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1+1]中央再挺香港(20110818)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8日 22: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6e83b276066340330fdd62a2e7f65baf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 白岩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下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結束了三天對香港的訪問回到了北京。這三天的行程可以説非常非常的滿,內容也很多,媒體都有報道。如果讓我用不那麼新聞的語言去概括一下這三天行程的話,我願意用推開並且拓寬“五扇門”來做一種形容。

    哪五扇門呢,首先是校門,香港大學的百年校慶。接下來是家門,走進了一些香港居民的家庭去進行溝通,並且關注民生。還有就是心門,通過中央帶去的一些“大禮包”,包括跟各界人士的溝通,更有助於香港回歸之後心的回歸。那麼世界之門的可以説不是打開,而是拓寬並且更加強化,香港作為金融、貿易、還有航運的中心這樣的一個地位。最後不用説了----“未來之門”,其實不僅僅是內地幫助香港更好的發展,而是互惠互利共創未來。

    首先還是讓我們先去推開香港大學的校門。

    今天上午,香港大學陸佑堂。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的陪同下,出席港大百週年校慶典禮。

    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百年港大,文明積澱,薪火傳遞,成就了今天的輝煌。在此,我代表中央政府對香港大學百年校慶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港大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致以美好的祝願!

    李克強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科技革命醞釀新的突破,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無論是鞏固和增強香港競爭力,還是促進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都需要發展和提升教育。相信港大和香港教育界一定能繼續發揮特色、融匯創新,為香港和國家的發展多育人才、多出成果、多做貢獻。

    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今年的、現在的香港大學,已躋身國際高等學府前列。這是香港的光榮,也是國家的驕傲。

    在這篇演講的最後,李克強引用了徐立之校長在港大百年校慶前夕致辭中的一句話,並用英語説:

    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我想引用徐立之校長在港大百年校慶前夕致辭中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説的,(英文:我想香港大學是香港、中國及全球的大學。)而剛才,徐立之校長再一次強調,香港大學是為香港、中國及全球而建立的。我重述徐校長的觀點。

    李克強説,港大是香港的大學,是中國的大學,是面向世界的大學,我堅信在下一個百年裏,港大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讓我們共同祝福港大,祝福香港,祝福祖國,謝謝大家。

    白岩松:33年前,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起始之年。那一年李克強考入北京大學就讀。33年之後,這位北京大學的文科畢業生,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參加了香港大學的百年校慶。這是內地和香港著名大學之間一種很奇妙的緣分。其實最值得關注的,還不是北大文科畢業生這樣的一個身份,我們還要關注他作為政治局常委訪港這樣的一個身份。

    為什麼要這麼説呢?從1997年7月1號香港回歸祖國,到現在14年之間,這是政治局常委第15次訪問香港。可見中央對香港的重視。不過對於媒體,包括民眾今天格外的一個點,就是李克強副總理在香港大學百年校慶上講話的後部分。不短的篇幅再用英文講話的這樣的一個細節。

    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入鄉隨俗。體現著對香港特色的一種尊重。因為香港官方的語言是英文和中文。其實這樣一種尊重也是用另外的方式,表達了對一國兩制的尊重。不過我們還是要關注一下香港人、香港大學人,如何看待這樣的一場中英文的講話。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下亞太中心站這倆天一直在採訪的記者沙晨。沙晨,你好。

    沙晨(本台駐香港記者):你好,岩松。

    白岩松:其實剛才的問題我已經問了,因為這次中英文的講話的確引起了媒體很多的關注。香港人怎麼看,香港大學人怎麼看?

    沙晨:首先説一下細節吧,我想最能體現他們態度的應該是在現場的掌聲了。當李克強副總理今天的演講發表完了之後,獲得了很多次熱烈的掌聲。其中一次就是你剛才提到的,李克強副總理在後半段的演講當中,用英語演講,引述了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的觀點獲得了掌聲。另外一次掌聲就是他説出來,送給香港教育界的一個大禮。中央政府每年會支持1000名香港大學師生來內地交流,學習、考察和科研。當然這個收益的面推而廣之,到香港整個的教育界。這是現場的一些反應。

    説到雙語演講,我想不僅僅是李克強副總理個人的一次“英語秀”。我想在香港大學這樣一個以學術和民主自由著稱的一個高校裏面,用這樣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來表達這樣的觀點,港大不僅是香港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是想透露一種信息,可能是用一種世界的眼光來看港大,看香港,看中國。而世界的眼光無疑要包括全面、理性、客觀、包容。畢竟現在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以這樣的態度來看香港、看中國。

    白岩松:沙晨,其實今天還有一個細節發生了,但是很多的媒體可能並沒有特別的放大。那就是李克強副總理給香港大學贈送了百年校慶的禮物,叫《中華再造善本》,這裡禮物你了解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在裏頭?

    沙晨:這個禮物確實有它特殊的含義。李克強副總理在參加今天港大百年校慶慶典活動之前,其實還見了一位人物,這位人物是在香港學界非常有名的饒宗頤先生。他是一位國學大師,今年已經94歲高齡了。李克強副總理和他的見面很短,只有十分鐘的時間,不過兩個人還是談了一些有關兩人的淵源。比如説您剛才提到的,李克強副總理作為北大學子,也是季羨林先生的學生。學界有“南饒北季”之稱,兩個人聊了一些話題,包括互贈了禮品,饒宗頤先生贈送給李克強副總理一些他新出的書籍。那麼説到這個《中華再造善本》,應該説是李克強副總理贈送的禮物之一了。還有一件禮物,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支持香港教育界和內地的交流。這兩件禮物我概括了一下,一個是送萬卷書,一個是行萬里路的機會。

    這兩個禮物應該説是和李克強副總理這次訪港的三個重點有關係。第一個經濟民生關注當下,第二個是著眼未來,推動兩地深化合作,那麼著眼未來的根本就在與人,而人又落到了第三個重點就是教育和青年。

    現在又回到了香港教育界目前普遍的一個關鍵詞叫做--“向北看”。就是北望神州和內地的關聯。因為現在在香港社會形成一個普遍的共識:內地基本就等於機會。

    岩松:好,非常感謝沙晨給我們帶來的報道,謝謝。接下來還要給大家陳述一些細節。香港大學它的這種學術的地位,其實是在全世界大學的排名當中,在亞洲的大學裏頭排名第一,超過了東大。這個地位還是相當高的。2009年的時候,它在內地招了273名學生。其中有13名狀元。2010年的時候招了284名學生,有10名狀元。今年更猛,招了291個學生,17名狀元。

    説到今天演講的禮堂,我的同事閭丘露薇也介紹了一個背景。在1887年的時候,孫中山先生入讀了香港大學前身----香港西醫書院,第一屆畢業生。五?的習醫生涯,自由開放的環境?讓他感受到西方文明社會優於當時中國封建帝制之處,從而思考救國救民之?。1923 ?春天應港大學生會之邀,在大禮堂進?題為《革命思想的誕生》的演説,就是今天百年校慶的地方。所以這也有助於我們去了解港大的歷史。不過我們的編導還專門為大家準備了一個片子,更詳細的去了解一下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這所近幾年屢次在國際大學排名榜上摘下亞洲第一的著名學府,內地人也越來越熟悉。這個夏天,更是如此。因為它今年在內地招生數字達到了291人,其中包括了17名省級第一名,26名市級第一名,可以説是大豐收。

    劉楠(本台駐香港記者)我現在所在的是香港大學的本部大樓,它也是香港大學歷史最悠久的一幢建築物,大樓于1910年奠基。我現在觸摸的這面紅磚墻,也已經經歷了一個世紀的風雨。

    100年前,時任香港總督盧嘉支持在香港建立一所英式大學。而當時的兩廣總督和省港工商界則期待成立大學能有助於中國人學習西方的科技,使中國自強。

    100年來,港大的命運,從來都與中國的命運緊密相連。1941年,二戰戰火蔓延到香港。港大師生有300多人返回內地,在醫療、水利、鐵路等方面支持抗戰。

    劉楠(本台駐香港記者):在本部大樓中,最著名的就要算香港大學的大禮堂--“陸佑堂”了。這裡可以同時容納450人,是香港大學最重要的集會場所。1923年,孫中山先生造訪母校的時候,就曾在這裡發表公開演講。

    從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中國現代女作家張愛玲、中國現代美學奠基者朱光潛,到著名實業家何鴻燊,從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人到香港政界、工商界、醫療界的中堅力量,香港大學為香港、為國家培育輸送了大批人才。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003年的SARS阻擊戰,也能夠看到香港大學研究團隊與內地科研人員並肩協作的身影。

    白岩松:任何一所好的大學,不在於大樓也不在於大門,而是在於大師和更大的境界。其實香港大學以及香港一些的其它大學,近些年來在內地給內地的一些大學帶來了一定的競爭。這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像一面又又一面鏡子一樣,也可以照出內地的很多大學需要更多進步,以共同進步的地方。

    好了,如果説香港大學的百年校慶,是今天媒體關注的李克強副總理訪港的一個重要行程的內容的話。在昨天。很多媒體都在關注的是中央政府挺港的政策。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六點三十六招,招招給力。香港媒體用這樣的字眼,報道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措施。8月17號,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併發表演講。

    李克強説,進一步發揮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優勢,發揮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在這篇題為《協力求發展,合作促繁榮》的主題演講中,李克強説道,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要求,中央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制定了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經貿金融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

    主要內容包括:大幅提升內地對香港的服務貿易開放水平;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支持香港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發揮香港在粵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六個方面,包含36條具體的措施,涉及經貿,金融,民生旅遊等多個方面。這被香港各界看做是中央政府惠港送出的大禮。

    梁愛詩(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關於“十二五”規劃,這次來的是最高領導人來給我們講解,而且他帶來了很多有利的消息,特別是怎樣發展人民幣離岸服務中心。

    香港文匯報也引用香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觀點,指出此次論壇“首次正面肯定香港離岸中心的地位,有效穩定香港民心。而且此次宣佈的新措施,例如容許人民幣回流投資,投資者無需在內地借錢,令銀行積存的人民幣流通,解決了香港金融風險危機。”

    而香港媒體也紛紛盛讚36條對提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大力支持。

    白岩松:香港今年上半年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説,其實也遇到了很大的一種挑戰,有一些機構也不斷地在下調香港GDP增長的速度,比如説從5.4調到5.2,還有人會認為可能只能完成4.0多,因為這種海外經濟的不確定性,包括一波又一波的這個危機,或者説那個危機對香港這樣一個非常國際化的經濟發展的很快的城市來説,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它的這樣的GDP的速度也會進行下調。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包括香港媒體以及內地很多的媒體,也把這次李克強副總理所帶來的這種中央的政策,依然當成一個“大禮包”來看,不過這個“大禮包”是雙向的,但是我們首先會看到它給香港帶來了好處。那我們要聽一聽,身在香港的時候如何去看待這樣的一個帶有“禮包”性質的一個政策呢?我們來聽一下中銀國際高級研究員,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顧問王春新對此的分析和看法。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員 王春新:我認為這次中央支持香港的六個方面,三十六條措施對兩地合作來講,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這裡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開拓了兩地高端服務業合作的新的機緣,1978年內地開放以來,跟香港的合作主要是商品貿易,2004年應該是一個服務貿易的開始,這次應該是高端服務重要的一個階段。另外一個是對香港的金融合作是一個新的突破。2007年香港有經濟高峰會,那個時候提出來香港要發展成為一個世界金融中心,但是要發展成為這麼一個中心的話,需要在人民幣方面的一個突破,特別是要建立人民的離岸市場。第三個方面,這些措施對中産階層,特別是基礎能源來講,是開放了技術的服務,對基層來講是中央保證供應香港的煤氣、自來水跟電這方面的情況,所以應該説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關心,對香港解決民生問題是有好處的。從總的來講,這次的措施對香港非常有針對性,一方面針對香港優勢發揮,另外一方面對香港必須改善的領域進行操作。

    白岩松:用“大禮包”這樣的一個詞彙,特容易讓人理解成一個內地給香港帶來的一種特別的優惠,其實在這次的所謂“大禮包”上你也恰巧能夠看到是雙方都會得利,雙方都會有好處,這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這樣一種相互支持的邏輯。舉一個例子來説,比如説關於人民幣的問題,我們現在都知道,你揣著人民幣到國際上,到其他國家去旅遊的時候你沒法兌換,但是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它不能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它需要一步步去走。那麼目前這種新的政策,有助於人民幣在邁出國境的過程當中,香港已經提前去扮演著這種橋頭堡、橋梁的角色。等於説中國人民幣、大陸人民幣、內地人民幣的這樣一個可自由兌換又向前邁出了一步,這其實對內地的發展來説,當然也是有好處的。

    當然也不僅僅如此,我不能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關於服務貿易這方面的領域,你看香港的薛鳳旋他認為,服務貿易涵蓋的金融、經濟、醫療、物流、律師等範疇,隨著中國崛起是全球最新發展,意味中國並非單一工廠,需要多元化的服務走向世界,也歡迎世界的服務業走入中國,而香港恰好擁有國際網絡資金企業,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進一步踏入內地的市場。

    你比如説,我舉一個例子,在這個政策當中,其中就涉及到醫療的時候,就會允許更多的香港的這種,包括獨資的這種機構來內地的一些地方去辦治療、醫院等等,你想想會不會對我們這种醫療産生一種競爭,而是一種良性的競爭,讓我們有一種更好的進步。

    好接下來會談到人民幣等等,我覺得我們還要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這裡涉及到的政策當中的民生性,它並不僅僅高端的政策有,但是涉及民生的也有,比如説,確保向香港穩定供應糧食、肉類、蔬果等等,加強粵港供水、供電、供氣等等網絡合作,讓更多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都表達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心。其實對於內地的這種發展來説,也同樣是有好處的。

    這就涉及到了這一次李克強副總理訪港的民生的特性,見人談事,關注民生,了解一下。

    今天上午9點15分,在參加香港大學100週年校慶典禮前,李克強先來到香港大學陸佑堂一層休息室,為的是會見一位國學大師饒宗頤,所謂“北季南饒”,所指的正是季羨林老先生和饒宗頤老先生,饒先生已經94歲高齡。

    備受矚目的李克強副總理香港之行,每一次會見都格外引人關注,昨晚特區政府歡迎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晚宴上,走到一位女士身邊時,突然停下了腳步,主動穿過人群與她握手,這位女士就是黃福榮的姐姐黃月秀。

    黃福榮大家更習慣於親切地稱呼他“阿福”,曾經是香港的一位貨車司機,一直熱心公益事業,2010年他來到青海玉樹的一所孤兒院做義工,地震發生後,為了營救三名被困的兒童,不幸罹難。

    孤兒院副院長 阿周:就是挖出來一點的時候,我就説阿福,你堅持一下,我馬上救你了,他卻説,孩子和老師救出來了沒有……

    昨天,李克強與黃月秀傾談了一分多鐘時間,這一分多鐘也是感動了全場,事實上李克強在16號中午剛剛抵港時就曾説,希望與香港各界人士和市民進行接觸交談,盡可能多走走、多看看、多聽聽,而當天在九龍地區的半日行程,都留給了普通市民。

    記者:李克強由曾蔭權等陪同前往東華三院黃祖棠社會服務大樓考察,在長者地區中心及護理安老院,李克強饒有興致的觀看老人們的手工製作,高興地接受他們贈送的小手工藝品。李克強特意前往觀塘平田村探望居民,在退休工人楊修舉家,李克強同他們一家人愉快地拉起家常。

    在藍田麗港城,李克強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工程師郭桂明的家,詳細詢問他們一家的工作和生活狀況。

    而這天下午,李克強還專程前往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了解香港公屋、居屋的建設,運轉和資金保障等情況,受訪的香港市民對記者表示,他的友善讓我印象深刻。

    白岩松:過去曾經有一個評論説,説到香港的文化的時候説除了“金庸”就是“平庸”,我們今天知道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説法。學界有這樣的一個説法,僅僅就有一個饒宗頤您就沒人敢説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可見他的地位,那麼李克強副總理去見他體現著更多的對香港非常清醒的認識以及尊重,更值得關注的是跟很多普通人這樣的一個交流,套用《環球時報》這樣的一個評論來説,可能中央沒有願望把香港變成第二個深圳,或者説上海,但是香港的未來關鍵要靠香港人自己。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