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立足新起點 實現新跨越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5日 05: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aa31f23b51ac432ac6fa32bd9c8d7a4d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反響強烈

各地幹部群眾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講話精神

立足新起點 實現新跨越

  人民日報北京7月4日電 “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心情激動,深受教益。”7月4日下午,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創先爭優活動辦公室等部門聯合組織的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內蒙古近現代史研究所教授郝維民動情地説,內蒙古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實現的,沒有共産黨就沒有蒙漢各族人民的解放,就沒有內蒙古的發展繁榮,也不會有內蒙古無限美好的明天。最近,《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內蒙古將迎來又一個騰飛的時代,前景無限美好。

  連日來,各地掀起學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新的起點上創造新業績,實現新跨越,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總書記提出全黨都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黨對我們青年寄予厚望。”內蒙古青年學生白昱説,我們廣大青年一定要牢記黨的囑託,把握這難得的發展機遇,努力拼搏,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青春。

  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李慧説:“從成立時只有幾十名黨員到發展成為擁有80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從一窮二白到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由小變大,我們的國家為什麼能由弱到強?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從苦難走向輝煌,是因為我們的黨不斷與時俱進,始終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鬥。我們要堅定革命理想,刻苦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用自己的真本領,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

  新疆農科院教授孫利輝表示,“作為全疆農業科技領軍單位,我們將以科技援疆為契機,緊緊圍繞自治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科技需求,著重解決影響新疆農業生産、農業産業化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為新疆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可持續、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江西省崇義縣地處贛南革命老區,是全國礦業大縣、林業大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縣委書記黃志標説,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們更加明確了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任務,更加堅定了推動轉型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生態化、社會和諧化的信心和決心。崇義將在加快新型工業發展,建設全國鎢産業精深加工基地的同時,努力打造江西綠色崛起示範縣,構建完備的森林生態保障體系。

  在上海市張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工作的馬文剛,對於改革開放政策給浦東和上海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有著深刻體會。他説,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不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這為張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繼續深化改革提供了動力。“十二五”期間,張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會針對當前依然存在的一些體制機制束縛,推動示範區先試先行,突破行政條塊分割的制約,形成合力、聚焦發展;同時將繼續推進小政府、大社會的轉變,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社會組織為紐帶的發展模式,更多地推進政府公共服務,發揮企業的自主創新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福建龍岩市漳平市永福鎮投資種茶的臺商謝東慶深有感觸地説:“從我來永福投資到現在産業初具規模,十幾年來一直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有相關部門和人員前來解決。”臺商們紛紛表示,兩岸農業合作前程似錦,大家一定會把握這個大好機遇,為兩岸和平發展奉獻力量。

  福建南靖縣梅林鎮璞山村黨支部書記簡權照説,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幹部的基本職責,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鬥堡壘”,對此感觸頗深,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一定要發揮好基層黨支部密切聯絡群眾的特點,團結服務好群眾,帶領村民奔向全面小康。

  幾天來,汶川地震極重災區都江堰市天馬鎮黨委書記竹柯一直在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他説:“在災區,如何讓群眾早日過上好日子,是對災區黨組織創造力最現實的考驗,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們在震後提出‘重建不僅要把房子蓋起來,還要把産業搞起來,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使震前的落後農業鄉鎮一躍成為成都市十大‘田園明星城鎮’。”

  (綜合記者趙鵬、韓立群、賀勇、任江華和新華社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