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鄉村流行文明風(20110621)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2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5b5943ee9c714e57ac063da99dc03719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6月21日  19:38

    重播:

    CCTV-1

    6月22日  06:10

     

    CCTV-新聞

    6月22日  04:42

     

    CCTV-新聞

    6月22日  15:15

 

 

 

 

  社區服務中心、文化中心、醫療中心,這些城裏人很熟悉的社區服務機構如今也走進了鄉村。為了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山東日照的東港區提出了“建設農村文明社區,提高農民幸福指數”。那麼,鄉村打造的文明社區是什麼樣的?生活在這樣的社區裏,農民們有什麼感受呢?

  農村環境變好 村民精神面貌發生變化

  徐延寶是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下元一村的村民。幾天前他剛給兒子辦完喜事。一大早,從外村嫁過來的新媳婦就在廚房中張羅著做早飯。看著兒媳婦透著一股勤快勁兒,老徐一家人樂得合不攏嘴。

  新媳婦李芳告訴記者她之所以願意嫁過來,就是感覺她丈夫人很好,家裏條件也不錯,村裏的環境也很好。而幾年前,下元一村的村民分散居住在幾公里外的山上,那時候要想娶媳婦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物質生活的貧乏直接影響到村民的精神面貌,影響到村民之間的關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8年,村裏組織了一次全體村民投票表決,決定將村莊進行整體搬遷,搬遷的費用由村民和村集體共同解決,並請求政府給予必要的幫助。7個月之後,整齊劃一的新村建起來了,196戶村民全部喜遷新居。

  徐延寶家的二層小樓共有200多平米,房子乾淨整潔,有線電視、寬帶、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老徐告訴記者,其實這些家當並不是剛搬遷就置辦齊的。搬遷後,村上組織村民對舊村進行了復墾,搞起了經濟園林和旅遊開發,村裏還建起了統一的養殖場。這樣,大家才真正富裕起來。

  有道是“倉廩實而知禮節”,日子好了,環境好了,物質生活的變化,使人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

  東港區下元一村黨支部書記黃慶林説,在老村有三大堆:草堆,糞堆,垃圾堆。搬到新村以後,環境好了,這些問題也沒有了,老百姓都自發地打掃衛生。下元一村的村民説他們現在鄰里非常和睦,文明相處。

  社區服務中心便民利民

  在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下,下元一村還建起了社區服務中心、文化中心、醫療中心。據介紹,目前東港區90%的村莊都建起了這樣的村級中心文明社區。這樣的社區可以實現“民事不出村、村事不出鎮”。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小花社區發展協調委員會主任劉兆峰説,自從成立了便民服務中心以後,鎮裏的機關站所的職能都下放到便民服務中心。以前老百姓蓋個章,開個證明都需要到鎮裏去,現在到便民服務中心就可以辦理。

  對於當地黨政部門來説,從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從群眾的日常生活著手,想方設法為群眾提供服務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小花崖村村民説,便民措施為百姓提供了很大的服務,幹部和村民之間的關係也拉近了,群眾和群眾之間也越來越和諧了。

  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亮點紛呈

  其實,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的農村新型文明社區建設,只是近年來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這樣的亮點還有很多。

  福建省莆田市充分利用莆仙戲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常年組織開展莆仙戲深入鄉村演出活動,普及道德規範,倡導文明新風。河北省邯鄲市通過實施“歡樂鄉村”文化工程,組織開展“大選秀、大比試”活動,為上百萬農民搭建起沒有圍墻的鄉村大劇院、自娛自樂的綜藝大舞臺。河南省通過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在農村建立起專門的衛生保潔隊伍,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以會促創、典型示範”戰略,大力推進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建設。此外,上海奉賢區楊王村的星級農戶評比,湖北省竹山縣的十星級文明城市創建,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文明生態村,等等,這些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活動都開展得別具特色。

  近年來,各地在農村精神文明創建的實踐中,創造了許多新經驗、涌現出許多新典型。它們立足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從改善農民群眾關切的民生問題入手,從優化農村生産生活環境入手,從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搭建農民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平臺和載體,最大限度地吸引農民群眾的參與。扎紮實實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焦點訪談
  • 鄉村
  • 文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