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何事忠:“唱紅”是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1日 09: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三年來,重慶深入開展的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簡稱“唱讀講傳”)活動,老百姓真心喜歡,社會各界充分肯定,已經成為重慶人的文化自覺和生活時尚。但是,也有極少數人或不明真相有一些疑問,或立場不同有一些雜音。

  為此,記者近日就有關問題採訪了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事忠。

  紅歌既是歷史的産物,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唱紅歌就是唱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歌

  記者:三年來,重慶開展的“唱讀講傳”活動,因為“唱紅歌”首當其衝而被人們簡稱為“唱紅”。請問“唱紅”的內容有哪些?是否像個別人在網絡上發帖所説的有“極左”和“回到文革”的嫌疑?

  何事忠:“紅”是漢語中褒義色彩最強烈的詞,紅色代表生機、活躍、青春、熱情,代表明亮、鮮艷、力量、奔放和充滿生命力。紅歌來源於人們的生活,是歷史的産物,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紅歌”的“紅”,不僅是昨天革命先烈的“紅”,還有今天幸福生活和未來美好願景的“紅”。

  我們認為,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歌頌祖國的歌曲屬於“紅歌”,歌頌改革開放、歌頌勞動人民、歌頌人民軍隊、歌頌民族團結和家鄉美好的歌曲同樣屬於“紅歌”。重慶“唱紅”,主要唱救國、建國、興國、強國的好歌。既唱《保衛黃河》、《在太行山上》、《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走向復興》等愛黨愛國歌曲,也唱其他優秀歌曲。比如,2010年舉辦的首屆中華紅歌會,就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故鄉的雲》、《綠島小夜曲》等;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就唱了《東方之珠》、《七子之歌》、《我們都是一家人》等,還唱了美國的愛國歌曲《雪絨花》。這其中一些歌曲還屬於港臺流行歌曲。同時,我們還廣泛傳唱結合重慶實際創作的新歌,比如《平安之歌》、《小康路上一起走》、《森林重慶之歌》、《大山大水大重慶》、《祝福重慶》等。這些新老紅歌,見證了不同時代人們的奮鬥,記錄了人們的情感和心聲,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歌,老百姓發自內心喜愛。

  現在,我們的社會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有喜歡紅歌的,也有喜歡流行歌曲的,還有喜歡搖滾樂的。紅歌是“主旋律音樂”,但卻有十分深厚的群眾基礎。“唱紅歌”並不排斥唱其他的老百姓喜歡的好歌,不存在什麼“左”“右”,更不是“回到文革”,而是“正”。重慶“唱紅歌”不僅沒有出現“文革”最流行的《大海航行靠舵手》、《造反有理》等歌曲,相反,一些在“文革”中禁止演唱的歌曲卻在熱唱。例如,《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洪湖水,浪打浪》、《紅梅讚》、《送別》等。至於整個“唱讀講傳”,其內容就更寬泛了,既包括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涉及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化精品。因此,那種認為重慶“唱紅”是搞“左”的一套、是“回到文革”的觀點,確實是沒有根據的。作為黨委、政府的宣傳文化部門,我們理所當然地不提倡大家都去唱“靡靡之音”,旗幟鮮明地反對唱消極頹廢、格調低下的歌曲。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在重慶考察後,用“紅”、“綠”、“新”三個字概括了重慶之行的感受。他説:所謂“紅”,包括正義、正道、正宗的文化精髓,包括道德、情操、理想,既有革命傳統,也有古今中外經典,外延很廣,我們對此高度認同;所謂“綠”,山城處處綠樹成陰、綠意盎然,加上整個城市起伏跌宕,很有層次感,令人心曠神怡;所謂“新”,重慶新的氣象、新的觀念、新的嘗試、新的實踐、新的面貌,無不給人以深刻印象。我認為,劉長樂先生對重慶“唱紅”的評價是全面客觀的。

  重慶“唱紅”高潮迭起、久唱不衰,源於群眾的自覺和自願

  記者:重慶“唱紅歌”採取的是行政命令,還是群眾自覺自願?

  何事忠:毛澤東同志曾講:“凡是需要群眾參加的工作,如果沒有群眾的自覺和自願,就會流於徒有形式而失敗。”重慶“唱紅歌”之所以能夠高潮迭起、久唱不衰,主要源於群眾的自覺和自願。

  大家知道,唱紅歌不分場所、不拘條件,老百姓樂於參與、便於參與。一個人可以唱、三五成群可以唱,千人能合、萬人能唱。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宣傳文化部門就不能坐視不管、袖手旁觀,而是注重加強了對活動的引導,主要是搭建平臺、加強輔導,既抓普及又抓提高,但自始至終突出了群眾的主體地位,依靠了群眾的自覺自主自願。

  在“普及”方面,主要是自發開展分散性的活動。在農村、社區、機關、學校、企業和軍營,有的自發組建了紅歌合唱隊,有的形成了公園紅歌傳唱基地,街頭巷尾、廣場公園老百姓自發“唱紅歌”隨處可見,天天都有。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群眾不喜歡、不認可,不自覺、不自願,能夠搞得這樣紅紅火火、持久不衰嗎?

  在“提高”方面,除了基層找熟悉音樂的同志加強一些輔導外,主要是在重大節日、節慶和重要紀念日,市和區縣開展一些集中性演出。演出的節目大都是根據不同的主題,從老百姓平時搞得較好的節目中遴選出來的。因為群眾性的隊伍多的是,基本不需要排練,通知大家到時登臺演出就行了。就是這樣的演出,我們也要求參演人員不統一着裝,做到臺上台下一個樣,進而使“唱紅”自然化、生活化、常態化。

  “唱紅”是一種群眾性文化活動,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實際上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範疇

  記者:唱紅歌是一種群眾性文化活動,屬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範疇嗎?

  何事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最重要的是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大眾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開展包括“唱紅歌”在內的“唱讀講傳”活動,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本質上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範疇,是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盡之責。

  這幾年的實踐充分證明,唱紅歌是群眾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好形式。廣大群眾踴躍參與,真正由觀眾變為演員、觀眾一體化,由學生變為老師、學生一體化,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上陣,既可聽人唱,又可自己唱,使群眾在凝魂聚氣、扶正祛邪、增智強能、提神鼓勁等方面有所收穫。

  當然,重慶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絕不僅僅是抓“唱紅”。這幾年,我們在抓區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等“四大件”建設,推進“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工程,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建設,開展送電影、送圖書、送故事、送戲劇、送展覽、送春聯下鄉,打造重慶衛視為全國第一家公益電視頻道等方面,都走在了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前列。因此,全社會逐步形成了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鞏固和發展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精神風貌。

  “唱紅”成本低成效大,是一項費省效宏、為民利民的民生工程

  記者:有人説,重慶“唱紅”成本太高,累計花費達2700多億。這種説法有依據嗎?

  何事忠:前不久,我在網上也看到有人説重慶“唱紅”花費太大,還推算出耗資高達2700多億的天文數字。這種推算是毫無根據的。2008年到2010年,重慶三年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累計才2277億,説“唱紅”花費超過2700億,這可能嗎?

  重慶“唱紅”,絕大部分活動是在公園、廣場、學校、軍營、社區等公共場所自發開展,這些活動場地都是免費開放,參加活動的市民並不存在什麼服裝、租車、補助等費用。所有集中性演出,學生穿校服,軍人穿軍裝,其他方面的演出人員穿日常生活服裝,財政也好、部門單位也好,不存在投資統一購買或製作演出服裝的問題。憑空推算出2700多億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即便是重大節日舉行上千人的大型演出,每場演出的場地、舞美、音響、編導、交通等方面的開支,全市性的大活動一場不過二三十萬元,區縣就更少了。前不久,我們應中國文聯之邀晉京組織的“唱讀講傳”活動,上千人的隊伍坐的是火車,住的是普通賓館,4天時間演出7場,總花費沒超過600萬元,還不及一些地方請幾個大腕明星演出一場的耗資。

  有人説:花錢唱紅歌,不如把錢花在解決民生上。這話不無道理。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唱紅歌也是一種文化民生,而且是一項費省效宏、為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中國的改革發展到了今天,再也不是只解決吃飯穿衣就行了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同樣重要。其實,這些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改善人民群眾物質方面民生的重視程度和實施力度,恐怕不差於任何一個地方。去年,市委三屆七次全會專題研究,出臺了“民生十條”,內容涵蓋建設公租房,解決進城農民工戶籍並享受城裏人的住房、醫療、教育、保險等待遇,推動“兩翼”農戶萬元增收,讓農村130萬留守兒童免費吃上雞蛋、牛奶和營養午餐,實現農村養老保險全覆蓋,支持創辦微型企業增加就業等方面,計劃兩年半內投入3000億元解決民生問題。細心的同志對此恐怕早就知道了。

  “唱紅”主要是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的,不但沒有耽誤工作、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提振了人們的精氣神,促進了重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記者:唱紅歌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時間,它影沒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經濟發展?

  何事忠:重慶“唱紅歌”的重點人群是離退休老同志和大中小學學生。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唱紅歌,一般都是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極少佔用工作時間。

  更重要的是,我們把“唱紅歌”與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有機地統一了起來。例如,圍繞“打黑除惡”,創作傳唱的是《平安之歌》;圍繞建設“森林重慶”,創作傳唱的是《森林重慶之歌》、《森林長江》;圍繞黨的建設,創作傳唱的是《小康路上一起走》、《創先爭優之歌》,力求使“唱紅”倡導的價值觀念與具體實踐不脫節、不反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吸引力。

  事實上,重慶“唱紅”不僅沒有耽誤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反而激發了人民群眾幹事創業的昂揚鬥志,優化了發展環境,推動了重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08年以來,重慶的GDP年均增速超過15%,2010年高達17.1%;財政收入2010年增幅更是達到49.4%。今年一季度,重慶GDP增幅達16.3%,高出全國水平6.6個百分點,與去年一樣居全國第3位,西部第2位。2010年,全年累計新簽外商投資項目232項,同比增長44.1%;外商投資實際到位63.44億美元,增長58.0%,增速名列全國各省區市前茅。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來渝考察後感慨:“重慶廣大市民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鼓舞了城市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一種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先生稱讚“唱讀講傳”是個很不錯的創意,讓人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歷史與傳統。老年人、青年人等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也能在這樣的活動中找到共同點。他説:“我還了解到,重慶的‘唱讀講傳’活動內涵十分豐富,既有中國革命領袖的著作,還有居裏夫人、愛因斯坦等來自歐美的偉大人物的警世格言。所有這些,無疑都是了不起的進步。”英國政府亞洲特別工作組查爾斯鮑威爾主席來渝訪問後説:“重慶市民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傳承民族文化,增強了自豪感,提振了精氣神,我很想學習幾首紅歌,感受唱紅歌帶來的激情。”

  中國文聯邀請“唱讀講傳”晉京演出,與文化部聯合舉辦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目的是慶祝中國共産黨90華誕

  記者:6月中下旬,重慶“唱讀講傳”晉京演出、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成功舉辦,請問有哪些主辦單位,效果怎麼樣?

  何事忠:6月11日至19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的慶祝建黨90周年“百花芬芳黨的旗幟高高飄揚”主題系列演出,包括“紅歌傳萬代”重慶各界群眾演唱會、“唱支山歌給黨聽”著名藝術家演唱會、“愛我中華”喬羽作品演唱會、“永遠跟黨走”青年歌唱家演唱會、“黨啊,親愛的媽媽”著名歌唱家演唱會、“紅梅向陽開”戲劇經典選段演唱會、“和諧陽光”相聲小品綜藝晚會、“閃閃的紅星”紅色經典舞蹈專場、“光輝的歷程”部分省市綜藝晚會。中國文聯邀請我市擔綱“百花芬芳黨的旗幟高高飄揚”主題系列演出開幕式,要求組織重慶各界群眾演唱。我市接受任務後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並與首都相關部門銜接,在他們的熱情歡迎和支持下,借機在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北京朝陽區、清華大學、全國政協、中央黨校舉行了6場演出。每場演出既有合唱又有誦讀,鮮明的主題、強大的陣容、精彩的表演,引起了首都觀眾的強烈共鳴,得到了首都各界的高度評價。

  6月28日至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11(重慶)中華紅歌會取得圓滿成功。這項活動被文化部作為全國人民慶祝建黨90周年的群眾文化活動“重頭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發來賀信,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全國各地的108支合唱團共8000餘人齊聚重慶,30余萬名群眾參與,開展了8大系列活動,集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群眾性和觀賞性於一體,是慶祝中國共産黨90華誕的大獻禮、全國傳唱紅歌的大匯演、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宣傳。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是今年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市組織的這兩次大型活動,與全國各地開展的慶祝活動一樣,抒發了人民對黨的感恩之情、熱愛之情,表達了人民堅定跟黨走、創造新輝煌的決心和信念。這猶如一個家庭的孩子們為父母做大壽,合情合理、理所當然!

  恩格斯在《萊茵省的節日》一文中説:“圓心沒有圓周就不成其為圓,同樣,沒有愉快友好的生活,音樂也就不成其為音樂了,因為愉快友好的生活構成音樂這一中心的圓周。”重慶開展“唱讀講傳”活動已有三年,“唱紅”有着“愉快友好”的人文氛圍。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緊緊依靠群眾,進一步豐富內容、創新形式,更好地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我們也熱情歡迎社會各界多為“唱紅”出謀獻策,讓“唱紅”的圓周更大更好。

責任編輯:張洋

熱詞:

  • 留守兒童
  • 唱紅
  • 文化自覺
  • 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