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京華時報:期待幹部成績單成任用提拔理由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4日 1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為官無政績,沒幹過什麼實事,想往上走,就無法令公眾信服。只有工作做得響噹噹、過得硬,才不會招致群眾的非議和指點。這是百姓心中乾部提拔任用的邏輯。

  在這個意義上,北京首次規定“京管幹部”任前公示須有“任職經歷”項,要明確回答“擔任副處級以上職務後,尤其是最近三年,做過什麼,有哪些政績,辦過哪些實事”,是與民意又靠近了一步。

  把政績和實事這份幹部的“成績單”公示出來,是一種晾曬,

  目的是接受公眾的目光打量,讓不過硬的幹部過不了關。同時,它又是對幹部選拔任用的一種導向與促進。無甚政績與實事者,就不好意思登臺現眼了,而虛構成績的,則經不起打量。這就導引幹部必須去辦實事,幹出成績,因為政績實事這一關過不了,跑官要官終究是難成氣候的。

  這就是公示制度的一個小小改革帶來的正向反應。然而,這還只局限于公示領域,未能擴展到幹部選拔任用的其他制度環節。由此,對此次改革邁出的這一小步,一則以擔心,一則以期待。

  擔心的是,這一小步會不會也變成了形式,即把內容虛化了,把形式做足了。所謂“任職經歷”,可以把政績、實事寫得具體細緻,也可以宏觀抽象地概括。後者即是某種意義上的障眼法,一個成績,有多少人參與,就有多少人可以頂戴。到頭來,只怕一些重大的政績實事成了一個筐,要提拔誰就把誰往裏裝。因此,如何實事求是地鑒別幹部在其中的貢獻、作用,值得重視。

  這種“任職經歷”還有另一個令人擔心的走向,就是把歷任職務當成政績、實事,這在外省已有先例。如果“任職經歷”只

  是公佈詳細的“歷任職務經歷”,公示又有什麼實質性意義?

  即使“任職經歷”中政績實事的公示成色十足,這也仍然只是幹部選拔任用的最後一道程序,未必有那麼強大的制約力。從此前一般幹部的公示情況看,除非此人口碑太差,能力水平太令公眾意外,過這一關基本沒有什麼問題。依此常理推論,政績實事不過硬卻能夠順利過關者也會有不少。

  從根本上説,政績實事只有成為幹部選拔任用的“硬杠杠”,成為考察幹部至關重要的理由,才會對幹部産生一種強有力的導向,真正促使幹部把自己的時間精力都用在幹實事上。這也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因為,只有幹部真的都在幹實事,才有百姓訴求得到回應,才有百姓利益得到實現,才有發展進步良好局面的加速形成,任前公示這種政績實事才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畢竟,如前所述,小小的公示制度改革只能帶來積極的連鎖反應,卻産生不了強大的牽引力,難以拉動促使幹部都幹實事的“大車”。這輛“大車”需要諸種制度合力,把政績實事作為幹部考察任用的關鍵條件,只是其中的一股堅定力量而已。

熱詞:

  • 成績單
  • 任職經歷
  • 幹部選拔任用
  • 幹部考察
  • 提拔
  • 政績
  • 大車
  • 牽引力
  • 跑官要官
  • 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