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半年國企效益增幅超20% 中小民企居利潤洼地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2日 14: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7月22日電(財經頻道 陳璞)今年上半年,傳統行業中的中小民營企業備受銀根緊縮和通脹壓力的困擾,由於利潤空間被擠佔而處境艱難,與之相比,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卻賺得盆滿缽滿。

  根據財政部7月19日所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主要效益指標同比繼續保持20%以上增幅,其中,實現利潤總額11256.8億元,同比增長22.3%。

  中小民營企業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相比,效益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傳統行業難賺錢 多重壓力下中小民企遭遇發展困境

  在2011中國(重慶)民營經濟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披露説,中國民營經濟總量已佔到GDP的50%以上。而據發改委7月21日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持續較快增長,所佔同期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也已經達到58.8%。

  儘管如此,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所賺取的利潤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相比卻是相形見絀。

  去年8月,工商聯公佈了“2010中國民營企業500家”榜單。工商聯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500家最大民營企業的利潤加起來還不如中國移動和中國石油2家央企的凈利總和,而這500強企業中,有308家來自製造企業。

  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相比,中小民營企業大多集中在加工製造業的低端環節,産品附加值低、利潤空間小。正因為此,它們對於經濟環境的變化也甚為敏感。今年以來,通脹壓力不斷加大,銀根又再次緊縮,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中小民營企業感到難以為繼。

  《廣州日報》7月19日報道稱,該報東莞新聞熱線近半個月來,關於企業倒閉或者工人討薪的消息急劇上升一倍有餘。而隨著資深玩具企業“素藝”和紡織企業“定佳”的突然倒閉,更是讓東莞企業界開始擔憂“製造業寒流”是否再次來襲。

  在長三角,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據《理財週報》6月27日的報道,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的會長周德文估計,40%的中小企業在年底會處於半停工狀態,如果外部環境和政策方向在下半年沒有發生改變,那下半年半停工的中小企業將會增加20%。

  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原材料漲價,這三大因素已經聯手擠佔了中小企業微薄的利潤空間,而融資環境的惡化則進一步把許多中小企業推向了絕境。

  京都天華會計師事務所也在近日公佈的2011《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中稱,受緊縮政策的影響,截至到6月底的數據顯示,31%的企業認為融資變得更加困難,而這一數據較2010年上升了19%。京都天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兼董事長徐華表示,2011年上半年,部分中小企業面對訂單減少、成本增加及融資困難的多重壓力,發展遇到困境。

  利潤空間被擠佔 部分企業利用主業套現轉投資産市場

  由於投資製造業等傳統産業錢難賺,大量的民間資本開始轉而流向樓市和金融市場。

  據2011年7月19日《中國經濟週刊》的報道,浙江省工商聯研究室主任周冠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目前大部分大型民營企業的資本配比基本為主業、房地産、金融證券投資三分天下,隨著後兩塊投資比例越來越高,而且收益可觀,已經進一步限制了民間資本對主業的投資。

  典型如寧波雅戈爾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服裝類企業,卻被浙江資本界戲稱為“最不務正業”的企業,因為目前其在房地産業和股權投資領域的投資比例和收益早已超過傳統服裝業。

  為了追逐高額利潤,不少製造業企業開始把主業作為融資平臺,套取資金後再投入資本市場。

  “太多中小企業採取機會主義做法,投機性太強。負債率過高,遇到一點波動就出事,不足為奇。這個特點,浙江私營企業最為突出。”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在7月20日接受採訪時告訴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説,很多中小企業背負著銀行貸款、民間借貸、企業三角債,負債率很高,並且大量挪用資金投入資産市場投機,只要銷售和現金流稍有差池企業便陷入困境。

  據《經濟參考報》在今年1月7日的報道,福建七匹狼控股集團執行總裁陳欣慰認為,傳統製造業企業採取這樣的資本佈局也是不得已為之。一方面,一般性製造業總體的平均利潤在15%左右,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上漲和外商壓價,加上人民幣升值,幾乎把利潤抵消殆盡;另一方面,傳統産業市場份額基本劃定,擴大産能和市場布點未必就能增加多少市場份額。

  對於這樣的結果,杭州市蕭山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倪國田曾在去年4月向《人民日報》記者坦言,表面上看是民間資本的錢太多了,實質上還是民間投資的範圍太窄了。高利潤行業限制太多,民間資本很難進入。

  今年4月,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高蕊也在《中國中小企業雜誌》上撰文稱,保守估計,民間資本最為活躍的溫州地區現在有8000億元民間資本沒有出路,和企業發展中最大難題之一的融資難形成鮮明的對比。究其根源,還是民營資本投資出路少。文章還稱,在全社會80多個行業,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的只有41個,民間投資在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所佔比重非常低。

  佔據壟斷行業 國企觸角再向産業鏈兩端延伸?

  7月7日,財富中文網發佈了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我國有61家公司進入排行榜。這61家公司多在石化、電力、金融、鋼鐵、電信、交通運輸等領域,去年總收入28906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47.8%。而這其中,只有深圳華為公司和江蘇沙鋼集團兩家是民營企業。

  相比民間投資領域有限,一些壟斷行業卻在不斷擴張。

  2010年,國家電網就先後將許繼電氣和平高電氣納入麾下,此舉也引來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強烈反對。

  中機聯一度通過《中國工業報內參》向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等機構呼籲制止國家電網的收購行為,認為收購上遊製造商企業,形成自産自銷的模式,有壟斷之嫌,並可能對行業中的其他企業發展造成傷害。

  很多企業也開始擔心,如果壟斷行業都把“觸角”不斷向産業鏈的上下兩端延伸,民營經濟的生存空間很可能會越來越小。

  去年4月,《人民日報》就曾刊發中央黨校專家的文章吁打破國企壟斷。文章稱,目前中國有些行業和業務既不關係國家安全,又不具有自然壟斷性,但一些企業卻依靠行政權力形成了壟斷地位。文章認為,壟斷的存在,侵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終也將導致相關企業失去生機和活力。

  不過,商務部研究眼副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採訪時則對壟斷行業向民營開放有所擔憂,他認為,國企本來就該集中到資本和技術密集度高的行業。壟斷行業假如交給民營企業,只會因為産業集中度大大降低,談判地位急劇衰弱而導致向國外付出更高代價進口資源,同時,一部分已經躋身世界前列的産業也可能因此被扼殺掉。

責任編輯:張毅

熱詞:

  • 國企
  • 效益增幅
  • 中小民企
  • 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