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有益嘗試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7日 05: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十七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湖北是農業大省,群眾工作的重心在農村。2011年3月至6月,我們集中開展了“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簡稱“三萬”活動),10萬多名幹部進村入戶訪民情、送政策、辦實事、促發展,把腳印“印”在1000多萬農戶家裏,也印在了農民心坎上。這是我省一次規模空前的民情大調查、親民大行動、幹部大練兵,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推動了“三農”工作、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一、自覺擔負起做好群眾工作的政治責任

  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是黨夯實執政基礎的“生命工程”,是各級黨委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省委決定開展“三萬”活動,主要基於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

  落實中央“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新要求。新的形勢下,中央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人對人、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做群眾工作,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這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一貫的政治主張和執政理念。湖北作為農業大省,落實這一要求,必須抓住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突出農村群眾工作這個重心,穩定農村就穩定了大局。開展這次活動,就是要讓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與農民面對面交流,了解農民所思、所憂、所盼,促進惠農政策落實,幫助解決農村實際問題;為黨員幹部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提供“訓練場”,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的交融。這也是向建黨90週年獻禮的具體行動。

  解決農村發展面臨的新問題。無論是算歷史賬、現實賬還是感情賬,加強“三農”工作都是我們的應盡之責。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面臨新的矛盾和困難。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後,培養現代農業新型生産主體任務繁重,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公共服務、農民教育問題相對突出,農民和基層解決問題的資源、能力有限,迫切需要上級組織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各級幹部首先要知“三農”、懂“三農”、愛“三農”,只有沉下去,才能知道要幹什麼;只有對“三農”有感情,才能真正重視“三農”。為政,以通下情為急。開展這次活動,就是要讓黨員幹部深入實際,體察最真實的民情,為促進“三農”工作打好思想和工作基礎。

  適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生活有更高要求,而且對人文關懷、精神文化、幹部作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群眾的新期待,僅靠簡單地送錢送物,不能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求。只有做好群眾工作,疏導群眾的情緒,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增強群眾的信任感和幸福感,否則可能積怨日深、“地動山搖”。開展這次活動,就是要創造一個幹部群眾真情互動的平臺,讓農民舒解心結、讓幹部接受教育,促進農村和諧發展。

  樹立黨員幹部的新形象。推進湖北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幹部是第一要素,作風是第一保障。幹部必須與群眾心連心,圍繞群眾轉、帶領群眾幹。我省絕大部分幹部作風是好的,但也有少數幹部由於長期在機關工作,滋生了一些不良習氣。有的群眾觀念淡薄,不願做群眾工作;有的缺乏工作本領,不會做群眾工作。作風要在一線養成,形象要在基層提升。到不到基層、到不到群眾中去,對群眾的感情就不一樣,作決策的起點就不一樣,抓落實的力度也不一樣。開展這次活動,就是要讓幹部“接地氣、鼓士氣、增底氣”,轉變作風,提高能力。

  二、加強新時期農村群眾工作的新探索

  近幾年,我省在加強農村群眾工作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堅持選派小康工作隊、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開展城鄉結對共建活動等,這些活動都側重於幫助村一級的工作,工作廣度上沒有覆蓋全體農民、深度上沒有沉到農戶,工作內容以解決具體問題為主,取得了一定成績;而這次“三萬”活動,重在全覆蓋、訪民情、增感情,工作廣度、深度、內容都與以往不同,效果更為顯著,影響更為深遠。

  最大特色是進村入戶全覆蓋。省委對“三萬”活動的第一要求,就是沉到底,工作覆蓋所有行政村、所有農戶,讓幹部腳印印到每個農家。省、市、縣、鄉四級幹部組成1.87萬個工作隊,走遍全省所有農戶訪民情,帶去了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懷、對農業農村高度重視的強烈信號。參加幹部之多、覆蓋農戶之廣、民情調查之深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空前未有的。平原湖區、高山之頂,只要有農戶的地方,就有工作隊員的足跡。克服各種困難,採取有效方式走訪農戶,對長期在外打工的農民,就打一個電話、發一條短信、寄一封書信、留一張聯絡卡、送一份宣傳單與之溝通。很多工作隊員不分白天黑夜,不顧山高路遠,不辭辛苦,走訪農戶、宣傳政策。省委常委和各級領導幹部&&走訪最偏遠的村組、最困難的農戶,推動入戶工作一家不漏。有些住在高山上的農民,多年沒有見過幹部上門,拉著工作隊員的手喜極而泣。鐘祥市好幹部劉軍在訪民情中倒下,把生命的最後腳印“印”在田埂上,村民們栽下80棵常青樹紀念他。幹部走進群眾家門,打開了群眾“心門”,群眾像過年、迎親一樣高高興興,農村到處是歡聲笑語。

  主要任務是訪民情、增感情。農村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靠幾個月時間全部完成。我們這次活動不是一般性地送錢送物,而是把重點放在走訪民情、增進黨群感情上,要求工作隊員飽含深情地進村入戶,傾聽農民心聲,理順群眾情緒,化解矛盾、提振精神,共建新農村。荊楚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最廣泛的民情調查熱潮,每個工作隊員都寫有民情日記,每個工作隊完成了一份民情報告,還開展了大量的專題調研,各級黨委政府掌握了最鮮活、最真實、最全面的社情民意,為完善農村政策、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幹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面對面交流、手拉手親近、心連心溝通,在群眾心中激起了巨大“暖流”,群眾讚嘆“黨的優良傳統又回來了”。工作隊員們一聲聲問候、一項項捐助、一件件實事,既贏得了群眾信任,也凈化了自己心靈,有的主動與農民結成親戚,留下聯絡方式。

  著力點是邊訪邊查邊改、促進科學發展。在活動中,各地各部門在匯總、梳理、分析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的基礎上,邊查找問題邊開展整改,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我們對各級各部門上報的群眾意見和問題進行了分類整理、分析和研究,形成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民生、農村政策落實、城鎮建設和村莊環境整治、民主管理和社會穩定等7大類別26個項目,交由省直有關部門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整改中實行分類處理,對有條件解決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對當前無力解決或解決起來需要一個過程的問題,給農民群眾耐心細緻地做好解釋工作,並納入有關地區和部門的發展規劃,逐步加以解決。工作隊還為農民群眾辦實事、好事,推動了農村各項工作。特別是在全省抗旱防汛的緊張戰鬥中,“三萬”活動工作隊就地成為抗旱防汛工作隊,為奪取抗災勝利、確保農業豐收、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作出了重要貢獻。

  突出成效是機關轉作風、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我們把這次活動作為黨性教育、實踐教育、“三農”教育的大課堂,要求黨員幹部嚴守“六不準”紀律,紮實工作,以良好作風和工作實績贏得群眾信賴,防止轟轟烈烈搞形式、走過場。各級領導幹部和工作隊員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體察民情,“每天都被震撼著、每天都被感動著”,經受了難得的黨性鍛鍊、實踐磨煉、身心修煉,沒有發生一起違反紀律的情況。機關幹部親身體驗到泥土之辛、稼禾之苦,感受到農業、農村、農民的現狀與期盼,形成了重農之識、重農之情、重農之舉,增強了上下一心謀發展、促發展的動力。這些不僅有利於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而且將對全省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三、生動的實踐,深刻的啟示

  這次“三萬”活動規模大、覆蓋廣、社會反響好,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一次生動的實踐。在實踐中,我們積累了寶貴經驗,獲得了許多深刻的啟示。

  增強群眾感情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毛澤東同志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現在交通、通訊發達了,為什麼一些黨員幹部與群眾的距離卻遠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數黨員幹部對群眾的感情淡薄了。有的幹部下鄉坐著車子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回到城裏談一談,像鴨子浮在水面遊,對群眾沒有感情,哪怕給群眾送去錢物,群眾也不會滿意。我省這次“三萬”活動把“增感情”作為主要目的和檢驗標準,是一次“情感之旅”,突出“四個在一線”、“五個進農家”,黨員幹部與農民“零距離”接觸。因此,農民把幹部當親人,到處可見幹群一家親的動人場景。農民説得好:真心比黃金更寶貴,真情比實物更重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身入才能心近,心近才能生情。黨員幹部只有“像鸕鶿沉到水底”,才能真正與群眾建立魚水深情。

  維護群眾利益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馬克思指出“人為之奮鬥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群眾工作必須以維護群眾利益為依歸。“三萬”活動工作隊堅持“虛”“實”結合,在訪民情的基礎上,圍繞農民所需辦實事,不僅幫助改善生産生活條件,還幫助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設文化活動室、成立道德評議會、建立農民健康檔案等,滿足農民多樣化的利益訴求,深受農民群眾歡迎。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農民群眾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建設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群眾利益,不斷豐富群眾工作內涵,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把群眾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鞏固和發展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群眾工作是一門大學問,群眾工作能力是黨員幹部的重要基本功。機關不少年輕幹部基層實踐經驗不足,群眾工作能力欠缺。這次活動中,有的年輕幹部一度感到與農民有距離感、説不上話,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和磨煉,逐步摸索出“十個一”進農家、開展“民情十問”等方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10多萬名幹部奔走在農村廣闊天地,經風雨、增見識、長能力,創造了許多鮮活有效的群眾工作“秘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實踐告訴我們,黨員幹部只有在群眾工作的磨煉中,才能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要把提高群眾工作能力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善於做群眾工作,群眾才能真心信服我們、支持我們,我們才能擁有來自群眾的無窮力量和智慧。

  建立長效機制是做好群眾工作的保證。三個月的“三萬”活動結束了,農民普遍要求工作隊留下來,或者詢問工作隊何時再來。這實質是群眾給我們提出了一項重大政治課題:我們離不開群眾,群眾也需要我們,必須建立群眾工作的長效機制,適應黨長期執政為民的需要。新時期的群眾工作任務繁重、情況複雜,開展集中行動是必要的,但還需建立包括責任機制、辦事機制、聯動機制和黨員幹部聯絡服務群眾工作機制等內容的長效機制,從制度上保證群眾工作落到實處。省委將順應廣大群眾的要求,充分運用“三萬”活動成果,專題召開全會出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決定,把機關幹部深入基層、走訪民情作為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制度,把“三萬”活動的成功做法向工礦企業、城市社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移植推廣,促進我省群眾工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作者為中共湖北省委書記)

責任編輯:滕雪

熱詞:

  • 群眾工作
  • 三萬
  • 三農
  • 惠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