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重訪紀念地》主創座談會實錄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16: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舉國歡慶建黨90週年之際,新聞人紛紛行動起來,用鏡頭、話筒、筆桿挖掘出一段段耐人尋味的紅色記憶,記錄下一個個歷史與現實對話的感人瞬間。由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特別製作的系列專題節目《重訪紀念地》在眾多節目當中脫穎而出,新穎的節目形式、深刻的思想內涵,自6月13日起在央視新聞頻道播出以來,廣受好評。上海、南昌、井岡山、瑞金、于都、遵義、延安、西柏坡……攝製組足跡踏及19個在黨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革命聖地,敬一丹、張泉靈等9位央視主持人作為現場報道記者,以重訪紀念地的方式向這些中國革命的歷史地標致敬。近日,《重訪紀念地》的主創座談會在京召開,順著他們的講述,讓我們一同走入這段為了尋覓先驅者足跡而經歷的心靈之旅。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梁建增:

  深度發掘、現場創作的電視版黨史札記

  震撼人心、超越時代的紅色核心價值觀

  建黨90週年報道,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開闢了很多欄目和版塊,而《重訪紀念地》是我們原創設計中體現“紅色記憶、紅色經典、紅土地”三紅報道的重點,是一次體現央視視角、實力和品牌效應的重頭媒體行動。

  很多人問,在中國革命的早期歲月,革命的先行者中很多擁有優越的家庭環境、教育背景和職業生涯,為什麼會義無反顧地捨棄這些,冒著殺頭危險投身革命洪流中?在革命事業的低谷,他們為什麼還能保持那種昂揚的英雄主義?問題的答案與理想、信唸有血肉關聯,這恰恰是當今中國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朝著這個點去走,我們就發現有很多東西讓人震撼。比如記者在井岡山發現一個紅軍指揮員用英文給他未婚妻寫的信,那是一個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山上生活很艱苦,他信中卻説他很自由。我們還發現,在早期的革命老區,紅軍隊伍裏講的就是民主、自由和官民平等。在90年後,新聞人到現場,仍然被這些細節深深打動。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對黨史中具有地標意義的場景回訪,尋找這些精神財富,用我們的發掘,找到故事的細節,通過我們自己的感動,去感染電視機前的觀眾。

  為保證這次報道的品質和影響力,我們做了巨大投入。我們調動了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9個知名欄目主持人,組建了一個全明星陣容,深入紀念地現場領銜發現式報道。他們在老少邊窮地區和最基層的群眾同吃同住,走訪先烈後人和研究者,尋找遺址和文物,閱讀大量案頭資料,深度介入報道,幾乎每個人都在前方奔波了一個多月。這不只是對節目的深度挖掘,對自我也是一次教育和洗滌。從播出效果來看,我們已經初步實現了策劃時為節目設定的訴求。我相信當這個報道完整播出後,觀眾一定能夠像看一部用電視手法寫成的黨史札記一樣,對於“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個命題産生新的感悟,對中國共産黨領航中國的能力産生新的認識,對國家的發展和對民族的未來充滿堅定的信心。

責任編輯:黃田園

熱詞:

  • 紅色足跡
  • 心靈洗禮
  • 紀念地
  • 主創座談會