工子弟小學,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在今年暑假,它卻因為校舍不合格等原因關門了。海淀區政府將肖家河小學樹村分校的閒置校舍裝修好,又招募了一些教師,綠園的孩子們就在這裡開始了新生活。

  張澤然:我感覺這個學校非常好,我特別高興,因為有許多小朋友找不到學校,我能很興奮地説我自己找到了一個好的學校。

  侯亞楠:我聽我媽媽説這所學校老師教得好。而且地方又乾淨,又大又寬敞

  金燕子:我媽説,到這個學校來要多講禮貌,然後以禮貌待人,好好地學習,尊重老師。

  雷琪:這回學校大了,並且還是公辦的,非常快樂。

  記者:你知道公辦是什麼意思嗎?

  雷琪:知道,就是有國家同意的。

  在北京上學,上公辦學校,對於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來説,一直是個奢望。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過在北京艱難求學的經歷。

  金燕子:原來本來在那個,幼兒園(升)小學的時候,要去那個叫清河五小的,就因為沒有戶口就不能在那上了。

  張澤然:每個學校都去過了,連那邊那個肖家河總校也去過了,都是我媽騎自行車跑著去,後來都説不收。還有一個學校就説,外地學校的人不收,只收北京的,從一年級讀起。那陣我開學應該上五年級,所以我媽就沒讓我在那邊讀。

  孩子們的父母在北京打工,長的已有十幾年,有些孩子就出生在北京,也有的孩子是在老家做了多年留守兒童後,才被父母接到身邊。對於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説,在北京上學最重要的意義,還不是學習,而是不用再跟爸爸媽媽分開了。

  雷琪:在家的時候,天天想著他們,盼著他們,想讓他們回去,可是你天天得等著他們。來到北京以後就不用想他們了,每天回家,放學回家都能見到他們。(在你三年級之前,都是跟爸媽分開的,他們只有過年回去?)對,有時候過年也不回去。綠園拆了,我爸媽説,要不你回老家吧,我説不想回,我不回,大不了不上學,我也得守在我爸媽身邊。

  肖家河小學,只是北京一所十分普通的小學,設在樹村的這個分校之前更是生源嚴重不足。但今年的9月1日,這個一度冷清的校園裏,再次響起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即便教室是舊磚房粉刷的,綠草坪是塑料人造的,也絲毫沒有降低孩子們的幸福感。

  王紫薇:學校的環境也挺好,然後這房子吧,跟新蓋的似的,也挺好的。

  張澤然:它是一個很安靜又明朗的學校,教室也很寬敞。每個班都有各自的老師,不是一個老師任很多科目,還有操場。原來的學校,好幾個人要擠兩三張桌子。然後有的時候一個老師要任好幾科目,操場也小,沒有地方玩。然後就是,也沒有國旗。

  肖家河小學開學典禮,升國旗儀式

  9月1日早上,在肖家河小學樹村分校,幾百個打工子弟小學來的孩子,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升國旗儀式。

  孩子們音調不準,忘詞,卻依然大聲跟著唱國歌

  這個時候,在這所小學的門外,6歲的孫家旺和7歲的黃帥帥因為錯過了報名,沒能跨進校門。

  黃帥帥家長: 綠園還沒上,剛報完名,那個學校(綠園)就不讓開了。這個學校就不接收這個新生了。因為你沒有綠園小學的證明。人家只認那個證。

  孫家旺家長:他回老家了,他剛來,胳膊摔了,剛回來。(旁邊另一家長)這個你還得找教委,人家説了,孩子一個都不,無條件接收嘛,你怕啥。

  已經進入肖家河小學的孩子們,正樂觀地憧憬著他們的未來

  張澤然:以後要好好學習,然後孝敬父母,考上一個好的中學。

  黃辰澤:要學得好好的,到時候考一個好初中,另外再上一所好的高中,再考一所好大學。

  金燕子:我打算要好好地學習,爭取上到清華大學。

  雷琪:我媽是清理地的,幹的保潔,我爸是幹水電的,現在我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上班,把他們好好養養,然後老了以後孝敬他們。

  侯亞楠:我老家是河南的。(那你高考可能還是要回老家,你知道嗎?)知道,不過我媽媽説一年變一個樣子,有可能到我該上中學的時候,也許就不用回老家上了,就可以一直在北京上了。

  白岩松:孩子的笑臉誰都願意看,但看到笑臉的同時也會想,也許還有一些不笑的,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出現在在新的學校當中。他們有學上嗎?他們離開父母回農村老家了嗎?他們會成為新的留守兒童嗎?這一系列的問號,並不是笑臉就可以讓我忘記的。但願笑臉屬於每一個孩子。

  編輯:張雯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外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