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部分“80後”追趕“畢業就結婚”時尚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2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銀川7月2日電(記者曹健、鄒欣媛)每年6月底7月初,中國高校迎來高校學生的畢業季。在目前“剩男剩女”大行其道的環境中,“一畢業就結婚”成為一種時尚,流行于“先成家、後立業”“曲線就業”以及“愛情至上”的中國“80後”畢業生適婚人群。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艾依斯商務數據統計諮詢有限公司曾專門針對“畢婚族”作過一次調查。數據顯示,有23.5%的人是“畢婚族”,或者打算成為“畢婚族”,其中女性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加入“畢婚族”的人數也呈上升趨勢。

  記者採訪發現,有關“畢婚”的原因説法主要有三類:大學生傾向於“先成家,後立業”,考慮早點結婚,為以後事業發展提前鋪平道路;“曲線就業”,與其自己打拼,不如先找個依靠;部分畢業生認為“畢婚”是對感情的尊重,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感情的昇華。

  “對於兩個人的感情,最浪漫的事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家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易曉芳説。她和丈夫是初中同學,出於對學生時代感情的珍惜,大學畢業後不到半年就結婚了。

  “畢婚”的成群出現跟父母在背後的助推脫不開聯絡。馬萍是在青海工作的一名“畢婚族”,研究生畢業前就結婚了。她告訴記者,父母的觀念裏始終認為女孩子找一個可靠的人過一輩子比什麼都重要。“結婚時我還沒有落實工作,所以雙方父母承擔了結婚的一切花銷”。

  “畢婚族”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剩男剩女”難以嫁娶的尷尬,但結婚後隨之而來的各種窘迫不可小視。

  易曉芳告訴記者,雖然結婚後找到了穩定的工作,但初入社會,陌生的工作和人際關係,要花費很多時間來處理,多種不穩定的因素難免會時常忽略自己在小家庭中的角色。

  除了忙碌等外在因素,經濟上的窘迫成為婚姻動搖的主因,不乏有人屢屢感嘆“貧賤夫妻百事哀”。

  “"畢婚"的大多數人沒有經濟基礎。我們剛結婚的時候,一到月末,房租、生活費等各種費用就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易曉芳説,結婚的花費可以由父母承擔,婚後就不方便再向父母求援,即便家裏給予幫助,一份錢兩個人花,矛盾在所難免,那段時間的婚姻生活充斥著埋怨和爭吵。

  據調查,“畢婚族”需要經歷的婚姻磨合期往往更長,“畢婚”後每個人的缺點都從生活瑣事中暴露出來,沒有經歷過足夠考驗的年輕人之間,極易發生矛盾與衝突。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畢婚”並非一無是處。“"畢婚"所帶來的壓力,如果轉化好了,還可能成為事業發展的一種動力。”馬萍深有感觸地説。

  對於“畢婚”,社會上的反思和質疑一直不絕於耳。但專家認為,對大學生“畢婚”應寬容對待,理性引導,使其明確事業、愛情、婚姻等彼此之間的獨立性。

  寧夏社科院社會學專家陳通明認為,在畢業生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中,“畢婚族”不應偏廢社會賦予的義務和責任。大學生剛畢業,結婚需要的房子、傢具等一大筆花費多是由雙方父母承擔,中産或低收入家庭常常為此傾囊而盡,大學生應量力而行,考慮承受能力。

  另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説,婚姻不是兒戲,畢業生決定結婚之前,應慎重考慮婚後可能産生的一系列現實問題和矛盾,畢竟結婚是為了彼此一起生活,相互扶持,長久幸福,這也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作者:曹健 鄒欣媛

責任編輯:張洋

熱詞:

  • 畢婚族
  • 畢婚
  • 結婚
  • 80後
  • 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