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天津設置限時經營市場 化解小販與城管間的矛盾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1日 13: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胡津在採集城管信息。

  文/片 本報記者劉彥朋

  白天,穿梭十多條街道,通過“城管通”採集小商販的違章擺賣信息,為城管部門提供執法路徑,有時還要親自上陣,勸攤販“挪走吧,到時間了”。

  晚上6點下了班,這個處在天津市紅橋區數字化城管系統最末端的大學畢業生胡津,搖身一變,成了紅橋區五愛道上的小攤販。

  白天是城管,晚上做小販,當這兩種看似矛盾又相關聯的職業身份,同時籠罩在一個人身上時,胡津對城管和商販的關係,又比別人多了一番認識:城管與商販,並非是形同水火,勢不兩立,而是可以成為魚與水的關係。

  6月30日上午,還不到8點半,胡津已經起床收拾停當,蹬上黑色電動車,去紅橋區市容環境和園林管理委員會報到。

  出門前他特意看了一眼背上的斜挎包,裏面裝着那部價值3000多元的城管通,還有晚上出攤用的零錢,這兩樣東西是絕對不能少的。

  胡津的信息採集區主要是在紅橋區,大小街道有十幾條,哪缺個井蓋、哪的垃圾箱倒了、哪有人在電線桿上貼了小廣告、哪堆滿了垃圾等,大部分都要通過胡津的“城管通”傳給紅橋區市容園林委,在天津市市容園林委監督下,協調相關部門去解決。

  雖然胡津在這個區域忙活了近一年,還是有不少人不知道他是幹啥的。6月30日上午,在西於莊後大道路口,一家餐館門前的人行道上,堆着幾兜垃圾,引來一群蒼蠅。胡津趕緊停下電動車,麻利地用“城管通”拍照取證並迅速分類。

  看見胡津先給垃圾照相,又拍了餐館招牌,正提着一桶洗碗水的餐館老闆遠遠而準確地向胡津潑過來。胡津跟沒看見一樣,苦笑着搖搖頭,繼續上傳信息。

  上午9點多,常年在洪湖西路賣油條的小販章惠還沒收攤。看見胡津拿着城管通路過,趕緊笑着説:“就剩幾根了,馬上賣完就收攤。”胡津笑笑,沒説啥。

  “她也是孩子的母親,家裏有很多開銷,如果有別的辦法掙到錢,誰願意大早上就站在熱得冒煙的油鍋前啊。如果我能有更好的方式實現我的創業計劃,我也不會每天忙活到凌晨一兩點。讓我拍下她違法超時經營,讓城管來趕她?或者我親自趕她撤攤?我覺得很為難。而且她也只是早上出攤一兩個小時,不會影響秩序。”

  胡津還覺得,既然她能在這裡擺這麼長時間,説明周圍居民有早餐需求。“這也是民生問題,不能只為了給居民創造好環境,卻不顧他們生活上的便利。即使現在天津已經有幾十個限時經營的市場,但也很難照顧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説這話時,胡津不斷苦笑。自從2008年從天津大學下屬的一家職業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胡津找工作的經歷就不順利。“後來申請了紅橋區市容園林委的實習崗,除了單位給交五險比較誘人,工資發到手裏才1000多元,別説娶媳婦養孩子了,養活自己都比較吃力。”胡津説,從今年3月份,他決定除了工作之外,必須要幹點副業了。

  於是,每天晚上6點之後,他在五愛道擺起了鞋攤。

  五愛道是紅橋區專門規劃的一處限時經營的綜合市場,白天人車穿行,井井有條,晚上6點之後,按照劃定的攤位,擺滿了小攤。“市場”兩頭站滿了城管執法人員,防止市場向兩頭無限擴散。

  一輛封閉式的小推車,並排着兩張生銹的鋼絲床,上面擺滿了五顏六色的各式涼拖鞋,幾把折疊式的小凳子,幾乎就是小攤的全部家當。

  “這雙30塊,純手工的,耐穿還舒服。”胡津熱情地向顧客介紹一雙拖鞋,偶爾來一位換貨的顧客,他照樣熱情接待,很難把他跟那些比較“兇”的城管聯絡在一起。

  “嘿,哥們兒,給我換兩張5塊的。”一位相鄰的攤主拿着一張10元紙幣,跟胡津招呼説。附近的攤主們説,他們都知道胡津是城管人員,“但也沒見誰關照過他,有時候市場管理人員也會走到他攤前,讓他把兩張鋼絲床往裏挪挪,免得佔了過道。”

  儘管如此,胡津作為城管人員上街擺攤的信息傳上網後,還是引來不少網友的質疑和揶揄:“城管擺攤?那肯定有優勢。”

  起初,胡津會立即解釋説,自己現在用的攤位是從別的攤主那裏轉租來的。“我一個月交給攤主850元租金。再説我只是城管最底層的一個臨時工作人員,真要有啥特別的權力,也沒必要來擺攤了。”後來,也就沒人問了。

  每天,單位的活要忙到下午6點,晚上顧不上吃飯,接着再出攤,9點半左右開始收攤,回到家吃飯,躺下睡覺時已經是凌晨兩點了,這個80後沒時間患網癮,也沒空談戀愛。

  而單位領導也知道胡津的事,大家都很淡然。天津市市容園林委數字化處一名負責人介紹説,由於天津市城市規劃不斷規範,一些歷史形成的自發市場的攤販可能會沒有去處,他們就專門劃定區域,限時設攤,而不是把所有攤販都請出去。“所以即使胡津作為城管人員,晚上練攤,也並不稀奇。”

  上高中時,胡津就喜歡看《易經》,做了城管信息員後,更是到了癡迷的程度。“路走不通的時候,就停下來繞個圈,而不是把自己逼上絕境。”胡津説,他覺得之所以會發生一些城管與攤販的激烈衝突事件,就是因為雙方不會變通、不會換位思考。

  胡津有時也會感到矛盾,白天,在行使城管信息採集員職責時,他會覺得,“有的商販在同一地方擺攤十幾年了,那就是命根子,不讓他擺攤跟天塌下來差不多。”

  但是,“如果沒有城管,小區居民可能連門都出不來,垃圾、小攤都能把門堵得死死的。”而且一旦遇到城管小販衝突事件,普通民眾都會在網上不分對錯地起鬨説,城管素質低下、執法野蠻。

  “是不是現在社會的怨氣太重,行政部門其他人群跟普通老百姓發生衝突的機會少,於是城管就成了社會怨氣的排泄口?”這讓胡津很難過。

  “還有就是多數人不知道城市管理是什麼,不理解為什麼非得這樣管理,如果一個人只能被動接受,而沒有機會參與,就會産生誤會,因為他不知道配合城管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

  這個有些苦惱的年輕人,這樣給城管和商販之間的關係定義,就如同在給白天和黑夜的自己定義:他們不是貓和老鼠或形同水火,而是魚與水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

責任編輯:陳琰

熱詞:

  • 胡津
  • 城管人員
  • 城管執法
  • 城管部門
  • 城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