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評論:重建公眾信任 從事故善後開始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6日 03: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社論

  如果説嚴重的事故本身,重創了人們對鐵路安全的基本信任;那麼,重建民眾的信任就成為鐵路部門接下來要做的核心工作。

  “7-23”動車追尾事故開始轉入善後階段。昨晚,許多溫州市民自發地聚集在溫州世紀廣場,為“7-23”事故死難者默哀。而與此同時,該事故的遇難人數兩度更新,已增至39人。

  如果説嚴重的事故本身,重創了人們對鐵路安全的基本信任;那麼,重建民眾的信任就成為鐵路部門接下來要做的核心工作。

  需要重申的道理是:重建信任,要從善後的第一秒開始。在善後過程中,有關部門的處置如果失當,則會讓這種不信任的情緒更加蔓延。

  首先,事故原因的徹查,讓真相浮出水面。現在從普通民眾到行業專家,對這一事故的發生都備感疑惑。一起“不可能”發生的事故何以發生?行車安全系統為何失效?列車調度管理是否到位?在“黑匣子”已經找到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應該儘快調查原因,負責任地給出事故真相,不掩蓋、不諉過,並據此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這是獲取公眾諒解和信任的基礎。

  當前,國務院已經組成了調查組,而根據相關規定,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應該由檢察機關派員同步參與調查。人們期待,事故原因儘快查明,因為,調查的同時,其他動車運行並未停止,這次事故發生的原因儘快找到,或許可以類推是否存在相似事故隱患,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其次,是各項信息的及時透明發佈。鐵道部門已經召開了一次發佈會,但公眾的很多疑問都沒有得到及時合理的解釋。比如,列車頭的掩埋問題。鐵道部發言人稱“主要是為了便於搶險”,但他同時又透露掩埋不是鐵道部門的決定,那到底是哪個部門、為什麼掩埋?掩埋之後,會不會給後續的事故原因調查帶來不利影響?

  另外,還有傷亡人數問題,事故已經過去兩天,按説統計出到底遇難多少人,應該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況且是在購票實名制的動車上。一份民間的遇難者名單已開始在網絡上流傳。這些信息是否準確,當然需要官方的核實,有關方面理應參照慣例,像對待空難事故那樣,儘快正式公佈遇難者名單。

  其三,對死傷者的賠償問題。據新華社報道,現在溫州方面已經安排了57個工作小組一對一接待遇難者家屬,做好安撫接待工作,穩定遇難者家屬情緒。確實,現在有些死難者家屬情緒非常激動,需要安撫、疏導。但是,僅有這些工作是不夠的,應該儘快拿出詳細的賠償方案,僅一句“合理合情合法做好賠償工作”,還不能讓公眾滿意。

  更重要的是,鐵路部門要從這次事故中真正汲取教訓,拿出可以讓公眾放心的整改方案。從很多乘客的反映來看,這起事故暴露出的問題是全方位的,嚴重的安全隱患不説,還有很多細節反映出鐵道部門日常管理的欠缺。比如,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動車座位沒有安全帶,導致一些乘客碰撞外傷;事故發生後,動車包廂門打不開,玻璃敲不碎;車廂內缺少救生錘;乘客逃離列車後,高架橋軌道兩側本可作為逃生通道,但失修嚴重,增加了逃離難度……

  1998年6月,德國ICE列車884號車次從慕尼黑開往漢堡,途中因輪箍破裂發生事故。之後德國降低時速,更換所有車輪,還把所有列車的車窗更換為在緊急時可用錘子擊破的玻璃窗。德鐵向每名遇難者家屬發放3萬馬克,2名官員1名工程師被控誤殺罪。

  “病去如抽絲”,要讓民眾重新建立對中國鐵路的信任,當從善後的一點一滴做起,謹慎而為。這起事故會如何善後?全國民眾都睜大眼睛看著。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善後
  • 事故
  • 事故
  • 公眾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