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故宮被指私自拍賣五件宋代書札(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09: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何栗《屏居帖》

    富弼《兒子帖》

    石介《與長官執事帖》

    左膚《與通判承議札》

    呂嘉問《與元翰札》

    中國青年報8月4日電 自展品遭竊事件之後,北京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博物院”)一直未走出輿論監督的聚光燈。近日,一則名為《故宮珍貴文物疑遺失!》的網帖,令身處“多事之秋”的故宮博物院,因被指私自拍賣館藏珍貴文物“創收”而再遭質疑。

    該網帖引用著名文物鑒定家裴光輝的日記指出,故宮博物院曾于1997年拍得並收藏了五件一度流失海外的北宋珍貴書札,但該批書札于2005年再次“現身”文物拍賣市場,並以超過1997年購入價3倍的價格,被拍出易主。

    “故宮有何權利將當年動用公帑購藏的國有文物拍賣?”成為該網帖質疑的焦點。

    中國青年報記者針對此事,向故宮博物院求證。今天,故宮方回應中國青年報表示:“故宮從來沒收藏過網帖中所稱的五件北宋書札。”

    “故宮拍賣館藏文物?”

    今年5月16日,一位名為“湘江漁隱”的網友發帖稱,故宮博物院于2005年,曾涉嫌將其珍貴的館藏文物——五件北宋名人書札交拍賣行“炒賣創收”。其質疑的主要依據,是裴光輝先生的《格古日記》。

    中國青年報記者登錄裴光輝個人主頁後發現,2005年9月18日,確有一篇名為“故宮拍賣館藏文物?”的日記。作者在日記中寫道:“有件藏在心裏數月的事,實在是不吐不快,但説出來必定令人吃驚: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否將館藏珍貴文物拿出來拍賣?”

    日記原文稱,在今年(指2005年——記者注)6月19日結束的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賣會上,有五件北宋名人書札以2227.5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這五件北宋名人墨寶分別是富弼的《兒子帖》(成交價462萬);呂嘉問的《與元翰札》(成交價346.5萬元);左膚(又作“左膚”——記者注)的《與通判承議札》(成交價484萬元);何栗的《屏居帖》(成交價385萬元)和石介的《與長官執事札》(成交價550萬元)。

    “這五通書札,原為著名書畫鑒定家張珩藏品,後……漂流海外。1996年國內藏家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50萬美元購回,使墨寶榮歸故里。1997年,這五件北宋名人墨寶出現在北京翰海1997春季拍賣會上,以總價682萬人民幣拍賣成交,得主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日記中説。

    “令人奇怪的是:8年前已被北京故宮博物院購藏的珍貴文物,如今怎麼又出現在拍賣行,並且以高出當年3倍多的價格售出?”作者在日記中質疑,“如情況屬實,則是一起嚴重的違法事件。故宮應不至於利令智昏到了將館藏珍貴文物拿出來拍賣的程度?”

    日記末尾還附有五件書札的圖片及各自的尺寸信息。

    在北京瀚海拍賣有限公司網站上,記者查得在瀚海1997年、2005年兩屆春季拍賣會上,編號分別為618~622及1367~1371的這五件北宋書札,其成交價均與裴光輝日記中所稱的一致。

    為核實情況,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絡到了上述日記的作者裴光輝。裴光輝告訴記者,日記確係自己所寫,而日記中聲稱的“故宮于1997年購藏五件北宋書札,2005年又以賣主身份拍出”以及兩次拍賣的詳細價格等信息,“來源於我的故宮朋友和我自己的調查。”

    但裴光輝同時表示,此事已過多年,為慎重起見,需要再落實一下相關信息,“大約一週之內可以給出答覆。”

    經記者查詢,裴光輝曾任文化部直屬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專長領域為器物、字畫,著有鑒賞專著20余種,現為獨立文物鑒定人。

    故宮否認“炒賣回流文物”

    故宮博物院是否真如網帖中所説“炒賣回流文物”?

    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故宮博物院公關外聯科。該科室今天向記者回應:“這五件宋代書札不是故宮博物院的藏品。”

    記者又致電兩次交易的“中間人”——北京瀚海拍賣有限公司,希望求證1997年及2005年兩次拍賣的買賣雙方信息。但該公司一名張姓經理向記者表示,依據《拍賣法》的相關規定,“委託方和買方都是保密的。”

    但記者查詢北京瀚海拍賣有限公司的官方主頁後發現,在2004年11月6日一篇題為“十年春與秋”的公司新聞上明確寫道:1997年春天,北京文物公司從美國拍賣會上競得北宋5件名人書札。

    “這些書札曾經譚敬、張珩等收藏名家遞藏,見著于徐邦達先生《書畫過眼要錄》。徐先生重睹舊物,感慨道:‘稱之國寶,實不為過。’”該主頁新聞寫道,在該公司同年的春季拍賣會上,“故宮博物院以660萬元和170萬元的高價,委託競投到宋代五件名人書札和元代楊遵的《臨張伯英二王四帖》。”

    上述新聞曾被新華網北京頻道以《金融風暴中的拍賣》為題轉載。

    2004年《榮寶齋》第3期上的《國寶回歸話成就》一文中同樣指出,這批珍貴的北宋書札在歸國之後的首個“東家”,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北宋時期的書札已經是鳳毛麟角,顯得十分珍貴。其中北宋富弼的行書《兒子帖》、左膚的行書《與通判承議札》、何栗的行草書《屏居帖》、石介的行楷書《與長官執事札》、呂嘉問的行書《與元翰札》,在歷史上是五通著名的書札,曾經被多次著錄,並經過著名鑒定家、收藏家張珩先生鑒定收藏,後流落到美國。北京翰海公司1997年春季拍賣會從紐約徵集到,故宮博物院以680萬元購得。”

    為進一步核實信息,記者又查閱了故宮博物院官方主頁,發現在“院史編年”下設的“歷年文物入藏”中,1998年有“收購宋人書札5件”入藏。

    當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此事向故宮博物院公關外聯科詢問時,得到的答覆沒有變化。北京瀚海拍賣有限公司張經理也一直否認故宮博物院曾拍走過這五件書札。

    張經理還表示,這幾件書札已被拍賣過多次,“拍賣一定是循環的,不管是誰買走的,我們從他手裏要過來再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書札去向成“謎”,專家關注事態發展

    截至發稿,經記者多方查詢,此五件書札的去向依然不明。

    據《北京晨報》等媒體報道,2005年瀚海春季拍賣會古代書畫專場共推出176件拍品,而這五件書札在拍賣會上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文物保護法》第44條規定,禁止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將館藏文物贈與、出租或者出售給其他單位、個人。

    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的幾位文物界專家均表示關注事態進展。

    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李曉東都向中國青年報表示,查清此事的虛實是第一步。

    截至發稿,這五件曾被徐邦達先生譽為“國寶”的書札的棲身之處,仍難以查詢。記者只在瀚海拍賣有限公司的網站上發現這樣一則信息:事隔4年之後的2009年,在瀚海拍賣公司于該年11月舉行的十五週年慶典拍賣會拍品列表上,《與元翰札》等五件宋代書札又位列其中。本報記者 王夢婕 實習生 梅軼竹

責任編輯:黃田園

熱詞:

  • 故宮
  • 私自拍賣
  • 宋代書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