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尼泊爾國家概況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12: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名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

  面積 147181平方公里。

  人口 約2700萬,有拉伊、林布、蘇努瓦爾、達芒、馬嘉爾、古隆、謝爾巴、尼瓦爾、塔魯等30多個民族。尼泊爾語為國語,上層社會通用英語。居民86.2%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其他宗教人口占2.2%。

  首都 加德滿都 (Kathmandu),人口約70.19萬 (2001年數字)。月平均最高氣溫 29℃(7月),月平均最低氣溫2℃(1月)。

  國家元首 總統拉姆巴蘭亞達夫(Ram Baran Yadav),2008年7月23日就任。

  重要節日 議會宣言頒布日:5月18日。共和國日:5月29日。德賽節(Dashain):又稱大德賽節(Bara Dashain)、十勝節(Vijaya Dashami),是民間最大節日,在10月,共15天,全國放假7天。

  簡況 內陸山國,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鄰中國,其餘三面與印度接壤,國境線全長2400公里。全國分北部高山、中部溫帶和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北部冷季最低氣溫為-41℃,南部夏季最高氣溫為45℃。

  公元前6世紀建立王朝。1769年,興起于中西部地區的沙阿王朝征服加德滿都谷地,開始有年代準確、資料翔實的歷史。1814年英國入侵後,迫使尼將南部大片領土割讓給印度,並在尼享有多種特權。1846至1950年,拉納家族依靠英國支持奪取軍政大權,並獲世襲首相地位,使國王成為傀儡。1923年英承認尼獨立。1950年,尼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反對拉納家族專政的群眾運動和武裝鬥爭。特裏布文國王恢復王權,結束拉納家族統治,實行君主立憲制。1960年,馬亨德拉國王取締政黨,實行無黨派評議會制。1990年全國爆發大規模人民運動,比蘭德拉國王被迫實行君主立憲的多黨議會制。2008年,尼舉行制憲會議選舉,選後産生的制憲會議宣佈成立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政治 1996年,尼共(毛主義)宣佈退出議會,開展人民戰爭。2001年6月,發生王室血案,比蘭德拉國王等王室成員遇害,比的胞弟賈南德拉登基。2002年5月,賈南德拉國王解散議會。2005年2月,賈南德拉國王親政。2006年4月,尼主要政黨組成的“七黨聯盟”與尼共(毛主義)聯合發起反國王街頭運動。國王妥協,宣佈恢復議會,還政于政黨。5月,議會通過宣言,剝奪國王權力,將“尼泊爾國王陛下政府”更名為“尼泊爾政府”。8月,“尼泊爾王國”改稱“尼泊爾”。11月,政黨政府與尼共(毛主義)簽署《全面和平協議》,宣佈結束11年的武裝衝突。2007年1月,議會頒布臨時憲法,組建包含尼共(毛主義)的臨時議會,尼共(毛主義)回歸政治主流。4月,成立包含尼共(毛主義)的臨時政府。

  2008年4月,制憲會議選舉順利舉行。尼共(毛主義)成為第一大黨。5月,制憲會議首次會議通過決議,宣佈建立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廢黜國王。7月,制憲會議分別選舉拉姆巴蘭亞達夫、帕拉馬南達賈阿和蘇巴斯內姆旺為總統、副總統和制憲會議主席。8月,制憲會議選舉尼共(毛主義)主席普拉昌達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首任總理。成立以尼共(毛主義)為首的、包括尼共(聯合馬列)、馬德西人民權利論壇等黨的聯合政府。

  2009年5月3日,尼共(毛主義)在尼共(聯合馬列)等主要盟黨抵制的情況下,在內閣會議上決定解除時任尼軍參謀長卡特瓦爾職務,引發各方強烈反應。尼共(聯合馬列)等盟黨退出政府。亞達夫總統宣佈留任被政府解職的尼軍參謀長。4日,尼共(毛主義)主席普拉昌達辭去總理一職。23日,尼共(聯合馬列)領導人馬達夫庫馬爾尼帕爾當選總理。25日,尼帕爾宣誓就職。

  2010年6月30日,尼帕爾總理宣佈辭職,尼制憲會議連續舉行16輪總理選舉未果。2011年初,尼各黨修改了選舉規則,尼制憲會議于2月3日舉行總理選舉,尼共(聯合馬列)主席賈拉納特卡納爾在尼共(毛主義)支持下當選總理,2月6日宣誓就職。3月4日,尼共(毛主義)選派四名黨員加入新內閣,尼組建聯合政府。

  【憲法】 2007年1月,頒布臨時憲法,組建包含尼共(毛主義)的臨時議會;全面剝奪國王行政權力,首相掌握行政大權並暫代國家元首之職。3月,臨時議會通過臨時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通過制憲會議選舉在尼實行聯邦民主制。12月,通過第三修正案,宣佈尼為聯邦民主共和國,由制憲會議首次會議正式核準。2008年7月,通過第五修正案,規定總統、副總統、總理由制憲會議簡單多數選舉産生;制憲會議簡單多數可彈劾總理,2/3多數可彈劾總統和副總統。

  【議會】 制憲會議為最高立法機構,主要職責是制定新憲法。共601席,主要政黨席位分配如下:尼共(毛主義)239席,大會黨114席,尼共(聯合馬列)109席,馬德西人民權利論壇(民主派)28席,馬德西人民權利論壇25席。制憲會議主席蘇巴斯內姆旺(Subas Nemwang)。

  【政府】目前,新內閣共有7名成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巴拉特莫漢阿迪卡裏(Bharat Mohan Adhikari)、副總理兼信息通訊部長克裏什納巴哈杜爾馬哈拉(Krishan Bahadur Mahara),國防部長比什奴鮑德爾(Bishnu Poudel) 、教育部長甘加拉爾圖拉達爾(Ganga Lal Tuladhar)、物資計劃與工程部長陶普巴哈杜爾拉雅馬吉(Top Bahadur Rayamajhi)、和平與重建部長巴爾沙曼彭(Barshaman Pun)、旅遊與民航部長卡德加巴哈杜爾比什沃卡馬(Khadga Bahadur Biswokarma)。

  【行政區劃】分5個發展區(Development Region),14個專區(Zone),36個市(Town),75個縣(District),3995個村(Village)。

  【司法機構】法院分為三級: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和縣法院。其中上訴法院16個,縣法院75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拉姆普拉薩德斯雷斯塔(Ram Prasad Shrestha),2010年3月上任。設總檢察長一名,現代理總檢察長科姆普拉薩德達哈爾(Khem Prasad Dahal),2010年6月上任。

  【政黨】有70多個黨派,主要包括:

  (1)聯合尼泊爾共産黨(毛主義)[Unified Communist Party of Nepal (Maoist)]:即尼共(毛主義),1994年從尼共(團結中心)分離出來後成立。強調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目標是在尼建立人民共和國。1996年2月,在尼中西部邊遠山區發動人民戰爭,走上武裝奪權道路。2001年底,被尼、美政府宣佈為恐怖組織。2001年和2003年曾同政府兩次舉行和談。2005年11月,同“七黨聯盟”聯手反對國王。2006年4月反國王獲勝後,同政府舉行多次和談。11月,同政府簽署《全面和平協議》,停止武裝鬥爭。2007年1月,加入臨時議會,回歸政治主流。2008年4月制憲會議選舉後,成為尼第一大黨。2009年1月,與尼共(團結中心-火炬)合併,改為現名。主席普什帕卡瑪爾達哈爾普拉昌達(Puspa Kamal Dahal ‘Prachanda’)。

  (2)尼泊爾大會黨 (Nepali Congress) :1947年1月成立。主張鞏固多黨民主,建立民族團結並保持相互信任與合作,堅持不結盟。1999年7月,組建中央工作委員會,主席吉裏賈普拉薩德柯伊拉臘(Girija Prasad Koirala)。2002年6月,謝爾巴哈杜爾德烏帕(Sher Bahadur Deuba)成立大會黨(民主)並自任主席,大會黨分裂。2007年9月,大會黨與大會黨(民主)合併為大會黨。現任主席為蘇西爾柯伊拉臘(Sushil Koirala)。制憲會議選舉後,成為尼第二大黨。

  (3)尼泊爾共産黨 (聯合馬列) [Nepal Communist Party (Unified Marxist– Leninist ) ] :由尼共(馬)和尼共(馬列)于1991年1月合併而成。主張多黨民主,建立法制、自由和開放的福利國家。1998年3月分裂為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馬列)。2002年2月,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馬列)兩黨合併。主席為賈拉納特卡納爾(Jhala Nath Khanal)。制憲會議選舉後,成為尼第三大黨。

  【重要人物】 拉姆巴蘭亞達夫,尼泊爾總統。1948年2月4日生於尼泊爾南部特萊地區的達奴沙縣。1964年加入大會黨附屬的尼泊爾學生聯盟,此後成為大會黨黨員,並擔任該黨達奴沙縣委委員。1980-1982年,成為大會黨著名領導人畢普柯伊拉臘的私人醫生。1990年,因參加第一次“人民運動”被捕入獄。1991年和1999年兩度當選國會議員。1996年,被任命為大會黨中央委員。在大會黨執政期間曾任衛生國務大臣,兩次出任衛生大臣。2007年9月,大會黨和大會黨(民主)宣佈合併,亞成為三名總書記之一。2008年4月,尼舉行制憲會議選舉,亞當選為制憲會議議員。7月21日,當選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首任總統,23日宣誓就職。

  賈拉納特卡納爾,尼泊爾總理。1950年3月20日出生於尼泊爾東部伊拉姆縣,係尼共(聯合馬列)創建人和主要領導人之一。青少年時代即對政治表現出濃厚興趣,1975年創立“全尼共産主義革命協調委員會”,1978年該委員會改組成立尼共(馬列),1982年開始擔任尼共(馬列)總書記。國王統治時期因政治問題多次被捕入獄。1990年尼實行君主立憲後,曾任政府農業、土地改革、信息通訊、森林及環境大臣。1991年,尼共(馬列)與尼共(馬)合併重組為尼共(聯合馬列)後,卡繼續出任黨主要領導人。2008年4月當選制憲會議議員。2009年2月當選尼共(聯合馬列)主席。2011年2月3日,在制憲會議總理選舉中成功當選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第三任總理,2月6日宣誓就職。

  經濟 農業國,經濟落後,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初起,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經濟政策,但由於政局多變和基礎設施薄弱,收效不彰。嚴重依賴外援,預算支出三分之一來自外國捐贈和貸款。外匯儲備2533.6億盧比(約合34.7億美元),外債達3868億盧比(約合53億美元)。

  國內生産總值(2009/2010財年):16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2009/2010財年): 562美元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2009/2010財年): 3.5%

  貨幣名稱:尼泊爾盧比(Nepalese Rupee)

  匯率:1美元=73盧比

  通貨膨脹率(2009/2010財年):10.4%

  (注:尼泊爾財政年度起于上年度7月16日,止于下年度7月15日。)

  【資源】有銅、鐵、鋁、鋅、磷、鈷、石英、硫磺、褐煤、雲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鎂礦、木材等,均只得到少量開採。水力資源豐富,水電蘊藏量為8300萬千瓦,約佔世界水電蘊藏量2.3%。其中2700萬千瓦可發展水力發電。

  【工業】基礎薄弱,規模較小,機械化水平低,發展緩慢。主要有制糖、紡織、皮革製鞋、食品加工、香煙和火柴、黃麻加工、磚瓦生産和塑料製品等。2009/2010財年,工業增長3.9%,佔GDP的15.1%。

  【農業】2009/2010財年,農業增長1.2%,佔GDP的35%。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約80%。耕地面積為325.1萬公頃。

  【旅遊業】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自然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徒步旅遊和登山業比較發達。2009/2010財年,接待遊客60.3萬人,增長18.2%。赴尼旅遊的主要為亞洲遊客,其中以印度遊客居多,其次為西歐和北美遊客。

  【交通運輸】 以公路和航空為主。截至2008年3月中旬,公路總長17982公里,其中瀝青路面5502公里。有各類機場45個,直升機停機坪120個。除首都有一國際機場外,其餘為簡易機場。全國有一家國營的尼皇家航空公司、6傢俬營航空公司和一傢俬營直升飛機公司。國內主要城鎮有班機通航。同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孟加拉國、文萊、新加坡、中國香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德國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通航。

  【財政金融】 2009/2010財年前8個月,總支出1462億盧比,同比增長27.4%;總收入1055億盧比,同比增長25.2%,其中稅收收入931億盧比,非稅收收入124億盧比,分別增長36.7%和23.2%。

  【對外貿易】2009/2010財年前8個月,外貿總額為2941.5億盧比。出口404.1億盧比,同比下降8%。進口2537.4億盧比,同比增長43.9。貿易赤字達2133.3億盧比,同比增長61.2%。主要貿易夥伴有印度、美國、德國等。主要進口商品是煤、石油製品、羊毛、藥品、機械、電器、化肥等,主要出口商品是蔬菜油、銅線、羊絨製品、地毯、成衣、皮革、農産品、手工藝品等。

  【外國直接投資】2008/2009財年,新增230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協議項目總額62.45億盧比。主要投資國為印度、中國、日本。

  【外國援助】近年接受外援情況如下(單位:億盧比)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

  總 額     381.52    209.24     370.2      491.8     479.8

  無償援助    253.93    182.64     308.6      410.6    430.9

  貸 款     127.60    26.60      61.6      81.2     48.8

  主要援助國和國際組織是:德國、法國、瑞士、荷蘭、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中國、沙特阿拉伯以及援尼財團(包括美、日、德、英、法等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等。

  【醫療衛生】全國有醫院不到100所,醫生約2000人。

  軍事 只有陸軍,參謀長為查特拉曼辛格古隆(General Chhatra Man Singh Gurung )。實行志願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一般為15年。總兵力6.8萬人,編成23個旅。有警察4.7萬人。

  教育 有5所大學:特裏布文大學、馬亨德拉梵文大學、加德滿都大學、博克拉大學、普爾阪查爾大學。其中特裏布文大學下設60所直屬分院、5座研究中心和134所私立分院。 2009/2010財年,有學校4.5萬所,在校學生653.4萬,教師16.5萬。

  新聞出版 註冊發行報刊約4614份,其中日報340份,週報1661份,雙週刊319份,月刊1397份。其中尼文報刊3186份,英文376份,印地語14份。發行量最大的兩份日報均為官方報紙:《廓爾喀報》,尼泊爾語,1902年創刊;《新興尼泊爾報》,英語,1965年創刊。此外還有《加德滿都郵報》和《康提普爾》等多種日報。

  尼泊爾國家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62年4月。

  尼泊爾廣播電臺為官方電臺,成立於1951年,用尼泊爾語和英語廣播。

  尼泊爾電視臺創建於1984年,1985年12月28日在首都開播,目前每天播放18個小時,通過衛星傳送。尼共有7家電視臺,包括5傢俬營電視臺。 共有15個電視頻道,其中13個為私營。

  對外關係 奉行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印兩大鄰國友好關係。重視加強同美、英等西方國家關係,爭取經援和投資。積極推動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發展。2004年加入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BIMSTEC)。截至2011年3月,已同130個國家建交。

  【同中國的關係】參見“中國尼泊爾雙邊關係”

  【同印度的關係】1947年6月兩國正式建交。印是尼最大貿易夥伴和重要援助國,尼印實行開放邊界。2010年1月,印外長克裏希納訪尼。2月,尼泊爾總統亞達夫訪印。2011年1月,尼泊爾總統亞達夫再次訪印。

  【同美國的關係】1947年4月,尼美建交並簽訂友好和商務條約。2010年8月美國負責南亞和中亞事務的代理助理國務卿幫辦柯什普訪尼。2011年2月,美國副國務卿奧特羅訪尼。

  【同聯合國的關係】2007年1月,安理會通過關於尼問題的決議,成立駐尼政治特派團(UNMIN),協助尼各方推進和平進程。UNMIN歷經數次延期,于2011年1月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