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解讀當代青年官兵成長路徑:青春燈塔怎樣點亮?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1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前言

  大學生、“留守子弟”、富家子女……這是近年來部隊官兵中出現的一些新成分。相比過去較為單一的兵源,他們的經歷更為複雜,優缺點更為突出,給部隊的教育管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而具體的實踐告訴我們,縱使他們入伍前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同,但只要他們匯聚到了共産黨這面旗幟下,集合到了人民軍隊這個火熱的大熔爐裏,他們便跳進了同一個戰壕,擁有了同一個夢想,他們終將重塑自我、百煉成鋼。在這個破繭成蝶的過程當中,他們對黨的認識逐步加深,對黨的感情也在逐步加深,對加入黨組織的渴求也變得愈加強烈。所以,我們特別擷取了3名各具代表性官兵的入黨申請書,以供大家管窺他們在黨旗指引下的成長脈絡。

  (一)

  尊敬的黨支部:

  剛入伍時,曾以為來部隊只是增加人生的一段閱歷,然而,就在前不久,我真正認識到共産黨的偉大,和黨絕對領導下這支軍隊的可敬。

  今年的旱澇急轉,讓人猝不及防。得知家鄉遭受嚴重洪災時,我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家裏是否受災、奶奶是否安康、爸媽是否無恙?當我用顫抖的手撥通爸爸的手機,聽到爸爸那鎮定自如的聲音時,提到嗓子眼兒的心才放下。爸爸告訴我,家裏受災很嚴重,房子被衝垮了,幸虧一群穿軍裝的小夥子駕著衝鋒舟趕到,目前一家人都安然無恙,正住在政府搭建的救災臨時帳篷裏;奶奶在電話那頭哽咽著説,娃,都是黨的政策好,讓我們全家都平安啊,你在部隊要好好幹!

  沒有真正體驗過家園被毀的悲哀,就不能真正體會黨的恩情浩大。我懷著感恩與崇敬的心情,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

  入黨申請人:黃 強

  一個大學生士兵的180轉身

  -周莉娜 朱文俊 特約記者孔一

  見到黃強時,他正在非常專注地擦玻璃,細心地擦拭著每一個角落。

  “聽説你最近剛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筆者問道。“是啊,原來我一直以為,到部隊只是我人生的一個經歷,入黨根本沒想過……”

  是什麼促使了黃強的改變?

  筆者了解到,初到部隊的黃強表現很一般。“你是大學生士兵,只要努力,一定能趕上。”指導員給他打氣。遭遇挫折的黃強也放下心中的自負暗自發力。

  黃強在連隊舉辦“小照片大道理”影展,讓身邊戰友透過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感受創新理論的無窮魅力;編寫《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三字經》等小冊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闡述深奧的道理。去年徵兵時節,他給母校寫了一封倡議信,呼籲更多的同學投身軍營建功立業。學校專門請他回校彙報體會。他結合入伍後的收穫和感悟,作了“飲水思源,知恩圖報,做讓黨放心的忠誠戰士”的報告,引起很大反響,先後有26名同學遞交了入黨和入伍申請書。

  成長解讀

  大學生士兵,特點鮮明。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強,是他們的優點,但他們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的固有看法,有些還不一定全面、客觀。黃強的成長故事告訴我們,要想使他們真心地聽黨話、跟黨走,就不能靠空洞説教和硬性灌輸,而要找準他們特別關注的問題,號準其思想脈搏,把事講清楚,把理講透徹,幫助他們校正認知坐標,正確把握問題實質。只有切入思想深處、困惑所在,才能使他們自覺自願聽黨話、跟黨走。

  (二)

  敬愛的黨組織:

  我是一個農村孩子,家住貴州西部一個貧困山區。12歲那年,父母帶著兩歲的弟弟到外地打工,把我和妹妹留給奶奶照看。我逐漸變得敏感、孤僻……

  2008年年底,初到軍營的我不願與人交流,拿到津貼就寄給妹妹,那是我唯一的快樂。可後來有次打電話回家,得知妹妹得了重病,我立刻急了,當天夜裏翻墻出去準備回家,不想被指導員逮個正著。了解事情原委後,指導員溫和地説:“以後有事找組織。”找組織有什麼用,當時的我並不了解。可第二天黨員幹部的&&捐款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團裏還專門給家鄉人武部打電話,積極給妹妹聯絡醫院治療。“有事找組織!”這句話對我的內心産生極大的觸動,作為一名留守少年,常人無法想象“依靠”對我有多麼重要……

  去年初,廣西等地出現特大旱情,部隊奉命抗旱救災。當跟隨“黨員突擊隊”把飲用水背到大山深處的一所小學,孩子們高興地揮舞著紅領巾向我們致敬時,我的心被震動了。那一刻,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入黨……

  入黨申請人:王 濤

  愛的陽光照亮留守青年

  -崔雲 羅任 特約記者 付文武

  第一次見到王濤,是在去年團春節聯歡晚會上,他和戰友們一起表演的三句半,把官兵們逗得前仰後合。很難想象,在2008年年底入伍時,他竟因為性格孤僻,是大家的重點幫助對象。

  剛入伍時,一次隊列訓練,王濤做錯了一個動作,有人笑出了聲,王濤走過去就是一拳……後來經了解,原來他是一個留守子弟,父母在外打工,他和妹妹相依為命,特殊的經歷造成了他孤僻、敏感的性格。了解情況後,歌咏比賽,連隊推薦他上臺當指揮;演講比賽,指導員發動全連官兵給他當陪練……漸漸地,王濤封閉敏感的心打開了一條縫。

  去年底,王濤憑藉優異的訓練成績和在抗旱救災任務中的突出表現,榮立三等功。立功後的王濤並沒有滿足,他工作訓練更加刻苦,還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連裏也適時指派一名老黨員和他結對子,在民主評議中,他以全票通過。終於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成長解讀

  筆者對廣州軍區某裝甲團近兩年入伍的戰士調查發現,“留守子弟”佔了三成多。這些“留守子弟”大部分像王濤一樣,能吃苦耐勞,但又自卑封閉,獨立生活能力較強,但又缺乏集體意識……可以説,他們是一個優缺點都很鮮明的群體。

  如何讓“留守子弟”在部隊健康成長?王濤的成長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首先要用愛溫暖他們的心,給他們一种家的感覺。可以説,一旦他們那顆封閉的心向我們敞開,徹底融入部隊,接下來的事便水到渠成了。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解讀
  • 當代青年官兵
  • 成長路徑
  • 青春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