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新興經濟體應對通脹(20110620)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2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63e43b5fc5cd4ae346c7dbbca30f330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6月20日  19:38

    重播:

    CCTV-1

    6月21日  06:10

     

    CCTV-新聞

    6月21日  04:42

     

    CCTV-新聞

    6月21日  15:15

     

  去年以來,包括中國、巴西、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國家,通脹都顯著上升,成為困擾這些國家的發展難題。為什麼多個新興經濟體國家會同時出現通脹?又該如何看待國際上有些人提出的"中國經濟即將硬著陸"的説法呢?今天,我們就來關注目前困擾新興經濟體國家的通脹難題。

  新興經濟體國家遭遇通脹壓力

  6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5月份的經濟數據,最受關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達5.5%,儘管漲幅比上月稍有回落,但還是創下了34個月以來的新高。在國家統計局宏觀經濟數據公佈5個小時後,央行隨即宣佈,從今年6月20日開始,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經是央行今年以來第6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通脹,感覺到壓力的不僅僅是中國。目前,很多新興經濟體國家都遇到了同樣的麻煩。就在中國公佈5月份經濟數據的同一天,同屬亞洲經濟體的印度也公佈數據,該國5月躉售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揚9.06%,這一反映印度通脹程度的數據同樣創下新高;巴西5月消費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6.55%。

  此外,還有一組數據同樣引發關注,金磚國家中的巴西、印度和俄羅斯,截止到五月的通脹率分別達到了6.5%、8.7%、和9.6%,越南5月的通脹率甚至都飆升了19.8%。

  在巴西,大豆、咖啡等價格不斷上揚,在印度新德里,香蕉價格一年來已經上漲了50%,奶酪也漲了26%,在很多新興經濟體國家,政府和百姓,大家都感覺到了通脹的壓力。

  通脹壓力成因是什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説,巴西礦業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格對其國家通脹推動比較大。印度食品價格直接推動其CPI的價格的波動。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危機時期,將大量充足的美元流向國際市場,推高了這些大宗商品價格,給這些發展中國家形成了輸入型通脹的壓力。

  包括金磚四國在內,新興經濟體出現的高通脹,正在引發世界範圍的擔心。去年新興市場國家共為世界經濟貢獻了72%的增長率。但在今年,面對各國不斷高漲的物價指數,大家都在擔心,情況還會不會繼續惡化下去?

  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説,新興國家的通貨膨脹要比發達國家高的一個原因就是新興國家現在面臨著兩個方面的通貨膨脹因素,一方面它跟歐美國家一樣,不得不忍受成本上升的衝擊;另外當別的國家糧食價格在漲時候,其它國家相應也會把糧食價格漲上去。所以從這一點上講,新興國家不但有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以外,也由於新興國家的自身經濟增長速度比較快。

  面對通脹壓力,很多新興經濟體國家不約而同選擇的應對方式就是加息。印度是去年率先展開加息行動的國家之一,截止到今年6月16日,他們已經10次上調利率;在越南,官方利率在6個月內已提高一倍,至14%,而在巴西,四次加息後利率達到12.25%,成為二十國集團中基準利率最高的國家,有人稱之為巴西選擇了最激進的加息方式。

  理性看待通脹壓力

  面對大多數新興經濟體國家出現的通脹,有人在理性的面對,有人卻又在借機散佈和傳播最悲觀的論調。6月11日,有著"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魯比尼全球經濟諮詢公司董事長努裏爾魯比尼在新加坡表示,由於過度依賴投資推動經濟增長而導致産能過剩,中國經濟在2013年後將面臨"硬著陸"風險。僅僅兩天之後,素有"金融大鱷"之稱的喬治索羅斯在接受美國彭博新聞社採訪時聲稱:"中國已錯失抑制通貨膨脹的良機,可能面臨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對新興經濟體的股市許多人也不再看好。

  事實上,針對這些悲觀的想法,中美兩國著名經濟學家不約而同地給出了否定的答案。6月15日,清華大學中國中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發表學術演講時表示,不需要過度擔心中國當前的通貨膨脹問題,中國經濟具備很強的靈活性和回彈力。與此同時,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也明確表示,"索羅斯的預測完全是錯誤的"。拉迪説,中國政府在一年半之前開始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並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外資增長率已經降低至15%,同時經濟仍然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勢頭。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物價上漲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來看,物價上漲壓力仍然比較大。

  事實上,除了對通脹保持警惕和理性,與發達國家相比,新興經濟體國家的通脹的確也面臨著更大的風險。最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在物價指數構成中,這些國家食品所佔的比重過大,亞洲一些國家竟然佔到了45%。所以,對新興經濟體國家來説,通脹不僅僅是一個貨幣問題,處理不好,往往會演變為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既要確保通脹可控,又要顧忌不能"用力過猛",這讓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國家也的確面臨不小的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説,任何經濟政策可能都有負面作用,中國在調控措施裏用數量型的工具比較多,從宏觀緊縮以來,提高了十幾次存款準備金利率,但是在價格工具上比較審慎,特別是在利率和匯率上的使用上比較審慎。

  由於新興市場國家去年共為世界經濟貢獻了72%的增長率,由於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所以,應對此輪通脹的效果自然對世界經濟影響巨大。而我國經濟也會不可避免地受到越來越多的外部環境影響。要加強我國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科學理性決策,合理平衡風險,在保持經濟增長動力的同時,力爭有效遏制通脹,讓中國這列充滿著希望的列車,繼續平穩地前行。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焦點訪談
  • 新興經濟體
  • 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