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各地推地勢頭有增無減 折射出地方政府財政窘境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7日 03: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7月,各地加速推地勢頭有增無減。僅7月6日當天,北京CBD核心區就有9宗商業金融性質用地入市,有統計顯示,這些地塊總底價169.93億元,以最高投標價計算總價為246.55億元。筆者認為,在房地産調控仍未放鬆、對土地的監管依舊嚴苛之下,地方加速推地折射出地方政府財政窘境。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上半年受樓市調控高壓政策的影響,整個土地市場長時間處於低迷狀態,底價、地價成交幾乎貫穿了整個土地市場。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顯示,前6月,全國130個城市成交樓面均價為106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0%。成交溢價率較去年同期減少1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145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3%,溢價率較去年同期減少18個百分點。

  土地市場的持續低迷致使地方政府賴以生存的土地出讓收入大幅縮水。有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1至5月128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約665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5%;住宅土地出讓金約5193億元,同比下滑14%。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下滑幅度更為明顯。有消息稱,北京上半年出讓土地114塊,成交總金額為327.23億,同比降48 .2%。其中,住宅用地出讓金僅為120.3億,同比下滑了75.4%。

  筆者認為,土地市場低迷,地價走低釋放的是積極信號,一方面説明樓市調控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於迫使虛高的房價回調。更為重要的是,為嚴重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再次敲響了警鐘,有利於遏制竭澤而漁式的開發惡習。

  欣喜之餘,有兩種傾向值得高度警惕。一是,自6月份所掀起的地方政府新一輪推地熱,尤其是商業用地唱主角,有成為地方土地財政“新貴”的傾向。加速推地雖不排除地方政府完成供地計劃方面的壓力,但更重要的用意則在於,通過推動大批優質地塊入市,以調動開發商積極性,進而推動土地市場回暖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這在住宅市場被調控後,商業地産相對升溫,特別是稀缺地段的商業價值逐漸被挖掘,地方政府就趁勢大舉推動商業地塊加速入市中可見一斑。

  二是,警惕虛假信息干擾樓市調控。比如,有關土地財政吃緊將使得樓市調控執行力度放鬆的傳言不時浮現。早在今年4月就有傳言稱,海口市因房地産相關收入減少,擬停止執行“限購令”,後遭到相關部門否認。目前,也有部分人士認為,地方融資平臺的巨大壓力可能使得樓市調控政策在落實上打折扣,對於類似的言論在理性分析之餘,應謹防對既有樓市政策形成干擾。

  筆者認為,目前樓市正處於調控效果“觀察期”,對於樓市調控“堅定不移”下屢屢出現的鬆動預期應引起高度重視,謹防樓市調控政策被相關利益群體和虛假信息所綁架。筆者認為,目前強化既有樓市調控政策的落實和執行是重中之重,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樓市調控不會半途而廢,調控效果不會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