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減法生活”析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8日 07: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減法生活”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一個詞彙,指的是節制慾望和需求,奉行綠色生活方式,減少對大自然的索取,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從當前的社會實際來看,倡導和踐行“減法生活”很有價值和意義。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加法生活”在多數時間成為佔主導地位的生活方式。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把“增加”作為發展目標和價值取向,追求物質産品的不斷豐富、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歷史地看,這種“加法生活”具有合理性和正當性:在生産力不夠發達、生活水平相對不高的條件下,它有利於激勵人們拼搏奮鬥、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從而有利於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不過,正所謂物極必反,這種生活方式一旦發展到極端,就會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帶來負面影響。這是因為,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隨著人們對大自然的索取愈來愈多、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愈來愈嚴重,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就會受到嚴重威脅。應當説,經過工業革命以來幾百年的發展,人們享受到物質産品豐富、社會財富增加帶來的好處,但也嘗到了傳統發展方式帶來的苦果:污染日趨嚴重、環境不斷惡化、資源愈發稀缺、物種快速滅絕……時至今日,人們甚至擔心也許哪一天自己就難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也許我們的子孫後代將生活在荒漠中。

  “加法生活”還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人們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優越,就會努力在激烈競爭中獲得更大優勢、在茫茫人海中爭取出人頭地,進而不得不不停地做事、拼命地工作。一旦超過一定的限度,陷入疲於奔命的境地,就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同時,由於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秉賦和條件是不同的,有時候很難保證始終一帆風順、事事如意。一旦遭遇挫折和失利,就容易心態失衡、情緒過激甚至行為失控,從而降低生活質量。進一步説,如果大家都去追求“加法生活”,就不免造成人際關係過於緊張、社會負擔過於沉重。事實上,生活節奏太快、壓力太大已經成為時下不大不小的社會問題。對此,很多人都有深切體會。因此,有必要辯證地看待“加法生活”,既看到其好的一面,也看到其不好的一面,從而做到從實際出發,適當減少、節制慾望和需求,踐行“減法生活”。

  踐行“減法生活”需要改變生活習慣。我國古語説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般來説,人們對由缺衣少食到豐衣足食易於適應,而對由大手大腳到量入為出不易習慣。這並不奇怪:出入有車比以步當車更方便,美味佳肴比粗茶淡飯更可口。況且,一旦社會形成崇尚“加法生活”的風氣,倡導踐行“減法生活”似乎就有點“不合時宜”。然而,要不要踐行“減法生活”,不能以“感覺”為理由,而只能以現實為依據。現在,資源消耗過度,環境不堪重負,全球氣候變化異常,社會矛盾和問題凸顯,倡導和踐行“減法生活”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其實,“減法生活”並不是要人們清心寡欲、過苦行僧一樣的生活,踐行“減法生活”並非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目前倡導的“減法生活”,涉及的大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與細節,如一週少開一天車、少用一次性筷子、不用或少用難降解的塑料購物袋、每天節約一度電、每年栽種一棵樹等。做這些事情,既簡單易行,也不會給人們生活帶來明顯不便。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踐行“減法生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踐行“減法生活”,並盡可能地影響和帶動身邊人,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保障子孫後代的永續發展。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減法生活
  • 踐行
  • 加法生活
  • 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