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稻香人生 禾下追涼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團隊黨員群體素描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2日 08: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長沙東郊,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有一群當代“夸父”。

  這個“夸父”群體,有50後、60後、70後,有育種專家、制種專家、栽培專家……袁隆平院士説得好,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共黨員。

  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袁隆平院士帶領著自己的團隊,每年追趕著太陽,從湖南到海南,書寫著當代“夸父”逐日的神話,一步步、一點點逼近袁老做的那個“禾下乘涼”夢。

  這個夢,是指夢見在長得像大瀑布一樣的稻禾下乘涼,説的是“讓更多人不挨餓,讓更多人吃飽飯”的夢想。

  這個夢,註定“道阻且長”。然而一位位“夸父”在逐日路上表現出來的風骨與精神,令人感動,受人敬仰,讓人欣慰。

  奮鬥人生

  ■他們不怕辛苦,因為堅信“書本上長不出水稻”

  之所以被比作夸父逐日,是因為一到冬天,湖南地區日照不足,不能滿足種植水稻條件,必須趕到海南耕種試驗田。

  中心在海南三亞有近140畝試驗田,即南繁基地。憑當年的交通條件,長沙趕赴三亞,需要花費一週甚至更多的時間。這在今天難以想象。

  57歲的湖南省農科院原黨委書記、著名育種專家周坤爐説,從長沙坐火車到湛江,接著坐汽車到海安,再坐船到海口,最後坐汽車到三亞,“如遇上火車票、船票緊張,甚至需要半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每年如此。直到2000年以後,這一狀況才得以改善。

  那時的海南島基本是一片荒野。上山砍柴,自己種菜,吃著從湖南帶過去的“豬頭肉”,袁隆平率領著這支水稻團隊在海島上艱苦地“開天闢地”。

  中心研究員、制種專家周承恕,在張家界市的一個水庫附近研究冷水灌溉技術,同夥伴們住在一所沒有門窗的房子裏,席地而睡。時值7月,為了詳細地做好記錄,每隔4小時一次,晝夜都需下田觀察。有一天淩晨下田,他們在旁邊水渠裏清洗沾滿泥巴的雙腳,電燈一掃,一條銀環蛇閃過,至今想起來仍覺後怕。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寂寞鬥,亦其樂無窮。他們是這樣闡釋的。

  天還沒亮,跑到海邊,撿起美麗的海花(珊瑚);砍下竹子用燒紅的鐵絲制做牌,玩起了牌九……“現在這些,早已經不能成為你們的樂趣了!那時卻是我們枯燥科研時光的快樂所在。”

  正是這樣,周坤爐成功地培育出了極有價值的三係雜交水稻親本和強優組合;周承恕&&的冷水灌溉技術也于2001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敬業人生

  ■他們兢兢業業,因為懂得幹一行樂一行的道理

  “爸,今年過年您能回家嗎?”

  “今年不行,等我退休了就可以了!” 陳秋香與兩個兒子之間這樣的對話已經連續有36個年頭了。已到退休年齡的他,心底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回家頤養天年。

  研究中心早已離不開這名僅有初中文憑的高級工。20歲那一年,他被所在人民公社推薦來湖南農科院學習水稻“扶苗促根”種植法,因表現突出被袁隆平留了下來。

  每年10月份前往海南,次年5、6月份回湖南,36載年年如此。

  作為基地的“大管家”,三亞南繁基地每一處農田都留下了陳秋香的足跡。哪一片適合繁殖、制種,哪一處田肥、水足,他均了然于胸。

  問及是否希望馬上退休的問題,他回答很簡單:沒關係,主要看袁老師需要。袁老師希望我起碼再幹三年。

  袁隆平院士,是這支交響樂團的指揮,是這支隊伍高揚的旗幟。

  中心副研究員舒服至今最引以為豪的是——袁隆平院士親自為自己主持婚禮,儘管倉促,但是值得。

  2004年底,當時的助理研究員舒服計劃于2005年5月1日舉行婚禮。11月下旬,中心召開南繁工作會議,袁隆平點將讓他前往海南主持基地工作。

  有人提醒:“舒服準備結婚呢!”“結婚提前吧,我來主婚!”

  11月20日,舒服舉行婚禮,11月27日他便奔赴海南。沒來得及照一套準備充分的婚紗照,沒來得及度一個美好的蜜月。

  現在想來,舒服並無遺憾,“戰士都説有傷不輕易下火線,更何況我一個科研工作者。工作需要,我就去唄!”

  不輕易下火線,是這個科研團隊黨員群體從上至下、從男到女一以貫之的品質。

  中心副研究員王桂元,當年生小孩的前一天還在實驗室上班,孩子剛滿月她立即上班。小孩5個月大,就被送往託兒所。

  她笑稱,生孩子簡直像打了場突擊戰,速戰速決。如今,儘管從管理崗位退下來,59歲的她仍奮鬥在科研一線,經常下田。

  信仰人生

  ■他們不受誘惑,因為深知做科研要耐得住清貧寂寞

  “中國的雜交水稻研究為什麼能領先世界?”

  周承恕的觀點有些“自傲”:不在於擁有某項技術,不在於擁有多少資金,主要在於袁隆平院士帶領的這支科研團隊。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12個大字銘刻在中心辦公樓前,既是袁隆平院士的理想,也是他背後一名名黨員最堅定的信仰。

  副研究員、育種專家王偉平回憶起投身袁隆平團隊的經歷:2004年研究生畢業的他,正準備與中心簽訂用人合同。就在同一天,曾經實習過的省農業廳負責人打來電話,叫自己去簽合同。

  一邊是成為一名公務員,一邊是投身科研事業,慎重思考之後,王偉平鄭重地在研究中心合同上簽上名字。一瞬間,也就決定了他一輩子的水稻分子遺傳育種研究生涯。

  不僅是1996年入黨的王偉平,類似的誘惑,這樣的選擇,中心的每一位黨員科研工作者,都曾遇到過,接受過考驗。

  51歲的馬國輝坦言,曾經面臨的3次誘惑,差點讓他偏離了自己的信仰:一次是廣東一所高校發出的邀請;一次是北京一家企業伸出的橄欖枝,優厚的條件包括送女兒去新加坡讀書;還有一次就是某高科企業邀請自己去擔任高管。

  “想一想,人一輩子,尤其是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還是得有點精神,有點信仰。”最終,馬國輝做出了勇敢的抉擇,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到今天。

  每一次堅定的選擇,都緣于信仰的力量。從三係雜交稻到兩係雜交稻,再到超級雜交稻;從畝産700公斤到800公斤,再到即將實現的900公斤……正是他們的堅定信仰,一粒種子能夠改變世界。

  作為無黨派人士,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採訪時頗為激動:我身邊的那些老黨員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有的仍在發光發熱;年輕黨員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這或許是我“禾下乘涼夢”的希望所在。

  試驗田中量人生,稻花香裏追涼夢。這是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雜交水稻研究團隊黨員群體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夸父
  • 袁隆平院士
  • 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