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名校網絡公開課受大學生追捧 常規課程受衝擊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10: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復旦大學的網絡公開課,火了!

  今年,復旦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推出網絡公開課,課程由台灣中研院副院長、著名歷史學者王汎森教授主講,通過網易公開課頻道對外呈現。一經推出,旋即在網友中引起不小的反響。

  事實上,網絡公開課並非新鮮事,國外高校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的公開課早已在國內悄然走俏,擁有了一大批忠實的擁躉。而讓人容易産生聯想的是,當下校園內外的一對“矛盾”:一方面,總有一些學生窮盡各種辦法只為逃課又不挂科;另一方面,無論國外名校,還是國內翹楚,其網絡公開課均在互聯網上盛行,引得千萬學子競相去淘。

  “逃”與“淘”,真讓人無可奈何。

  逃課VS淘課,冷暖兩重天

  記者曾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廣告招人代替逃課大學生上課”。想逃課又怕點名,於是在某兼職網站上出現了這條特殊招聘信息,“杭州某高校找個代課女生,明天早上一二兩節課,要求女生,薪酬20元”。

  記者從該校論壇上了解到,這種有償代課服務在這所高校已屢見不鮮,長期代課還可提供課堂筆記記錄服務。而據媒體報道,2009年瀋陽某大學內代課的小廣告在宿舍樓門前即已見怪不怪,那時的標準是按課時短長5元、10元。

  有人逃課,也有人淘課。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牛津、麻省理工學院等國際名校課程一年來相繼出現在國內門戶網站上,並一度引發國內網友的狂熱追捧,好評如潮。“它(哈佛等校網絡公開課)讓我享受到了思考、自省、獨立判斷和多視角觀察的樂趣”,二年級的本科生黃婧(化名)説。長沙理工大學二年級學生田俊同在接受採訪時也説:“像醍醐灌頂般。我能從聽課中感悟到老師的治學精神和思考思辨的力量,很喜歡聽。”而網易公佈的一組數據確為這股“熱潮”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從去年11月網易公共課頻道開通以來,僅最熱門的課程哈佛大學“幸福課”頁面瀏覽量即已近200萬次。

  一邊是千方百計地“逃”,另一邊又如饑似渴地“淘”,冷暖兩重天,我們的課堂到底怎麼了?

  公開課的衝擊:危機或成轉機

  對於逃課,大學生似乎確有充分的理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趙靈動(化名)對於他的社會統計學課程老師的評價。“有好幾次在課上,老師講著講著就把自己繞進去了,如果有學生一提問基本上這一節課就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

  而與此同時,許多學生自從發現了國外名校的網絡公開課,便有了固定的“公開課時間”,並在人人網、QQ空間等開設了各種各樣的“群”,與同道者分享這些“精神盛宴”,還有他們的學習心得。而與近期同樣引起熱烈關注的復旦大學網絡公開課相聯絡,你會發現,網絡公開課大多以人文社科類和語言文化類課程為主,其共同特點是教師具有極強的個人魅力,講解生動有趣,交互性強,迎合了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85後、90後。

  讓華東師範大學地理信息專業的杜林感到震撼的,是國外大學的教學方式,“儘管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但是教授能把艱深的問題,在特定場景內還原到理論的出發點,直接切入生活的橫截面。”

  突破時間、空間以及學府的門檻,世界上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如此近又如此便捷地呈現在每一個求知者面前,傳統的大學課堂無疑正在迎接一個不小的衝擊。

  正如四川大學的張小元所言,“互聯網時代資源共享是必然的,網絡公開課的走紅將對國內教育的改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各高校應該迎接挑戰,做出讓外國學生願意看的網絡公開課。”

  若如此,網絡公開課給傳統課堂帶來的衝擊説不定會變成改變的契機。

  擺正心態:網絡公開課要淘,大學常規課要上

  究竟該如何對待網絡公開課,的確是該靜心思考的時刻了。

  “網絡公開課的出現並走紅確給國內大學傳統課堂帶來了變革的動力和壓力,但是我們也要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入另一個誤區,過猶不及。”袁本濤為此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首先,對於名校網絡公開課的追逐有利有弊。“一方面國內相關課程課堂不活躍,相關研究成果不前沿,名校網絡公開課的出現彌補了課堂的不足,對大學生了解思想前沿大有裨益。然而,另一方面,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名校的網絡公開課總體而言都缺乏系統性,具有明顯的講座性質,只可作為課堂必要的補充,卻不可迷信。”袁本濤形象地比喻,“傳統課堂是主食,公開課僅僅是飯後小甜點”。

  其次,大學生逃課雖是個別現象,卻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袁本濤認為:“所謂‘逃’課去‘淘’課,非常不理智並且十分荒唐。合理的做法是大學生在學好課堂知識的前提下,把前沿活躍的網絡公開課內容作為擴展知識、開闊眼界、擴展思維的第二課堂。”他強調,課堂知識是基礎,網絡課程是有益補充,拋棄前者追求後者最終會導致營養不良。

  袁本濤同時建議,大學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應該儘快進行積極主動的改變,與社會需求銜接,與學生意見相呼應。對於課堂內容及時進行更新補充,課堂教學方式擯棄滿堂灌,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而對於大學生,應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課堂上課時間和欣賞網絡公開課時間的關係,絕不能用後者衝擊前者,應該充分認識到有些課堂知識,比如高等數學,雖然上課略顯枯燥,卻講究知識的連續性、系統性和整體性,並且對今後學習意義重大。

  “課堂為體,網課為用吧”,袁本濤最後説,“大學常規課要上,網絡公開課也要淘”。(本報通訊員 魏曉明 本報記者 豐 捷)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公開課
  • 名校
  • 大學生
  • 網絡
  • 網絡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