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四川“震中生命線”都汶路搶通 地質脆弱是主因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5日 10: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13國道羅圈灣路段搶通成功,斷路兩端的施工車會合四川日報記者桑清攝

  7月14日16時53分,斷道11天的“震中生命線”國道213線都汶路羅圈灣段搶通。

  記者在現場看到,搶通的路面最低距江面僅幾十厘米,最窄處只有幾米寬,難以抵禦大流量的洪水沖刷。14日下午江水流量為300多立方米/秒,而正常情況下是400多立方米/秒。因此,該路段通行能力有限,將進行嚴格管制。道路搶通後,僅供行人和搶險應急車輛通行。接下來,施工方還將對挑壩和泄洪槽右岸合攏,以使江水完全歸位,預計該項工作在17日完成,此後車輛可安全通行。

  為什麼搶通這麼難?因為一次比一次難度大

  都汶公司總經理馮學鋼總結説,規模大,破壞性強,這是第一個特性。第二個難點是施工場地狹窄,作業面少,施工風險大。第三個難點,是搶通已脫離了單純的搶路層面,而是山、水、路齊治理。“拓龍口、改河勢、填路堤、搶通道”的方案體現了“山水路齊治”的方針。這樣一來,自然工程量浩大,進展自然需要多日。最後,多雨的天氣延長了搶通時間。

  為什麼斷道這麼頻繁?因為生命線實在“傷不起”

  阿壩州公路部門説,“512”地震前,每年這條路都會因山體滑坡而不時中斷。地震後更是頻繁受傷:三年來,已經發生了6次大規模斷道。“受傷”主要原因是地質的脆弱性。

  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黨委書記涂正國介紹,國道213線都汶路沿岷江而行,兩岸地勢高聳,地質結構複雜、生態環境脆弱,常有滑坡、泥石流、飛石、洪澇等地質災害發生。而這三年來,汛期裏“逢雨必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地震後次生災害影響。地震後,都汶路兩岸的山體被震松震散,而穩定下來,需要十年到百年的時間,而前十年,則是非常不穩定時期,易發生塌方和泥石流。

  為什麼我們絕不能放棄?因為“惹不起也躲不起”

  回顧地震後三年來,都汶路的每一次搶通都是聲勢浩大、艱難無比,同時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巨大。為什麼不可以改道,放棄都汶路呢?回答是:我們絕不放棄!

  213線阿壩段是岷江沿線一條古老的生命線,現在,都汶路是國家幹線公路國道213線和317線的共用段,四川與西北省區交往的最近通道;都汶路也是四川九環線的西通道,黃金旅遊通道,也是阿壩州最重要的經濟動脈。

  從工程技術來説,可以另外選線,比如成都、雅安、小金、馬爾康、理縣、汶川或者成都、德陽、茂縣這一線。前者,要多繞行800多公里,經過區域也同樣是高山峽谷,面臨塌方滑坡、道路中斷等問題。途中還要翻越兩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雪山,面臨冰雪路面等新問題。

  四川日報記者王代林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震中生命線
  • 羅圈灣
  • 都汶路
  • 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